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琛
(河南大學,河南 開封 475000)
網絡暴力是指社會暴力在網絡上的延伸,也可以理解為網民在網絡上發生的暴力行為。雖然網絡暴力與社會暴力存在一定差異,但是產生的后果同樣非常嚴重。網民運用語言文字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中扭曲事實真相,并運用侮辱性、煽動性、攻擊性的文字向他人施加暴力,對施加對象的名譽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部分網絡暴力由網絡直接轉移到社會中,通過人肉搜索的方式來對相關人定位。近年來,在互聯網、信息技術領域快速發展的進程中,網絡暴力問題更加嚴峻,急需制定出相應的對策。
對當前的網絡暴力進行調研與分析后,了解到產生網絡暴力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網民言論的表達具有盲目性。在意見領袖發表評論的過程中,通常能夠得到大量用戶與網民的關注,同時意見領袖能夠引導輿論走向。在互聯網不斷發展的進程中,出現了越來越多具有目的性的意見領袖。舉例來說,微博中的意見領袖較多,可以是網絡紅人,也可以是各領域的知名人物。在此背景下,當微博中的意見領袖打著正義的旗號,有目的性地發表錯誤的言論時,使眾多網民盲目跟風,在非理性言論越來越多的情況下便會出現網絡暴力。數據顯示,我國網民的整體學歷偏低,其中初高中學歷的網民占總人數的67.4%,并且有66.7%的網民年齡低于29歲。能夠看出網民的年齡偏小、學歷偏低,因此在面對網絡暴力時無法作出理性的判斷,導致意見領袖的言論產生更大的影響,這對遏制網絡暴力事件是非常不利的。
第二,網民的自我表達心理。話語權缺失是絕大多數人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因此便會在虛擬世界發泄在現實生活中的不滿。部分網民會將社會新聞熱點作為發泄的對象,在事件持續發展的過程中便有可能出現網絡暴力。此外,新媒體環境下娛樂化傾向較為嚴重,導致現階段網絡暴力事件中部分網民通過惡搞的方式解讀當事人的心理,滿足自身的需求。這對當事人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第三,網絡的虛擬性。網絡空間一般是匿名發布消息,網民在虛擬的網絡空間不會受到任何約束,溝通交流不需要實名。大部分網民認為,匿名發表言論不受任何束縛,并不會受到法律和道德制約。現實生活中,道德時刻約束著人們的行為,但在虛擬的網絡環境中人們對自我的要求降低,盡情發表內心的想法,無形中滋生了道德危機,導致網絡環境混亂。網絡身份所具有的虛擬性,在消除交流制約和限制的同時也為舒緩人的壓力起到了很大的幫助。在現實生活中,詆毀人會受到法律的束縛,但在網絡空間就不會有此方面的制約。匿名者自由表達內心的想法,在行使權利的同時淡化了個人的職責和義務,利用過激的語言去中傷他人,使自己獲得成就感。
除了以上三點導致網絡暴力外,還涉及如網絡監管部門沒有發揮出真正的作用與價值、法律法規存在缺陷、網絡服務商缺乏社會責任感等,導致網絡暴力事件在爆發后得不到及時制止。
盡管當前對網絡暴力并未出臺相關法律法規予以制約和限制,在立法方面始終處于空白狀態,但已經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并且出臺實施了一些與互聯網管理相關的法律規范。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只依靠網民自覺是無法達到根本要求的,有些網民胡作非為,其主要是法律方面的缺失所致。對此,需要進一步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以保證達到嚴格審查的目的。針對部分缺乏自律意識的人,需要加以懲罰,這樣才能夠保障網絡有序運作,才能夠消除網絡暴力。
網民自身素養和道德修養偏低,是造成網絡暴力事件頻發的關鍵原因。網絡存在匿名性,加之網民道德素質不高,使得網民對于道德觀念的認識和理解有所偏差,無形中滋生了網絡暴力事件。由此可見,提高網民自身素質和道德修養是避免網絡暴力事件發生的保障。新媒體的出現為廣大網民提供了交流平臺,在平臺上可以隨意發表自己的看法,但自由并不代表沒有規范。網民不能侵犯他人的權益,更不能夠越過法律紅線,言論自由需要符合法律和道德規范。在眾多網絡暴力事件中可以發現,網絡暴力侵犯了當事人的基本人權,并對當事人的生活造成了不良的影響,此行為已經超出了公民的基本權利,是一種違法的行為。對此,提高公民道德和增強法律意識是減少網絡暴力事件發生的根本方法。
主流媒體的權威性和公信力,是其他網絡媒體不曾擁有的。當前的主流媒體,應發揮自身的權威性和公信力,對大眾加以正確的引導,使得網民對新聞事件作出正確的判斷。面對網絡暴力事件,主流媒體應該發揮自身的優勢,緩解網絡暴力對于社會造成的不良影響,正確地引導輿論,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當網絡暴力事件出現時要及時疏導網民的心理,避免錯誤思想理念的形成,避免產生負面影響,與此同時選擇最為合適的方法要求網民立刻停止罵戰,號召網民冷靜思考,客觀看待事件。
除此之外,要盡快推行網絡實名制。2015年,我國網絡推行了實名制,并對網絡信息提供者的賬號、名稱、頭像等進行了相應規定。要求發布信息者后臺實名,主要表現為實名注冊,并填寫真實的個人信息。此外,政府應該對此情況給予高度關注,并加以正確的引導,實施全面的監管,使我國大部分省市設立的網絡警察起到監管作用。規范對網站的管理,網站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這也是造成網絡暴力事件頻發的原因。對此,應該出臺一套健全的網絡傳播平臺權利與義務的法律法規,借助法律法規來規范網站管理。
總的來說,新媒體時代既給我們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一定的挑戰。在新媒體時代下,網絡暴力是急需解決的問題,這對他人的權益造成了較大的負面影響,需要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杜絕網絡暴力現象。特別是在網絡暴力對社會和諧穩定發展產生的負面影響越來越大的情況下,需要發揮出社會各界的作用與價值,制止網絡暴力的肆意蔓延。
[1] 黃傳武.新媒體概論[M].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3:50-75.
[2] 彭蘭.網絡傳播概論[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10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