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河北新聞獎一等獎作品“美麗河北·最美政法干警”談新聞的精耕細作"/>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劉照輝
(河北法制報社,河北 石家莊 050090)
2017年7月,第三十三屆(2016年度)河北新聞獎評選結果揭曉,河北法制報報送的系列報道“美麗河北·最美政法干警”獲得一等獎。這組報道共10篇作品,每篇作品獨自成篇,又風格一致,以講故事的方式講述了10名“美麗河北·最美政法干警”可歌可泣、鼓舞人心、催人向上的故事,傳播了法治河北建設強音,字里行間體現出策劃、采寫、出版每一個環節的一絲不茍、精心打磨和精益求精,也是以“工匠精神”講好法治故事的生動寫照和成功實踐。
高品質的新聞作品離不開精心策劃,要出色地完成一組由10篇稿件組成的系列報道,更需要通過策劃來統一思想、統一風格、高標準嚴要求。報社三次召開專題研究策劃會,就如何在報道中創新、出彩各抒己見、反復討論,最后就報道方式、報道規模、報道風格達成共識。
這組報道通過講故事的方式生動形象地展示了政法干警之美,以故事服人、以故事教人、以故事化人,讓每一名政法干警都能從最美政法干警的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認識到自己的價值,激勵全省政法干警學習“最美”、傳承“最美”;讓更多群眾了解政法干警,支持政法工作,感受法治力量。
每名“最美政法干警”的稿件獨自成篇,用10篇人物通訊組成一個系列報道,全面、充分地展示了政法干警的最美之處,增強了報道的聲勢。10篇稿件獨自成篇,又互相襯托,便于整組報道形成更大反響,效果更加凸顯。
對稿件進行模板化定制,統一報道風格和形式。每篇稿件內設3~4個小標題,每個小標題通過2~3個生動事例來詮釋,每個小標題在結構、用詞、修辭等方面的風格要協調一致,每篇稿件配一張現場抓拍的最美干警的工作照。
在策劃的過程中,報道組統一了思想,明確提出要透過稿件的字里行間真切地見到人、見到事、見到精神。可以說這“三見”是對記者采訪的嚴格要求,讓記者對接下來的采寫有了比較清晰的規劃。
習近平總書記對新聞工作者提出要求:“要轉作風改文風,俯下身、沉下心,察實情、說實話、動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作品。”[1]這組作品正好秉承了總書記的這一要求。從2016年11月7日開始,報道組成員不畏路遠,不懼嚴寒,從報社所在地石家莊分赴張家口、承德、唐山、邯鄲等地最美政法干警的工作一線展開采訪。
透過稿件,讀者看到,報道組成員“跟”著最美政法干警一起工作,用眼睛觀察、用心感受他們的工作實況、工作節奏;融入最美干警的同事、領導、群眾和服務對象中,用耳朵傾聽,側面了解最美干警或可圈可點的壯舉,或平凡無華的瑣事;走入最美干警家庭,聆聽親人講述干警的大義、奉獻及對家庭的眷顧。在體驗式采訪中,記者發現了最美干警不少動人的閃光點,為開掘人物精神奠定了基礎。
人物的工作環境有新聞故事。見到采訪對象并不一定采訪順利,其間,記者大可利用空閑,觀察一下環境,以此增加對人物的認識。比如,34歲的圍場公安局河東派出所所長李鑫宇給記者的印象是“他太忙了”。當記者抵達派出所的時候,“李鑫宇正接待三四名群眾,狹小的辦公室里無從落腳”。記者在圍場采訪的幾天里,李鑫宇幾乎沒有時間和記者完整地聊些什么,找他“念叨家長里短”“幫忙拿個主意”“調解鄰里糾紛”的群眾一茬又一茬。轄區村的村干部說,“鄉親們都待見他,有磨不開的事就愿意找他”。然而,在妻子心中,李鑫宇不僅忙,工作中還不時夾雜著險情。2015年冬,一對夫婦因婚姻問題發生爭吵,男子萬念俱灰,抱著孩子上了15樓,準備以極端方式了卻余生。李鑫宇趕到現場后安排民警與男子喊話,安撫情緒,自己帶倆人悄悄上樓。進了房間,距離幾米遠了,男子突然背著孩子蹬上窗臺。眼瞅著對方往外傾身,也不知道他哪來的勁兒,眨眼間沖上前,拼命將父子倆拽了回來。“那個瞬間太嚇人了,哪怕再猶豫半秒,他都可能被對方帶下去,15樓啊!我在旁邊看得一身冷汗,現在想想都特別后怕。”靜靜的屋子里,李鑫宇妻子的嗓音在微顫……
