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
【摘 要】目的:了解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疝氣的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疝氣患者96例,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8例,觀察組患者接受無張力疝修補術,對照組患者接受傳統疝修補術,對比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手術情況優于對照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率及術后平均住院時間少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選擇無張力疝修補術對疝氣患者進行治療使患者的機體損傷更小,無張力修補術的使用縮短手術時間以及術中出血量,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減少了患者術后恢復時間,臨床應用效果良好。
【關鍵詞】無張力疝修補術;疝氣;臨床探析
【中圖分類號】R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3--01
疝氣指人體內某器官或組織脫離正常解剖位置,通過人體薄弱點進入另一部位,目前比較常見的集中疝包括臍疝、腹股溝疝、斜疝等,疝氣對身體健康具有不良影響,患者常見腹股溝等部位的腫塊或出現牽引痛等,部分疝氣可以自行痊愈,但也有很多疝氣沒有及時處理后疝塊增大進一步威脅患者身體健康。手術治療是目前對疝氣最有效的治療方式之一,傳統的疝修補術需要作手術切口并將疝囊切除,對患者身體損傷較大,而無張力疝修補術可使用人工生物材料作為補片進行修補,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手術的創傷和患者的痛苦[1]。為分析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疝氣的效果,本文選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疝氣患者96例,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進行分析,內容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疝氣患者96例,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患者48例,女性23例,男性25例,年齡26—68歲,平均年齡(47.36±2.38)歲;對照組患者48例,女22例,男26例,年齡27—66歲,平均年齡(46.75±2.69)歲。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上沒有明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接受傳統疝修補術進行治療。患者接受麻醉后,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在其疝氣患處做手術切口,摘除患者疝氣囊,并將突出組織推回腹腔;修補腹壁,將腹壁開口薄弱處周圍肌肉拉合覆蓋缺陷部位,并使用縫線固定肌肉,縫合組織[2]。術后對患者進行常規抗感染治療,并注意觀察患者術后并發癥情況。
1.2.2 觀察組 觀察組患者選擇無張力疝修補術。患者硬膜外麻醉后,根據患者病情情況選擇合適的手術切口,而后找到患者疝囊,切開疝囊壁,將疝囊上部游離至腹膜外,內翻至腹腔中,此過程中注意根據患者疝囊大小選擇合適的處理方法,若患者疝囊較大可以切斷縫扎成為兩個小疝囊;將巴德補片傘狀填充物置于患者腹腔,并使用縫針將其固定良好,確保填充物不會彈出;而后于患者精索下方腹膜筋膜前方放置片狀補片,最后進行常規縫合手術切口[3]。術后給予患者常規抗感染治療,并觀察其術后恢復情況。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手術情況,記錄患者平均手術時間以及術中出血量,將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進行統計,對比兩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以及出院后疾病復發率[4]。
1.4 統計學分析 運用SPSS18.0軟件對本次研究信息進行統計學分析,用“”來表示計量資料,以t為結果檢驗,以百分數(%)表述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手術情況 觀察組患者手術平均用時(46.53±5.67)min,術中出血量為(26.78±3.28)mL;對照組患者手術平均用時(73.18±11.36)min,術中出血量為(48.47±7.43)mL。觀察組患者手術情況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術后恢復 觀察組患者術后出現并發癥1例,并發癥率2.08%,患者平均住院時間為(5.43±2.09)d,術后復發率為4.17%;對照組患者術后出現并發癥6例,并發癥率12.50%,患者平均住院時間為(10.24±2.36)d,術后復發率為16.67%。觀察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率、復發率及術后平均住院時間少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疝氣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病癥,患者體內臟器或組織脫離正常解剖位置進入另一部位,若疝氣沒有得到及時有效治療疝塊很可能進一步增長,威脅患者生命健康。現階段對疝氣治療中手術治療是最有效也最主要的治療方式,比較常用的手術治療方式有傳統疝修補術、無張力疝修補術等,傳統的疝修補術通過手術開刀并將破損周圍組織縫合修補疝環口,而無張力疝修補術利用補片材料覆蓋缺損修補疝環口。傳統疝修補術術后患者疼痛感較強,并且恢復時間較長,復發率較多。無張力疝修補術是目前較多應用的一種治療方式,做手術切口后,將補片置于患者薄弱部位,手術用時較短且術中出血量比較少,由于術中對患者機體損傷較小,患者術后疼痛較輕,且患者的恢復速度比較快。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使用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對照組使用傳統疝修補術,對比其治療效果發現,觀察組患者手術情況優于對照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率及術后平均住院時間少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可知,無張力疝修補術可以為疝氣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療,使用縮短手術時間以及術中出血量,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減少了患者術后恢復時間,臨床應用效果良好。
參考文獻
張宙,張濤.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疝氣的臨床價值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05(26):67+69.
荊永亮.用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疝氣的臨床效果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05(41):65+68.
魏麗斌.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疝氣的臨床方法及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57):35-36.
嚴鋼,邱杰.分析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疝氣的臨床效果[J].智慧健康,2018,04(17):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