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志敏 喬玥
2009年,延安市慈善新聞志愿者服務隊成立,劉春玉被選為隊長,這是延安第一支慈善志愿者隊伍。此后,劉春玉就把志愿服務的重點定為開展敬老服務活動和為敬老服務做好宣傳工作。
2009年,他策劃了5次敬老志愿服務活動。當年3月,協調高第投資集團捐資20萬元,為100名城鄉貧困老人和100名貧困小學生發放救助金;6月,動員并組織愛心人士、民建延安市會員王俊平、高延軍等走進黃龍敬老院,為老人們送去價值6萬元的慰問品;9月,協助中益公司捐助4萬元,為130位老人發放慰問金;10月,協助無錫海關為延川梁家河的老年人送去0.6萬元的慰問金;期間還協調上海解放日報·地產星空和延安高信賓館共捐資7.5萬元,在寶塔區萬花鄉建成200平方米的“慈善老年之家”,解決了村里貧困、孤寡老人的安居問題。
從那一年起,到2017年的10月,他年年都策劃和組織企業家、慈善家和敬老志愿者走進城鄉敬老院,為老年人進行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志愿服務活動達20余次。像2010年組織中益公司的30名志愿者走進延川縣博愛福利院,不僅送去了價值2萬元的棉背心、羊毛褲等慰問品,而且還和志愿者一起為福利院的老人們洗頭、浴足、修腳、按摩,還由烹飪志愿者為老人們做了美味佳肴,讓老人們品嘗。老人們高興地說:“這是我這么些年吃的最好的一頓飯。”2012年協調無錫民建市委捐助冬衣5000件,并于當年春節前送到3縣區9鄉鎮的1800戶貧困戶家中,讓老人們過了一個溫暖的春節。2013年組織12名醫療志愿者走進甘泉敬老院,為52位老人發放了夏裝,并對老人們進行了身體檢查、義診、發放藥品等。2015年協調企業家高旭東捐資60萬元,在寶塔區李渠鎮崖里坪村為老人們修建了多功能活動室,并在落成之日還捐資4.5萬元,慰問150位老年人。
2016年,劉春玉擔任延安市慈善志愿服務總隊隊長后,更是把策劃和組織敬老活動作為志愿服務的重點,當年和無錫愛心人士范躍寧協調,爭取到中國福利基金會兩度為延安5縣區的2.8萬人捐贈意外傷害保險金,每人50元,保期一年,保險金140萬元,每人保額3萬元,總保額達8.4億元。2017年和市老齡辦一起組織和安排6支志愿者隊伍走進延安夕陽紅公寓和富縣社會福利中心,為兩敬老院的老人們送去了價值9.8萬元的藥品和生活慰問品;在富縣社會福利中心還組織10余名醫療志愿者為老人們驗血、查體、義診,并為130位老人建立了健康檔案,讓老人們深切感受到社會的溫暖和志愿服務的周到。據不完全統計,劉春玉作為志愿者服務總隊總隊長,從2009年以來共組織和策劃慈善敬老服務活動30余次,募集敬老慰問善款(物)550萬元,慰問城鄉老人達4.5萬人次。
劉春玉作為一名具有高級編輯、高級記者職稱的退休干部,他在組織和開展敬老志愿服務活動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一方面是每次活動結束后,就連夜撰寫新聞報道,第一時間把活動的情況、效果稿件及時向各家媒體發送,使企業家的功德之舉和老人們的感激之情讓更多的人知道,為全社會營造尊老敬老愛老的濃厚氛圍。另一方面,他非常熱情地和企業家及愛心人士交朋友,深入了解他們敬老尊老的初衷和敬老的感受體會,傾情為愛心企業家和愛心人士尊老敬老的事跡歌功頌德,為他們敬老愛老的美德鼓與呼。像“中華孝親敬老之星”“陜西十大孝子”獲得者張平的事跡,就是他從2006年張平設立敬老基金時,和張平當年一同深入鄉村為老人們發放慰問金后,他年年都組織和參加張平助老金發放活動,年年與張平促膝交談,把張平的助老事跡撰寫多篇報道發表,帶動延安好幾個企業家加入到全市的敬老活動中,主動與劉春玉聯系開展敬老志愿服務。延安的高旭東、王西林、郝成斌、高延東、張江等數十位企業家和愛心人士都是他妙筆生花,為他們撰寫事跡生動感人的文章和真實詳盡的材料而申報并獲得“全國孝親敬老模范”“陜西十大孝子”“全國敬老之星”“延安十大孝子”等榮譽稱號。十年間,劉春玉堅持老年學和敬老尊老行為研究,撰寫了一大批有分量的學術論文和通訊報道、敬老人物專訪等600余篇,有的論文還在“首屆全國老年文化論壇”發表,有的被評為“中國老年學會優秀論文”和“陜西省老年學學會學術論文”一等獎。而劉春玉也因其敬老志愿服務的突出貢獻,而獲得“省市老干部發揮作用先進個人”和“陜西幸福老人”等殊榮。
熱心尊老敬老志愿服務,是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良善行為,為敬老者書寫輝煌篇章,發掘孝和愛的故事,闡揚人性的光輝,一副好心情的劉春玉表示要把這些敬老志愿服務活動持續堅持下去,讓老年人的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