記者親眼看到的人物形象故事是任何其他信息手段不能替代的。而正是這些內容吸引、打動著讀者。
世間百人百態,人物各有特點,10名最美政法干警也特色鮮明。能從報道對象的與眾不同之處入手,運用細節,精心選材,也是這組作品的成功之處。
高邑縣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陳英在查辦一起銀行行長受賄大案時,工作忙得連軸轉,左肩疼得實在無法再扛下去了,才“挑了一個周末”獨自一人去了醫院。得知自己可能患惡性腫瘤,在回去的路上,37歲的陳英“一路開車一路哭,淚水把他胸前的衣服都浸濕了”。回到單位,陳英“擦掉眼淚,裝作什么事都沒發生過一樣”,坐到會議室聽取案件進展匯報,部署下一步案件偵辦工作。銀行行長受賄案查實那天,他的病情也最終確診,左肩惡性尤文肉瘤。一悲一喜兩件事落定后,陳英“把自己關在房間里很久很久”。這些感人至深的細節真實細膩,活生生寫出了最美干警作為普通人面對病魔的失落、痛苦,同時也突出了他們超出常人的堅強、勇氣、追求,使得他們不再像是一個“奇跡”和“神話”,而成為一個真實而富有血性的“人”。
這組報道中的每一篇稿件都緊緊抓住最美干警的不普通之處,提煉報道主題,運用生動、形象、充滿人性色彩的細節和最能展現各人精神面貌的事例,表現他們的精神境界和內心世界,使得人物有血有肉,可親可近可學。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記者的一次深入采訪,也是一個深受觸動和教育的過程。記者在深受感動的同時,為最美干警的精神所鼓舞,這樣寫成的稿件不矯揉、不造作,筆端含情,濃墨重彩而又真實細膩地一一展示了10名最美政法干警的心靈之美、精神之美、職業之美、行為之美——執著、謙遜、務實,像一顆螺絲釘一樣,被轄區百姓當成親人,參加工作31年來一直默默堅守在大山深處的邯鄲市峰峰礦區公安分局和村派出所民警楊振海;沒休過周末,平均每天工作超過14個小時,20多年來每年超過70個夜班,把青春年華奉獻給了對服刑人員監管改造的上板城監獄監區長王樹忠;扎根基層法庭,推著自行車爬坡、騎著摩托車奔波,風里雨里一次次走鄉入戶,25年經辦案件3800多起,無一錯案的陽原縣法院化稍營法庭庭長張春瑞,等等。
蘸著真情書寫出的最美干警,見人、見事、見精神、見境界,質樸感人,講述的是法治好故事,傳播的是法治好聲音,弘揚的是社會正能量。
新聞報道在追求優秀、沖擊獎項的競跑中,不僅立意要好,還要講究細節,采編各個環節都要精益求精,容不得絲毫馬虎。
賈島“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背后的經典故事流傳至今。推敲意在比較高下,推敲更是錦上添花。許多優秀作品的見報都離不開“三審”各個環節的嚴格把關和反復修改潤色。這組作品也不例外,通過精心編輯,對數字引用不準確、文字表述有疑問、敘述不夠鮮活的地方都一一列出,有疑必查,有錯必糾。
這組稿件在標題制作上的可圈可點之處也不少。《鄉土法官的鄉土情》寫的是陽原縣人民法院化稍營法庭庭長張春瑞的故事,內文小標題皆選自張春瑞的原話:“累不假,要說煩真沒有”“案子再難,沒當事人處境難”“對鄉親們麻木,算不上人民法官”,小標題高度概括,簡潔明了,鄉土味十足,鄉土情盡在其中。《知心法官》寫的是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一庭女法官高穎的故事,內文小標題“用誠摯之心,喚醒久違的親情”“用體貼之心,開啟母子的幸福”“用公正之心,送上法律的陽光”“用執著之心,敲開塵封的心門”準確、巧妙,邏輯說服力強,體現了高穎的“一片丹心”,讓人印象深刻。
這組報道刊發后得到了業界和讀者的高度評價。河北日報報業集團《黨報人》專門刊發一篇評論,評價這組報道“策劃得好,組織得好,采得好,發得好,是典型宣傳的精品佳作”。河北省委政法委對這組報道也給予充分肯定,認為報道起到了“展示美、傳播美、提升美”的作用,并把這組報道編輯成書出版。
[1] 習近平2016年2月19日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