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昭
(廣東省輸變電工程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 510160)
35 kV高壓線路帶電跨越工程工期緊、任務重,交叉跨越施工是工期的關鍵所在。為了盡量縮短交叉跨越施工的時間,減少工作量,降低工程成本,需要不斷的對封網跨越施工工藝進行優化[1]。針對不同的鐵塔型式及導地線懸掛方式,應充分驗算受力條件,考慮是否需要移動放線滑車位置,保證封網寬度滿足要求,綜合各方面因素確定封網方法。
依《電業安全工作規程》《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及《電氣、線路操作票和工作票制度實施細則》有關規定[2],在線路停電配合封網、拆網期間辦理35千伏龍源風電第一種工作票,在帶電跨越放線施工過程中辦理第二種工作票。按《金中直流7標張力架線施工方案》進行施工準備工作[3],包括牽張場地的布置和平整、修路、線路走廊的處理、機械材料的運輸、跨越架的搭設、導地線放線滑車的安裝、防上揚措施、展放迪尼瑪繩、導引繩的分繩及展放牽引繩、地錨埋設、臨時拉線等。
引渡導引繩工具:φ8、φ14、φ18迪尼瑪繩。準備好跨越施工所需要的工器具,所有工具應在相應的檢驗周期內檢驗合格,施工前應全面進行檢查,不能使用不合格的工具[4]。
材料準備:停電前將導地線、架線金具等材料運至張力場。
直接利用鐵塔本身作為跨越網支撐,在鐵塔兩邊橫擔嘴處及塔身中間,分別懸掛1個50 kN508單輪滑車,用三條Ф18迪尼瑪繩作為跨越承載索,用Ф8迪尼瑪作為封網絕緣繩,兩端各用兩條Ф15鋼絲繩加強,用Ф14迪尼瑪迪尼瑪繩作為來回繩在承載索之間來回織網,封網完成后按常規進行施工,導引繩、牽引繩和導線都從絕緣網上方通過,萬一落下,就落在絕緣網上,有絕緣網保護,不會落在不停電線路上,架線施工在可靠的安全保護下進行[5]。

圖1 跨越方案圖Fig.1 Cross-plan diagram
2.2.1 承載索地錨的埋設
在架設承載索前,分別在D1025塔小號側約60米、D1026塔大號側約70米、D1027小號側90米、D1028大號側90米的位置各挖3個地錨做主承載繩控制地錨及錨固用,以便調節絕緣網與35 kV龍源風電地線的凈空距離[6]。地錨采用1.6×0.4規格鋼地錨,粘性土地苗埋深1.7米,淤泥質土地錨埋深2 米,并且地錨坑必須開挖馬道,其馬道對地面夾角應盡量與受力方向一致,一般不應大于40度。馬道寬度不得太寬,以0.1~0.3米為宜[7],地錨平面布置圖如圖2所示。
2.2.2 承載索滑車的安裝
為使放線時導地線能在絕緣網有效保護范圍內,跨越塔的5tφ508單輪尼龍滑車綁點位于橫擔嘴處和塔身中間,本工程直線塔懸垂串為V串,可以滿足要求[8]。具體尺寸如圖3所示。

圖3 承載索滑車安裝圖Fig.3 Carrier cable pulley installation diagram

圖2 承載索地錨的埋設圖Fig.2 Embedding diagram of the bearing anchor
2.2.3 展放引繩及承載索
(1)在 35 kV 龍源風電 A1、A2、A5、B1線路停電后,利用無人機展放三條Ф6×400 m迪尼瑪繩,高空人員將其放入滑車內。然后用Ф6迪尼瑪繩牽引、A3、A4展放Ф14×400 m迪尼瑪繩牽引封網主繩,最終展放形成三條Ф18迪尼瑪為承載索[9]。
(2)收緊錨固于預先埋設的地錨上,保證主承載索高于35千伏龍源風電A1、A2、A5、B1、A3、A4線至少5米即可。
(3)為了調整主承載索及絕緣網的馳度,需在地錨上接一個6 t鏈條葫蘆,并用Ф17.5鋼絲繩套將鏈條葫蘆與主承載索端部連接。再通過收松鏈條葫蘆調整主承載索或絕緣網的馳度[10]。
2.2.4 編織絕緣網
施工人員通過飛車從D1026(D1027)塔出φ18迪尼瑪,用φ14迪尼瑪作為來回繩,用鐵線每隔1米將φ8迪尼瑪綁扎在承載索上,直至安裝完畢。在兩端分別用兩條φ15鋼絲繩進行加固,通過卸扣連接,并用鐵線綁扎牢固。要求封網范圍超出35千伏風電兩側導線各3米距離,絕緣網最低點與35千伏線路地線距離保持在3米以上。
跨越施工應在晴好天氣環境下進行,雨天、大風天不能進行不停電跨越施工。
2.3.1 展放導引繩

