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瑾超
(北京電視臺 新聞中心編輯部,北京 100022)
當前,我國電視新聞媒體在國際新聞傳播方面的能力還有待完善,主要體現在對國際新聞內容和本質的挖掘方面,一方面難以通過記者的力量挖掘到事件發生的原委,讓觀眾了解事件的真相,從而彰顯媒體的力量;另一方面,對于國際新聞涉及的相關事件背景、相關知識點的解讀以及專家的分析還不夠充分,導致國際新聞報道還停留在單純的事件播報層面上,因而沒有最大化地發掘出新聞事件的新聞價值。為提升國際新聞的可看性和服務性,提高國際新聞的傳播效率,我們可以從加強相關知識點鏈接、邀請專家深入解讀和對相關歷史事件的回顧等方面入手,還可以在海外建立電視臺和利用虛擬演播室等現代影像技術手段。在內容上豐富國際新聞的內涵,在形式上強化國際新聞的視覺傳播效果,從而提高國際新聞的報道價值。本文從這兩個方面進行研究,得出的研究結論在理論上和實踐上均具有一定的指導價值。
長期以來,電視新聞對國際新聞內容的播報主要集中在海外重大時政新聞上,如海外某國家發生重大自然或人為災害、重大事故和沖突、戰爭、重要政治人物等。這些國際新聞報道讓國內觀眾對海外國家的現狀形成了局限性認識,也缺乏對這些新聞內容的實質性解讀。[1]大同小異的災害、曠日持久的戰爭新聞報道,容易讓觀眾產生收看疲勞感,從而讓國內觀眾對國際新聞產生某種程式化的偏見,進而對國際新聞產生疏離感。
受眾對國際新聞內容報道深度的要求越來越高,西方發達國家主流媒體的新聞報道在深度上有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以馬航事件為例,在馬來西亞航空失事之后,西方國家的電視媒體抓住民眾對事件真相的探究心理,對馬航事件的報道不僅集中在事件真相的挖掘上,而且把與事件相關的方方面面的信息包括飛機的性能介紹等情況進行了充分的報道和詳細的解讀,雖然事件報道持續幾周,但是一直吸引著民眾。[2]另以國際財經新聞為例,美聯儲每次加息(減息)都關系到匯率問題,是全球金融領域的大事,與我國民眾的切身利益也是息息相關的。但是媒體通常的做法是及時報道加息(減息)的消息,然而美聯儲是個什么機構,為什么要實施加息(減息)的策略,加息(減息)會給國際社會帶來哪些震蕩,對我國民眾的生活又有哪些影響等等都沒有報道,普遍缺乏對這些問題的深入探究。
在目前的電視國際新聞報道中,新聞表現手法單一,演播室通常以主持人口播配以大屏幕或者題圖,形式簡單,觀眾的帶入感不強。以英國BBC在總統大選時的新聞報道為例,他們采用3D虛擬演播室技術,在主持人陳述特蕾莎·梅的票選結果的時候,各個選區的計票結果被設計為通向總統府道路上的一塊塊地磚,隨著主持人對大選情況的介紹,地磚以動態鋪就的形式在主持人腳下鋪就一條通向總統府的道路。這種將抽象的數據信息以虛擬手段直觀展示給觀眾的表現手法,大大提高了電視新聞的傳播效率。
1.拓寬國際新聞報道的廣度,豐富國際新聞類型。在國際新聞內容方面,在保證重大國際時政新聞報道比例的前提下,增加軟性、財經等社會類國際新聞的報道力度,豐富國際新聞報道的內涵,讓觀眾全方位了解國際上發生的大事、趣事。改變國內觀眾對國際新聞的程式化偏見。北京電視臺在國際新聞報道中,國際軟性新聞、國際財經新聞都占有一定的比例,從收視數據來看,這樣的嘗試是成功的,達到了很好的新聞傳播效果。
2.以鏈接形式加強對相關知識點的解讀,提高國際新聞的服務水平。目前,國際新聞的報道深度有待強化,未充分體現媒體的力量。應該加強對國際新聞內容報道的深度。一方面,新聞記者應該根據國際新聞事件本身,調查事件發生的本質原因,挖掘新聞線索,并對事件的邏輯關系、涉及的專業知識點進行鏈接式解讀,讓觀眾真正從國際新聞中受益。此外,國際上發生的重大事件對我國民眾生活究竟有哪些影響,應該聘請相關專家進行深度剖析,讓觀眾對新聞事實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以北京電視臺的國際新聞為例,今年新增設的“國際聚焦”版塊,對重大國際事件進行組合式報道,其中包括知識點、關鍵詞的鏈接解讀,專家點評、記者連線,通過對新聞事實進行深度挖掘和專業分析,使觀眾充分了解新聞事實,并對新聞事件帶來的影響也有了深刻認識。通過幾個月來的觀眾反饋,這是國際新聞實踐的成功嘗試。
3.回顧歷史事件,提高大眾認知水平。為了提高國際新聞的可看性和豐富報道內容,可以加入歷史事件的回顧,梳理整個國際新聞內容的邏輯,讓觀眾了解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了解新聞事件發生的歷史背景,再通過專家的解讀來了解事件發生的原委和本質因素。把單一的新聞事件放在歷史環境中審視,讓觀眾能夠以整體的視角來看待新聞事件,從而提高對國際問題的認知水平。
1.加強媒體外交,在海外建立電視臺。從其他國際新聞傳播效率較高的國家來看,在海外建立自己的電視臺能夠有效地分析海外形勢,并更真實全面地傳播本國內部的新聞事件。這種在海外建立本國電視臺的做法俄羅斯已經開始實施——在美國建立了自己的電視臺,并大量聘用美國具有發言權的媒體人如萊瑞·金也,通過這些金牌美國主持人對國際新聞和美國內部事務的深入探討,俄羅斯及其他國家的觀眾能夠更加全面地了解美國,從而讓俄羅斯及其他國家的觀眾更全面地了解國際形勢的復雜性。[3]
2.充分利用虛擬演播室等新技術手段提升新聞可看性。虛擬演播室采用的計算機技術給實際的新聞播報帶來的視覺效果比傳統的摳像技術要更加真實和融洽,且虛擬演播室還能根據新聞的內容變換電視主持人播報背景,讓新聞內容通過虛擬演播室變得更加直觀易懂。國際新聞播報可以利用虛擬演播室的3D技術創建虛擬三維演播室,為主持人創建與現實場景高度相似的畫面,主持人可以在逼真的3D畫面中為觀眾解說新聞內容,讓晦澀難懂或難以想象的新聞事件真實展現在觀眾面前。這樣不僅增強了新聞的可看性和趣味性,也讓新聞內容變得簡單易懂。[4]
為了提升國際新聞的可看性和服務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國際新聞價值,提高國際新聞傳播效率,本文提出了加強相關知識點鏈接、加入歷史事件回顧以及在海外建立電視臺和利用虛擬演播室提升新聞可看性等措施。這些措施在具體的新聞報道工作中具有可實踐性,能夠有效地提高觀眾對國際新聞的觀看熱情。
[1] 常江.從“參與報道”到“去媒體化”:互聯網思維如何有效推動國際新聞傳播[J].對外傳播,2015(2):70-72.
[2] 李宇.迷思與變革:全球化競爭下的國際電視新聞傳播[J].對外傳播,2016(6):76-77.
[3] 張麗,孫璐.中國電視媒體如何提升國際新聞傳播力[J].新聞大學,2014(4):84-88.
[4] 聶絳雯.國際傳播力的提升需要雙向平衡[J].新聞戰線,2014(6):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