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勝永 張英君 董立巧
【摘 要】目的:探析環乳暈切口手術方式治療乳腺纖維腺瘤臨床效果。方法:將本院2017年5月-2018年6月接收的70例乳腺纖維腺瘤患者納入至本次試驗中,以患者入院單號、雙號為依據完成平均分組,分別是35例,對照組行傳統放射狀切口治療,研究組則接受環乳暈切口手術治療,對比兩組治療效果。結果: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是94.29%,與對照組的74.29%相比更高,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乳腺纖維腺瘤疾病治療期間,應用環乳暈切口手術治療方案有助于改善患者臨床癥狀,避免疾病再次發生,促進治療效果的提高,在臨床中值得不斷推廣和使用。
【關鍵詞】乳腺纖維腺瘤;環乳暈切口;傳統放射狀切口
【中圖分類號】R73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3--01
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混合型腫瘤是乳腺纖維腺瘤,該病發病位置集中在腺上皮和乳腺小葉內纖維組織中,其屬于良性腫瘤,通常采用手術切除方式治療,但是手術治療效果與手術方法存在緊密聯系[1]。傳統手術治療方法使得患者術后乳房皮膚上留有手術瘢痕,引發乳房兩端不對稱現象,對乳房美觀造成了影響。所以,如何獲取顯著乳腺纖維腺瘤治療效果已經成為研究的重點。本次試驗主要針對乳腺纖維腺瘤患者行環乳暈切口手術治療效果進行探討,以下是具體報告。
1 研究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資料 本次70例研究對象均為本院2017年5月-2018年6月接收的乳腺纖維腺瘤患者,根據患者入院單號、雙號將其平均分為兩組,每組35例,對照組中,患者年齡22歲-36歲,均值(24.56±1.32)歲;患病時間4個月-6年,平均患病時間(4.05±1.65)年;研究組中,患者年齡21歲-37歲,均值(25.03±1.28)歲;患病時間5個月-7年,平均患病時間(4.12±1.72)年;組間基礎資料差異較小,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在進行手術之前,均接受常規檢查,包括穿刺細胞學檢查、彩超等,將乳腺癌等排除,然后實施常規消毒、鋪放消毒濕巾,幫助患者選取仰臥體位,之后進行局部麻醉。
1.2.1 研究組 本組行環乳暈切口手術,首先以腫塊位置為依據,切開患者乳暈邊緣皮膚,然后將皮下組織及相關皮膚切開,剝離乳房表面皮膚及腺體,切開腺體一直到腫塊位置。對于較深位置的腫塊來講,需要采用組織鉗夾住腫塊,應用加到切除瘤體,為了避免疾病再次發作,則需要整體切除包膜。然后實施縫扎止血,傷口縫合過程中,應用吸收線縫合皮下組織和腺體。術后采用紗布繃帶等進行加壓包扎,以腫塊深度及大小等為依據防止皮片引流,時間為24小時,然后將標本送至病檢。
1.2.2 對照組 本組患者接受傳統放射狀切口治療方案,將患者乳頭視為中心,放射狀將乳腺纖維腺瘤表面腺體切除,最后切除瘤體。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療效判定[2]:①顯效:患者切口位置瘢痕直徑在0.2cm以下,而且半年內未復發;②有效:患者切口位置瘢痕直徑在0.3cm以下,半年內復發癥狀較少;③無效:患者切口位置瘢痕直徑在0.3cm以上,半年內復發癥狀顯著。(有效+顯效)/總例數*100%=治療總有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統計學軟件對本次試驗中的計數資料(%)進行處理,檢驗值為x2,組間對比檢驗值為P,P<0.05則代表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較對照組更高,差異統計學意義成立(P<0.05)
3 討論
近些年來,我國乳腺纖維腺瘤患者逐漸增多,并呈逐年上升趨勢。乳腺纖維腺瘤臨床表現以乳房位置出現輕微鈍痛感和脹痛為主,但是大多數集中在乳房外上象限,臨床癥狀無顯著改變。如果長期不治療,則會導致乳腺纖維腺瘤增加,而且可能由良性過渡為惡性。現階段,關于乳腺纖維腺瘤的治療方法逐漸增多。
現階段,乳腺纖維腺瘤較為常用的一種治療方法是手術,其治療種類較多。臨床上,通常采用傳統放射狀切口治療,但是其存在一定不足。傳統放射狀切口可以充分暴露腫瘤,并將其切除,具有明顯治療效果,但是該方法切口位置很容易留下瘢痕,而且乳房兩端不對稱,對女性形體美觀造成了影響。而環乳暈切口治療能夠彌補傳統治療的不足,其可以明確乳腺纖維腺瘤的位置,促進切口手術準確性的提高,降低二次手術率,降低并發癥發生率。除此之外,應用環乳暈切口手術方式對乳腺纖維腺瘤進行治療,不僅創傷小,切口隱秘,而且滿足了女性審美需求[3]。經過本次試驗結果可知,在治療總有效率方面,對照組與研究組分別是74.29%和94.29%,研究組較對照組更高,差異統計學意義成立(P<0.05)。由此可見,環乳暈切口治療效果較傳統放射狀切口治療更為明顯,其有助于縮小瘢痕直徑,降低疾病復發率。總而言之,將環乳暈切口應用于乳腺纖維腺瘤疾病治療中,有助于促進治療效果的提高,而且該方法具有創傷小、術后恢復速度快、操作簡單等特點,值得進一步采納和推廣。
參考文獻
周大鵬. 環乳暈切口與傳統放射狀切口手術治療乳腺纖維腺瘤的臨床觀察[J].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 2017, 2(17):79-80.
陳小建. 環乳暈切口與傳統放射狀切口治療乳腺纖維腺瘤的效果觀察[J]. 中國實用醫藥, 2017, 12(29):43-44.
胡海迎. 環乳暈切口與傳統放射狀切口治療乳腺纖維瘤的效果對比[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6, 9(35):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