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雪梅
【摘 要】《國標》出臺后,IT相關專業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有了依循的標準。與此同時,各個院校的培養特色也要在進行深入的調研后進行凝練和挖掘。本文介紹大連外國語大學軟件學院在“IT+日語”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精準定位下開展的IT日語系列課程建設的探索。
【關鍵詞】“IT+日語”、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IT日語課程、融合、多元化
中圖分類號: H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32-0116-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32.053
【Abstract】After the promulgation of the National Standard,IT-related majors have standards to follow in formulating talents training programs.At the same time,the training features of various institutions should be condensed and excavated after in-depth investigation.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exploration of IT Japanese related course construction which is carried out by the Software College of Dalian Foreign Languages University under the precise orientation of "IT+ Japanese"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mode.
【Key words】"IT+ Japanese";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mode;IT Japanese curriculum;Integr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0 引言
大連軟件產業始于1998年,如今已發展20年。作為“國家軟件出口基地”和2006年首個獲批的“中國服務外包基地城市”,大連服務外包綜合能力已位居中國第一位和全球第五位,已成為日本在海外最主要的業務承接地并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外包業務產業鏈。《2016中國軟件出口發展報告》顯示,“2016年大連市軟件和信息服務業銷售收入101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出口27.2億美元,同比增長1.8%;軟件和信息服務業1200家,就業15萬人。……大連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從做對日本市場業務起步,目前已形成對日出口的強大技術優勢,對日業務占全市軟件出口額60%。……目前在大連開展軟件服務外包業務的全球500強企業超過100家。”并指出大連軟件出口面臨的三大問題之一是“人才問題成為未來制約大連市軟件和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升級的關鍵。軟件的核心是有著良好教育的人力資源儲備。”大連服務外包協會的資料顯示:“日語和英語是大連地區主要的外語,市場主要面對的是日本,但歐美、印度等國家對服務外包也有很大需求,特別是二次發包的需求較大,所以著眼于全球服務外包基地的大連來說,具備日語和英語語言能力的軟件人才更是適合。”以信息和軟件服務外包為主要特色的大連服務外包產業,其中對日服務外包特色鮮明、優勢明顯,并努力建設成為“東北亞軟件及信息服務中心”、“中國最大的軟件出口基地”、“中國最大的軟件專業人才培養基地”。根據《大連高新區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2010—2020年)》,軟件行業每年缺口從業人員達2萬人以上。針對大連服務外包產業特點和區域經濟需要,大連外國語大學軟件學院順應市場需求,立足大連、服務遼寧,自2004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培養“IT+雙語強化”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其中八成以上為“IT+日英雙語強化”的人才。在課程設置上,利用是外語院校的資源優勢和學科優勢,一直著重培養學生的雙語能力,這是人才培養得以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1 IT日語課程建設的思考與實踐
根據新出臺的《國標》,在制定17版人才培養方案時,為了了解市場需求進行人才培養的精準定位,為課程設置進行把脈,向用人單位發放調查問卷以了解其對我院畢業生培養質量的評價以便制定科學的人才培養方案指導今后的教學。
表1 畢業生培養質量問卷調查統計表