圖4 編織絕緣網圖Fig.4 Woven insulation network diagram
重新利用無人機展放φ6迪尼瑪,將D1018(張力場)-D1032(牽引場)兩條φ6放通,并掛到兩相導線滑車。通過φ6迪尼瑪牽引φ14迪尼瑪,然后由φ14迪尼瑪牽引φ15導引繩,最后牽φ26牽引繩。
2.3.2 張力放線
用牽引機通過牽引繩把導線從張力場拉到牽引場,在整個導線展放過程中,牽引繩和導線應在絕緣網的上方通過,盡可能不要與絕緣網的接觸,特別是走板絕對不能接觸絕緣網。在走板通過跨越檔時要加強監視,牽引速度適當放慢。正常牽引時,各種導線或牽引繩均控制在與絕緣網3米以上距離[11]。
2.3.3 緊線及附件安裝施工
(1)在跨越35kV龍源風電檔采用在D1022窩尾,D1029緊線的施工方法。
(2)在D1022窩尾及D1029緊線時,均使用兩個卡線器,除了一個卡線器作為施工用外,另外一個卡線器作為導線的防跑線的雙保險措施[12]。
(3) 附 件 D1025、D1026、D1027、D1028地線附件安裝時應鋼絲繩套將導、地線套住后,將鋼絲繩端部鎖緊在導線橫擔或地線支架上,做好防止導、地線墜落措施。
在35 kV龍源風電完成停電操作之后,在跨越檔前后各一檔進行驗電接地操作。兩個高空人員坐飛車出承載索,首先將φ15鋼絲繩鐵線及卸扣解開,通過φ14迪尼瑪繩收回。再將φ8迪尼瑪繩鐵線逐條解開,將絕緣網全部回收拆除[13]。
封頂網拆除后,拆除承載索φ18的迪尼瑪繩。帶小張力在D1026(D1027)側往回牽引φ18迪尼瑪繩,并保證迪尼瑪繩與35 kV龍源風電的地線有3米以上距離。將φ18迪尼瑪一端連接φ14迪尼瑪,慢慢將φ18迪尼瑪全部收回。φ14迪尼瑪一端連接φ6迪尼瑪,當φ14迪尼瑪全部收回之后,利用人力拖曳將φ6迪尼瑪收回[14]。
封網完成后,在放線施工前向龍源電力支鍋山風電場書面申請35千伏龍源風電A1、A2、A3、A4、A5、B1退出線路重合閘,并按有關規定辦理35 kV龍源風電線路電力線路第二種工作票。落實后方可進行跨越施工[15]??缭绞┕て陂g該線路發生設備跳閘時,調度員未取得現場指揮同意前,不得強行送電。
所有關鍵點的受力工器具應在相應的檢驗周期內檢驗合格,使用前進行外觀檢查,不合格的不能使用。
張力放線安排兩個經驗豐富、責任心強的牽張機手操作。每天開工前檢查機械的制動系統、液壓系統等是否正常。放線時單根導線張力控制在 1.6~1.9 t,牽引力控制在 9~11 t。
跨越檔的放線滑車要接地并全部用φ19.5千斤頭設置第二道保險,防止放線滑車破損時導線或牽引繩脫落。每個滑車掛點都必須經過檢查確認萬無一失時方可進行放線施工,且設專人監護,一旦發現掛點工具磨損或有異常情況時,立即停機檢查,整改后才能繼續施工。
所用的迪尼瑪繩、絕緣網必須按使用說明書存放及使用。各種新購置的絕緣工具、繩都必須進行機械強度和電氣性能試驗,其電氣性能試驗必須在機械性能試驗后進行[16]。絕緣繩的機械強度試驗,包括拉伸斷裂強度試驗,伸長試驗。拉伸斷裂強度試驗,要求其破壞強度不得小于額定強度的5倍。
提倡文明施工,穿戴整潔,愛護工器具。堅持開工前進行安全站班會。在施工過程中,應遵守國家現行的有關文明施工、環境保護方面的有關規定,盡量減少跨越竹架材料所占的施工場地,避免不必要的青苗損失,給當地群眾留下一個良好的送電工人形象。材料、設備等放置合理,各種材料標識清楚,排放有序,并符合安全防火標準[17]。為了做到工完、料清、場地凈,厲行節約。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創造安全文明的勞動環境,使施工管理科學化、規范化。施工中嚴格遵守操作規程,避免對周圍設施的損壞;拉線地錨坑的開挖應合理確定位置,不得隨意開挖,造成不應有的植被破壞,避免和減少損壞青苗及果樹等其他經濟作物;臨近居民區施工應避開居民休息時間及減少帶噪音的作業。
野外作業應嚴防發生山火,所有施工人員嚴禁在山區抽煙。迪尼瑪繩在現場要保護其絕緣性能不能降低。在使用前用2500伏搖表進行測試,其兩段間距1 cm,絕緣電阻不得小于700兆歐。發現嚴重損傷時嚴禁使用。用于封網的錦綸繩網,必須保持干凈、干燥,并裝入特制的包裝袋內。在倉庫保管、運輸、現場使用時,均必須采取防潮防濕措施,確保具有良好的絕緣性能和足夠的抗拉強度?,F場使用遇到雨天,繩、網被淋濕或有泥污后,應及時把泥污清洗干凈,晾于通風避雨的地方。天晴以后,應及時把繩、網曬干。當需要把迪尼瑪繩開斷時,開斷處的兩個端頭應用火燒燙,防止端頭散開。在拆除封網的過程中,由于掛網的絕緣繩在露天放置多日,難免潮濕。因此,要求采用干燥的絕緣繩渡過帶電線路,以防潮濕一端掉在地面上,形成帶電導線與地面之間的短路。
在帶電跨越施工前,通過準確計算承載索在封網后的弧垂,確認承載索的掛點高度,通過準確計算導線落在封頂網后承載索的弧垂,校核原設計鐵塔的高度是否滿足帶電跨越施工要求,從而達到帶電跨越事前控制的目的,確保帶電跨越施工的準確性及安全性,在多年來的工程中得以應用,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