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巖 劉志遙 畢鑫
【摘 要】基于應用技術性本科院校學生特點,以及其培養目標的不同,結合當前創業教育的重要性,針對當前傳統考核方式的現狀及弊端,提出依據過程考核的理念,對創業基礎課進行多元化、綜合性、全過程的考核。發揮考核的積極作用,實現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
【關鍵詞】應用技術型;創業教育;過程考核
中圖分類號: G647.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32-0050-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32.022
【Abstract】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pplied Technology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nd their different training objectives, combined with the importance of current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iming at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rawbacks of traditional assessment method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process assessment to conduct a diversified, comprehensive and whole process assessment of entrepreneurship basic courses. We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positive role of assessment and achieve the goal of training high-quality applied talents.
【Key words】Application technology;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rocess assessment
近年來,應用技術型本科院校的產生,大大解決了國家逐步擴大的辦學需求以及當今社會對多元化人才的需求帶來的問題和矛盾。應用技術型大學的辦學理念和發展定位,不同于傳統的“學術研究性”大學,也不同于“職業技能型”的本科院校,與精英教育和純職業教育的區別是,它把大眾教育的重要意義進一步加強并付諸實踐[1]。另外,應用技術型大學的學生與學術研究性大學相比,在邏輯思維、抽象能力、思考嚴謹性與嚴密性等方面存在不足,但也具有思維敏捷、愛好廣泛、個性突出等鮮明優點。因此,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是否科學合理,成為當前重要議題。
當前,大力發展創業教育成為高校的重要任務。創業教育能夠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對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起著積極作用。只有樹立科學的創業教育理念,才能有助于大眾對創業教育的正確理解,對創業教育培養目標進行正確定位。大學創業課程作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必要手段,旨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企業家精神以及創業技能,該課程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有著較高要求,這也正是契合了應用技術型學生的優點和特長。
1 傳統考核方法的弊端
課程考核作為培養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反映出學生對課程學習的掌握和應用程度。傳統的考核方法大多采取集中的期末考試,以試卷答題的形式對學生進行考核,卷面成績成為判斷學生對課程掌握程度的重要標準,形式過于單一。而應用技術型學生的培養重點是基礎理論知識和綜合實踐能力的有效結合。傳統的考核考試形式越來越難以滿足當前形勢下人才培養多元化的需求。
(1)單一的考試形式,無法實現多元化考核。傳統課堂的成績往往分為兩部分,期末考試成績和平時成績,一般采取70%:30%的比例。期末成績大多通過卷面考試,雖有開卷和閉卷的區別,但形式基本一致,而平時成績也僅僅依賴于出勤率和平時作業完成情況,這些指標均不能全面反映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綜合表現。
(2)固化的考試內容,重理論,輕能力。傳統的期末考試,考試范圍和題目往往出自任課老師,所考內容主要來源于課堂所講的知識體系,而這些知識點的選擇,帶有老師的主觀性,容易忽視知識的全面系統性。同時學生會采取考前死記硬背的應付式備考,來應對知識性考察的題目,這也會阻礙學生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的發揮。
(3)單一的評價指標,無法調動學習積極性。傳統考試中,有的學生即便綜合素質一般,但由于擅長死記硬背,經常能夠得分過關,而素質全面的同學,如思維活躍、求學好問的一類,往往在實際應用能力上更勝一籌,但考試能力偏弱,難以取得高分,從而使這部分同學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大打折扣。
