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綺武
(中山廣播電視臺,廣東 中山 528400)
近年來,隨著傳媒行業的發展,電視新聞節目的報道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一種全新的報道形式——體驗式出像逐漸獲得了不少觀眾的喜愛。與傳統的播報方式相比,這種報道方式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因而逐漸成為電視新聞報道的主流。
體驗式出像是指電視新聞記者親身參與新聞事件的發展過程,以事件參與者或目擊者的身份體驗新聞事件本身并進行出像采訪的報道方式。[1]在這種報道方式中,記者參與了新聞事件發生的全程或部分過程,同時具有新聞事件的參與者和報道者的雙重身份,因而對新聞事件的理解更加透徹,使新聞報道也更具有權威性和說服力,因而這種報道方式逐漸受到觀眾的喜愛。
傳統的電視新聞報道是新聞記者在新聞事件發生后或發生過程中對新聞事件的當事人進行采訪,從而獲取新聞信息。這種報道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影響記者對事件了解的全面性和客觀性。而在體驗式出像中,新聞記者參與了整個新聞事件的發生過程,因而記者對新聞事件的了解更加全面,感受也更加真切。這是傳統的新聞報道方式所達不到的。
在體驗式出像的報道過程中,記者和新聞事件的當事人一同經歷了新聞事件的發生過程,甚至記者就是新聞事件的當事人。這種情況使得記者可以迅速獲得新聞材料。例如在一些揭露性新聞報道中,新聞記者選擇以臥底的方式進入某一個行業,親身經歷整個事件,因此,記者就能更加方便地獲取更多的材料。
在不少電視觀眾心目中,電視新聞記者是高高在上地報道新聞,這使電視觀眾和新聞記者之間產生了隔閡,也使新聞報道顯得沒有人情味。而體驗式出像不僅使記者成為報道者,還使記者可以在報道中加入自己的感受使報道更加生動。體驗式出像的報道記者在深入新聞事件的過程中會有很深的感受,這樣產生的報道會有更加強烈的感染力,使觀眾產生共鳴。
在揭露性報道中,常規性的采訪很難使記者獲得想要的信息和效果,因此,很多記者會選擇用臥底的方式來獲取信息。例如,2011年河南電視臺都市頻道首席記者崔松旺裝作智殘被人販子賣進黑磚窯,揭露了震驚全國的智障奴工事件。在這個案例中,如果以常規的方式讓記者去進行采訪,這一事件很難被揭露出來,其中的很多細節也不可能被報道,新聞效果將大打折扣。
體驗式出像的選題和策劃在報道中是非常重要的。體驗式出像的記者要經歷新聞事件的發生過程,所以在報道前期,對于這一新聞報道要揭露什么社會現象、歌頌什么樣的高尚品德,記者要有自己的判斷。什么樣的選題既切合時代精神又能夠引起觀眾的興趣,是策劃者應該注意的問題。在選題時,記者要注意大主題和小角度的統一,以及迎合熱點和引導輿論的結合。[2]
體驗式出像的記者需要深入新聞事件之中,在這種情況下,記者如何與當事人溝通就顯得至關重要。一名記者如果具備高超的溝通技巧就能夠在體驗式采訪中獲得更多有價值的信息,增強報道效果。
體驗式出像不同于傳統的報道方式,記者需要深入新聞現場,與新聞事件的當事人親密接觸,在這種情況下,可能發生很多不可預測的事件,而崇高的敬業精神是支撐記者排除一切困難、成功完成報道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新聞行業是一個需要不斷挖掘新聞點的行業,記者需要在工作中不斷地去尋找新聞話題,這就對新聞從業人員的職業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體驗式出像新聞報道中,新聞記者需要全身心投入新聞事件,扮演不同角色、職業,經歷不同場景。一名深入新聞事件的記者對新聞事件的理解會更加深刻,也更容易制作出佳作。
在體驗式新聞出像報道中,記者本身有事件參與者和報道者的雙重身份,但是有的記者“入戲太深”,在新聞報道結束后依然走不出來。因此,新聞記者應當能夠進得去,也能夠出得來。
體驗式出像記者不可避免地要深入各種新聞現場,在這種情況下,新聞記者一定要有充分的自我保護意識。特別是在各種暗訪活動中,除了記者自身的安全問題外,記者的暗訪活動是否違反法律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因此學習各個行業的法律常識也是非常必要的。
體驗式出像在當今的電視新聞報道中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和作用,但是做好記者體驗式出像的新聞報道卻是非常不容易,因此廣大新聞工作者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和業務水平,為人們帶來更有意義的報道。
[1]高媛.論記者體驗式采訪[J].活力,2013(4):164.
[2]胥鵬飛.淺論新聞記者如何搞好體驗式采訪[J].活力,2015(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