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艷苗 佘佳佳
【摘 要】目的:探討在強化ICU護理質量中應用護理標識管理的效果。方法:臨床選擇我院ICU科2017.05~2018.05接收的320例患者進行研究,通過數字表法隨機分成觀察組164例和對照組156例,對照組應用常規護理管理,觀察組應用護理標識管理,觀察其護理后差錯事件的發生情況。結果:觀察組和對照組護理后差錯事件發生率分別為1.2%、10.9%,觀察組明顯較低,差異對比有意義(P<0.05)。結論:在ICU護理質量強化中采用護理標識管理效果較好,能減少護理差錯事件的發生,提高護理質量,值得在臨床廣泛采用。
【關鍵詞】ICU;護理標識管理;護理差錯事件發生率;護理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3--02
ICU是危重癥患者進行集中救治的場所,多數患者病情發展速度較快且十分嚴重,導致護理工作人員壓力巨大,護理任務十分繁重,能否在護理工作中合理調配人力資源,密切關系到ICU患者的治療效果和護理質量[1]。大多數醫院根據患者具體數量決定相應各班次的護理工作人員數量,具有一定弊端。護理標識管理是指通過利用圖案和文字等制定出科學、有效、合理的管理方法,能夠有效防止護理差錯的出現,保證患者安全[2]。本文探討我院在ICU中應用護理標識管理,觀察其護理效果,現進行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臨床納入我院ICU科2017.05~2018.05接收的320例患者,經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數字表法隨機分成觀察組164例和對照組156例,觀察組男性患者共有91例,女性患者共有73例,年齡范圍9~81歲,平均年齡(51.6±2.3)歲,疾病類型:呼吸衰竭32例,重癥肺炎43例,感染性休克23例,急慢性腎衰19例,其他疾病47例。對照組男性患者共有84例,女性患者共有72例,年齡范圍8~80歲,平均年齡(50.9±2.6)歲,疾病類型:呼吸衰竭31例,重癥肺炎39例,感染性休克22例,急慢性腎衰19例,其他疾病45例。經統計學分析,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疾病類型等基線資料不具有統計學差異,組間均衡性較好(P>0.05),數據之間可用于比較分析。
1.2 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管理方法,由責任護士負責相應患者的日常護理和安全管理。觀察組應用護理標識管理,具體包括:⑴標識設計:成立管理小組,要求組員必須由工作經驗超過兩年的護士組成,通過選拔最終選出5人作為組員,并推選出一為組長。通過查閱相關文獻,分析ICU的護理安全和環境需求,討論并制作出相關護理標識,上報結果至護理部,由護理部最終決定是否可行。⑵標識應用:由管理小組擬定出管理方案并進行落實,確定護理標識可行后于科室內組織培訓并要求所有醫務工作人員共同參加,方案實施前兩個月由科護士長帶領各組員進行查房,觀察其護理質量的改善以及標識的具體使用情況,提出相關意見,定期開展會議,提出改良措施,并交由小組成員落實。⑶標識分類:將所有標識分為身份、局域、引流管、特殊藥物、床頭卡標識五大類,身份標識包括患者的一般資料,將帶有患者資料的標識卡片放置于其手腕腕帶內,要求護理工作人員執行所有操作前必須仔細核對其手腕腕帶上信息。通過文字標記出各區域名稱,將文字標識貼于各區域中。采用紅色、黃色和藍色分別對高危導管、中危導管、低危導管進行標識,護理工作人員應定期對患者進行評估并更新和更換標識信息。用顏色鮮明的標識標出特殊藥物,給予患者治療時應將標識貼于注射器表面。分析患者病情并制作出相應的床頭卡標識,標識內容包括有無過敏史、藥物治療信息、護理級別等,制作完畢后放于其床頭卡中。⑷質量控制:建立質控制度,在績效考核中增加護理標識考核項目,由護理部帶領管理小組各成員對各科室定期開展抽查、指導以及監督等工作。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護理后差錯事件的發生率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 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數據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樣t檢驗,P<0.05表示數據有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對照組護理后差錯事件發生率分別為1.2%、10.9%,觀察組明顯較低,差異對比有意義(P<0.05)
3 討論
ICU工護理人員工作壓力巨大,會一定程度上影響其護理安全性及效率,易導致護理差錯事件的出現。有研究提出[3],護理標識管理作為一種新型管理方法開始被逐漸運用于ICU的日常工作中,其能顯著提高ICU的整體護理質量,使護理措施能夠得到(下轉第頁)
(上接第頁)
有效落實。護理標識管理具體是指采用特征性記號標記出日常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隱患,使護理工作人員能快速捕捉到所需信息,從而達到避免差錯事件發生和保障患者安全的目的。有研究表明[4],鮮明色彩對人體感官具有刺激作用,能夠在護理人員工作中起到警示作用,各種鮮明顏色的標識能幫助護理人員掌握患者的一般情況,從而盡早分配人力資源,應用各類標識之后,能幫助護理工作人員區別出不同導管和藥物,以降低護理差錯事件出現的可能性。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后差錯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提示通過采取護理標識管理能明顯減少護理差錯事件的發生,這與目前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在強化ICU護理質量中使用護理標識管理具有明顯效果,能促進管理質量的提高,保障患者安全,值得臨床廣泛采用。
參考文獻
董玲玲,韓淑亭,張新雙.護理標識管理在強化ICU護理質量中的應用[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17,11(12):1193-1195.
邱孝蘭.護理標識在ICU患者護理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吉林醫學,2014,23(19):4356-4358.
于文雙,代慶春,陳然.護理分級及標識管理在ICU護理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7,21(14):120-121.
趙麗.護理分級及標識管理在ICU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7,9(6):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