(4)功利的考試目的,造成不良學風考風。因為考核目的的功利化,很多學生會通過考前突擊來取得高分,這會淡化以考促學的意義。學生并沒有真正理解、掌握知識,更不能創造性的實踐運用知識。學生僅僅為了獲得課程分數,取得畢業文憑,應付性的備考。這種現象會造成學生只是為及格、拿獎學金等功利性目的而考試,并不重視上課中的學習積累。甚至有學生采取投機取巧、考試作弊等方式,影響學風考風。
2 過程考核理念
高校創業基礎課,應從全面多元化的角度,對學生進行考核。其核心理念和重點應該是過程考核,過程考核的目的是為了增強對知識的掌握、理解和實踐,用課堂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去解決實際問題,在實踐中提高學生學習能力。這是對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全面考核,能夠促進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本文以河北科技大學理工學院的《大學生創業基礎課》為例,探討考核方法的設計思路。
3 大學生創業基礎課具體考核辦法
根據教學大綱內容及教學目的,本門課程分為三個部分,分別為慕課學習、線下輔導面授、考試考察,所占分值比例為30%:30%:40%,三個部分對應不同的考核內容和方式。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
(1)慕課學習部分,本課程引入超星爾雅平臺的創業基礎課程,重點針對理論內容進行系統性講授,主要考核方式為:視頻學習記錄和慕課考試。視屏學習記錄要求學生必須按照章節順序,依次觀看完整視頻,為避免學生刷視頻情況,在學習過程中,隨機彈出本節內容相關的題目,學生完成視頻學習,并正確答題,方能取得合格;慕課考試主要考察理論知識,題型以客觀題為主,學生在規定時間段內,在完成慕課視頻學習的基礎上,方有資格參加慕課考試。
(2)線下輔導面授部分,即學生平時成績,主要包括兩部分:日常教學參與情況與創業實踐活動參與情況。日常教學參與情況又分為考勤、課上互動、小組得分;考勤考察學生基本上課紀律和學習態度,課上互動則是考察學生個體在課堂學習中得積極性和投入程度;小組得分則是考察學生團隊合作意識和協作觀念。創業實踐活動考核則分為創業實踐和創業比賽情況。創業實踐考核鼓勵學生積極踐行創業行為,利用現有資源,體驗創業者在創業路上的艱辛和不易,同時通過踐行創業理論,反過來指導創業實踐。此項考核要求學生有相應的注冊企業證明或者合伙經營、企業流水等證明材料。創業比賽考核則鼓勵學生通過各類比賽平臺,如互聯網+創業大賽、創青春創業大賽等,鍛煉知識應用能力,尋找志同道合的創業同伴,通過比賽,既能夠達到實踐理論的目的,也能為個人和集體贏得榮譽,積累資源。此項考核要求獲得院級以上獎勵,方可獲得相應得分。
(3)考試考查部分,主要形式是創業計劃書和創業路演。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分為若干小組,貫穿創業團隊建設、創業項目選擇、產品開發設計、商業模式設計等教學環節,一直到最后創業計劃書的完成,考試現場以創業路演的方式進行綜合考察。創業計劃書能夠考察學生對于創業基礎課程的各部分理論知識的理解程度和應用水平,學生需要基于課堂理論知識,借助于網絡資源,搜集大量引申內容及創業案例,豐富和拓展本小組的創業計劃書,重點從原創度、創新度和結構完整度方面進行考核;創業路演則采取5+3min的形式,即每小組進行5分鐘的路演展示加3分鐘的現場答辯,路演部分必須使用ppt等多媒體進行演講。創業路演重點從現場氣質、表達能力、創新性、商業邏輯、可行性及格方面進行評分。創業路演能夠考察學生對于創業項目的準備程度和理解深度,通過綜合性的考驗,能夠鍛煉學生表達能力、演講能力、溝通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同時也能模擬真實創業融資或者創業比賽場景,促進學生在創業實踐中快速成長。關于創業計劃書和創業路演的考核,主要是基于學生小組的綜合表現,給予相應成績,但為了體現學生個體差異,避免濫竽充數、搭便車的現象,在此環節,還增加了小組互評一項,要求小組所有同學對其他成員在課堂學習和考試準備過程中的態度、能力和參與度等方能進行評分,客觀公眾的體現每位學生的價值。
4 結語
課程考核體系和方法的調整往往持續很長時間,也需要任課老師、教學管理人員以及學生的多面配合,同時要涉及課堂教學教法改革級教學薪酬制度調整等方面。因此在改革過程中,應該優先選擇高校的相關課程進行改革試點實踐,基于文獻理論研究和大量走訪調研的基礎上,參考國內外高校相關領域的經驗,形成獨有的理論研究成果。最終通過理論研究和改革實踐的相互作用,才能有效提升應用型人才培養考核體系建設的效果。應用技術型人才培英要始終強調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專業素養,以及如何服務當地企業行業。而這就要求基礎理論知識和綜合實踐能力的高度結合,傳統以閉卷考試為主的考核方法應經無法滿足全面多元化的人才培養需求。為了促進教育教學全方位改革,在新的形勢背景下,包括人才培養模式多元化的需求,學科專業結構調整的需求,對于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包括考核方式進行系統的研究和大膽的改革,必將大大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從而提高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質量和水平。
【參考文獻】
[1]王帆,胡霞,崔笑.高職院校創新創業課程過程考核方案淺析[J].高教學刊,2016,(22).
[2]潘承怡,段鐵群,解寶成.“創新設計方法”課程考核方式改革研究[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6,(3).
[3]張蕤,徐鵬,方明峰.基于過程性評價的、多元的地方綜合性高校課程考核方式[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4,(28).
[4]閆海英,龔聲蓉,應文豪.應用型本科計算機課程考核方法的改革[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