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市雙城區廣播電視臺 黑龍江 150100)
電視臺作為媒體行業的重要代表,不僅僅具有發布信息、傳遞信息的作用,同時也為政府和基層社會百姓搭建了溝通的橋梁,為社會群眾提供了一個便捷、高效的信息窗口。以電視臺為首的新聞媒體主導著社會的輿論方向,為社會公眾提供最前沿的社會信息。電視臺在承擔自身新聞信息傳播責任的同時,也具有一定的社會責任。新時期,很多電視編輯工作者尚未認識到自身的社會責任。對此,作為電視編輯工作者應明確自身的社會責任,才會制作出價值觀明確、被社會公眾所接受的電視節目。
新媒體環境下,隨著網絡等媒體工具的出現,信息傳遞的速度越來越高效,我國電視新聞媒體市場也越發復雜。面對這樣的發展趨勢,電視新聞編輯過程中,就需要電視工作人員嚴格把控新聞素材的質量,對新聞素材做好認真的篩選,以此保證所傳遞新聞信息的真實可靠,新聞素材是電視編輯工作的核心,保證其有效性也是電視臺編輯工作中最基本的社會責任。這不僅是對電視新聞對象的負責,同時更是對廣大社會觀眾的負責。勇于承擔這份社會責任,才能促進電視臺的健康長遠發展。
不同的角度看待電視節目和新聞視角是不同的,社會觀眾也難免會因為電視報道的角度所產生一定的情緒和個人傾向,影響社會公眾的新聞判斷,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看,電視臺編輯過程中的立場和觀點就具有一定的社會輿論導向。電視臺的采訪記者和編輯人員,要謹記自身的社會責任,堅定自身的職業立場,要切實做到新聞報道的客觀公正。用新聞事實說話,站在客觀的角度上向社會公眾傳達事實。做到不偏不倚。只有這樣,才能讓社會公眾了解到更加真實、可靠的電視新聞信息。這也是電視臺編輯工作的一種社會責任。
對于社會百姓來說,電視臺是反映民意和民聲的重要窗口,電視臺也應圍繞社會百姓展開新聞采訪和電視節目制作。二者是相互依存的關系,因此電視臺在編輯工作中要堅持走群眾路線,深入社會基層,積極承擔服務于群眾的社會責任。電視臺要想獲取有價值和社會影響力的電視節目,離不開社會百姓的支持,因此,電視工作者要走進基層,拉近與社會百姓的關系,堅持走群眾路線,想群眾之所想,做百姓之所做。以維護社會群眾的利益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電視臺的節目制作和信息傳播關系著我國社會主義的建設,其不僅是社會群眾了解國家的窗口,同時也是我國經濟、文化以及政治傳播的橋梁,在電視臺編輯工作中,媒體工作人員要堅持正確的價值觀、政治理念以及輿論引導。堅定政治立場,積極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新文明、新思想,做好我國政治和文化傳播的工作。對于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來說,電視臺的這份社會責任意義是重大的,對我國社會的發展和政治建設的影響也是巨大的。
縱觀現階段我國各大電視臺的發展,由于互聯網等新興媒體平臺的崛起和推廣,給傳統電視臺的發展帶來很大壓力,電視采訪記者和編輯工作人員也承擔著巨大的職業壓力,為提升電視臺的媒體地位,很多工作人員忽視了自身的社會責任,不僅缺乏一定的服務意識,沒有切實維護社會百姓根本利益,也沒有客觀反映社會和經濟的發展變化。這不僅是社會責任的缺失,同時也是職業素養不高的表現。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電視臺工作人員的這種工作表現違背了媒體人的職業道德和工作目標,對于新形勢下電視臺的發展都是不利的。
現階段電視臺整體的市場資源比較多,但是很多節目的制作并沒有利用這些資源為社會公眾服務,而是片面的追求市場經濟利益,忽視了社會觀眾的實際需求,將社會服務與節目制作相分離,在這種背景下,節目編輯制作過程中利益性會更強,同時也缺乏一定的內涵和深度。例如:為了獲得更多的贊助,把重點放在了廣告商的角度上,忽略社會觀眾的實際節目需求。不僅如此,很多節目的制作和報道也朝著有償的趨勢發展,完全忽視了自身的行業屬性和其自身的社會責任。另外,對于當下節目的制作和傳播也都是流于形式,整體節目缺乏內涵和深度。對于社會主義建設沒有任何社會宣傳和教育意義。完全違背了電視節目自身的行業發展目標。
新媒體時代下,電視臺等媒體行業面臨著巨大的沖擊,隨著技術手段和信息傳播方式的優化,電視臺的發展亟需改革和創新,在此過程中,就需要進一步強化電視編輯工作人員的教育,不僅要提升電視編輯人員的技能水平和編輯理念,同時要深化工作人員對社會責任的重視和關注,為電視工作提供理論學習和思想教育的平臺和機會。幫助他們樹立科學的價值理念和工作態度。更好的提升自身的職業修養,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積極提升自身的社會責任感,進一步明確自身的社會責任和社會服務意識,在做好自身編輯工作的同時,也要切實關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宏觀變化。立足于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大局,有效落實社會群眾對節目和信息的需求。用服務的理念促進電視臺工作的改革和創新。
隨著我國對電視媒體工作者社會責任的關注,電視臺也要進一步建立和完善編輯工作的標準和評價機制。首先,要在宏觀的立法層面上,完善電視媒體行業的規范性文件,給予電視臺有效的政策指導,對于違規違背的行為,要給予嚴厲的處罰,以此更好的保障社會群眾的根本利益。其次,電視臺也要定期對節目和工作人員進行系統的評價和考核。用服務和創新的理念改革工作,客觀反思自身的不足,更加明晰自身的社會責任。只有這樣,才能有效落實媒體工作者的社會責任。不僅如此,也要積極在行業規范上,進一步規范電視臺的媒體行為,建立完善的行業服務標準。明確電視臺編輯工作者的崗位職責,引導電視編輯工作者恪守職業道德,深入社會群眾,倡導服務精神。
要想進一步強化電視媒體工作者的社會責任,健全社會和公眾對其的監督是最有效的推動力量。一方面,要積極為社會觀眾搭建監督的平臺和渠道,有效落實社會監督。例如:通過電子郵箱、電視臺官方網頁以及微信公眾號等平臺,收集社會觀眾的建議和反饋,及時發現自身的不足,更好的改革編輯工作,承擔社會責任。另一方面,作為行業的監管主體,電視廣播協會等組織也要強化對電視臺編輯工作的監督。通過定期開展工作評價,用更加專業標準的視角來檢驗電視臺的媒體行為和社會責任。除此之外,電視臺也可以積極強化與社會觀眾的交流和互動,了解電視觀眾需求的變化,通過開通電視欄目熱線,以及新媒體平臺的網絡交流等,讓電視臺和社會觀眾的聯系越來越多,以此更好的承擔電視臺的社會責任。
綜上所述,電視臺的發展和改革離不開社會的支持,電視臺的編輯工作也絕不只是簡單的信息加工和節目制作,其信息的傳播直接關系著我國社會的發展和文化的建設。作為社會發展和民聲反映的重要窗口,新時期,電視臺還需要進一步強化自身的社會責任和服務意識,將社會和群眾的需求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電視工作者只有不斷強化自身的社會責任、勇于承擔自身的社會責任,組建具有明確服務目標和政治導向的優秀電視團隊,才能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貢獻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