王玉琴
【摘 要】目的:評價子宮腺疾病采用腹腔鏡下子宮腺肌瘤病灶切除術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5月收治的子宮腺肌病患者74例作為研究對象,依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中均為37例患者,對照組選擇開腹手術治療,治療組選擇腹腔鏡下子宮腺肌瘤病灶切除術治療,比較兩組圍術期情況、痛經緩解情況、月經變化情況的差異。結果:治療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均顯著少于對照組,兩組存在統計學意義;兩組治療總有效率相比,治療組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具有明顯差異。結論:子宮腺疾病采用腹腔鏡下子宮腺肌瘤病灶切除術治療效果良好,安全可行,可有效改善痛經,減少經量,且創傷小、恢復快,值得在臨床中進一步推廣。
【關鍵詞】子宮腺肌病;子宮腺肌瘤病灶切除術;腹腔鏡
【中圖分類號】R71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3--02
本文選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5月收治的子宮腺肌病患者74例作為研究對象,現作如下評析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5月收治的子宮腺肌病患者74例作為研究對象,對照組患者最小年齡20歲,最大年齡43歲,平均年齡(28.5±6.5)歲;病程最短2個月,最長25個月,平均病程(7.5±1.4)個月;治療組患者最小年齡19歲,最大年齡45歲,平均年齡(29.6±6.4)歲;病程最短3個月,最長26個月,平均病程(7.6±1.5)個月。兩組基線資料進行統計處理后,所得結果顯示組間差異不明顯(P>0.05),具有比較價值。
1.2 方法 對照組選擇開腹手術治療,即選擇腹式子宮腺肌瘤病灶切除術,操作步驟如下:術前通過影像學檢查的方式確定病灶位置,手術切口選在腹部相應位置,切口長6cm左右,進行開放手術操作,追層進入到腹腔中,并向腹腔切口位置提子宮,將病灶部位充分暴露出來,盡量將病灶完全切除,待肉眼觀察以及觸摸確定無任何異位病灶后進行縫合處理,對子宮形態進行重塑。將20U縮宮素注射至宮體內。治療組選擇腹腔鏡下子宮腺肌瘤病灶切除術治療,操作步驟如下:給予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創建CO2氣腹后,按照4孔法入腹進行操作。將腹腔鏡置入,對腹腔進行探查,將按照1:40比例稀釋的20ml垂體后葉素注射至子宮體,以電鉤順著病灶邊緣將子宮漿膜層和漿肌層切開,盡量完整切除病灶,大多數情況下,切除時會進入到宮腔中。去除病灶后對子宮進行修復,并對子宮各層進行依次縫合,縫合過程中禁止遺留下空腔。對于存在生育需求者,需要嚴格控制病灶切除范圍,以免無法保證完好對合創面。
1.3 觀察指標與療效評價 ①圍術期情況:統計記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排氣時間和住院時間;②采用VRS法評定兩組患者的痛經程度緩解情況進行評定[1],分為完全緩解、部分緩解、未緩解;③觀察兩組術前、術后月經量、月經周期、經期變化;④療效評價標準:臨床癥狀在術后基本消失,月經恢復正常狀態為顯效;臨床癥狀有所改善,子宮體積基本恢復正常為有效;臨床癥狀、月經狀態無變化為無效[2]。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22.0處理全部有關數據,圍術期情況、月經變化情況采用( )進行表示,t檢驗,治療總有效率、痛經緩解有效率采用百分率(%)進行表示,x2檢驗,P<0.05說明兩組有顯著性差異。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圍術期情況 治療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排氣時間、住院時間與對照組相比均顯著減少,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2 對比兩組臨床療效
對照組與治療組的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72.9%(27/37)、91.9%(34/37),治療組高于對照組(X2=4.5725,P=0.0325),組間差異明顯。
2.3 對比兩組術前、術后月經變化情況
術后兩組患者的經期、周期與術前作比較,組間作比較,無明顯差異;但月經量均少于術前,組間進行比較,治療組少于對照組,兩組具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宮腔鏡具有創傷小、痛苦少、切口自然美觀等優點,相比于開腹手術,該術式可顯著縮短術后排氣時間和住院時間,促進術后恢復。借助腹腔鏡可將病灶圖像放大,提供清晰視野,有利于對病灶和正常組織進行辨別。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如果患者合并盆腔其它部位內膜異位病灶或卵巢內膜樣囊腫等病癥,可一并去除,且切除過程中不會破壞盆腔解剖結構,可使子宮、陰道得到完整保留,避免術后出現陰道脫垂、子宮脫垂等情況,對性生活產生不理影響[3]。
根據本組研究結果,治療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均顯著少于對照組,且其術后月經量少于對照組;在治療總有效率比較上,治療組優于對照組。由此得到以下治療體會,子宮腺疾病采用腹腔鏡下子宮腺肌瘤病灶切除術治療效果良好,安全可行,可有效改善痛經,減少經量,且創傷小、恢復快,值得在臨床中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張娟.分析腹腔鏡病灶挖除、子宮動脈阻斷治療子宮腺肌病的效果[J].繼續醫學教育,2018,32(08):85-86.
劉琴,歐陽娟,譚小強,等.腹腔鏡下子宮腺肌瘤病灶切除術的臨床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8,25(11):81-83.
王曉麗,趙衛東,陳崢崢,等.腹腔鏡下子宮腺肌病病灶切除術后聯合應用GnRH-a的臨床價值分析[J].中國現代手術學雜志,2017,21(06):454-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