通過調查問卷結果可知,用人單位無一例外非常認可我院畢業生的外語優勢。結合大連市場的實際用人需求,考慮到服務區域經濟、服務遼寧,保證畢業生在遼就業率的目標,并發揮出大連外國語大學日語學科的優勢,決定了2017版人才培養方案既要符合《國標》對IT專業的各項規定要求,又要突出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外語特色,形成“IT+日語”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
此前,“IT+日語”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完全是IT和日語兩條平行的軌道,沒有任何接點。這樣就會出現實習期延長、工作上手慢、某些工作難以勝任等問題。從師資角度來看,計算機老師用漢語講授計算機專業的課程,和國內其他高校的計算機專業的課程無大區別。日語老師講授日語課程,和計算機學科毫無關聯。教師對行業的動向、信息及企業的實際運作模式缺乏了解,導致在教學方面缺乏一定的實踐性。師資和課程均未實現IT和日語的有機融合。問卷調查結果中希望“加強IT專業外語能力的培養”這一要求也恰恰印證了這一點。“IT+日語”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不應該是IT課程和日語課程的機械性疊加,而應該是一個有機的融合體,應該考慮學生學習過程的一體化。因此在2017版人才培養方案中急需重點建設IT日語系列課程,實現IT與日語的有機融合,實現以日語為媒介語言的計算機課程教學,以及在日語課中涵蓋IT行業基本知識,改變此前計算機和日語教學各自為政的局面,從而提高學生的實戰能力,滿足企業的用人需求。
開設IT日語系列課程,首先要保證師資。目前主要通過兩種方式進行:一、從長期合作、信譽好的實踐基地引入具有豐富行業實踐經驗的企業IT日語培訓師資源,帶動校內IT日語師資的養成。二、通過國內國外各種渠道加強內部師資的培養。國內組織定期的企業參觀訪問。國外通過與日本大學的定期校際交流項目,使日語老師能夠勝任以日語為授課語言的IT專業課程的講授或實現計算機老師日語能力的提升。總之,需要促進日語老師和計算機老師的溝通和協作,發揮一線教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我院在17版人才培養方案中仍然保留了雙語強化的辦學特色,充分發揮了日語師資的特色優勢,對日語課程進行了更多元化的配置。具體如下:
1)在完成日語初級階段的教學任務之后,在中高級階段外語強化課中開設《IT日語》課程。通過閱讀和分析題材廣泛的IT實用類文章,提高語篇閱讀、分析能力,培養思辨能力,在進一步加強日語基礎語法、語言要點學習的基礎上,兼顧能力測試過級的需求。同時學生能夠掌握IT行業用語,了解大數據、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等IT業新趨勢和新發展,促進IT和日語的深度實質性融合。
2)在專業選修課里開設了體現培養特色的《IT日語進階》《IT工程師職業生涯規劃》《計算機輔助翻譯》《情報倫理》《商務日語》《商務文書》等用日語講授的面向IT相關專業學生的選修課程。《IT日語進階》是外語強化課《IT日語》的延伸課程。《IT工程師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通過對IT工程師相關職業規劃案例的學習與分析,形成可持續發展的世界觀、行動準則、人際關系和自我認知。《計算機輔助翻譯》課程以代表性的計算機輔助翻譯(CAT)軟件為切入點,在了解其使用方法的同時,提高對“機輔翻譯”及“未來翻譯”認識的廣度和深度。《情報倫理》課程介紹在信息網絡社會應當具備的信息安全意識和相關知識。《商務文書》和《商務日語》是系列課程,講授商務文書的書寫技巧和相關必備商務禮儀,提高對日商務人才的綜合素質。在一二年級完成基礎階段日語學習之后,在三年級開設豐富的IT日語選修課,以期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提供更多的選擇可能性,體現多元化培養。
2 結語
根據《國標》對IT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要求,對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特點和需求,17版人才培養方案將日英雙語強化IT專業的培養目標定位于“IT+日語”應用型人才培養。在此基礎上,通過研究行業的用人需求,在課程設置中開設了IT日語系列課程。將IT專業的社會需求所包括的專業知識、語言技能、職業素養有機地結合到一起,將學習內容與社會需求緊密融合,提升學生的就業率和就業質量,提高學院的美譽度和聲望,滿足企業的用人需求,進而促進區域重點產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成凱、張穎.淺談大連服務外包發展[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6年3月.
[2]梁旭、劉震、黃明.面向大連服務外包產業培養適用性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年9月.
[3]劉清清.大連承接服務外包的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以對日承接軟件外包為例[J].商場現代化2017年2月.
[4]龐曉彤.大連服務外包存在問題及解決對策.中國高新技術企業[J].2017年5月.
[5]2016中國軟件出口發展報告.
[6]大連市服務外包協會:http://www.dlso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