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杉杉
(1、河北科技大學 050018;2、山東省青州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 262500)
從我國政府的實際情況來講,其主要是行政管理職能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其中主要的內容包括宏觀經濟調控,提供公共產品服務,或是市場監管與社會管理。在《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解決》中提出,政府所具有的經濟管理職能主要是制定與執行宏觀調控政策,為其創造良好的經濟環境,使市場體系獲得更好的發展,使市場競爭公平。借此保證國家財產可以有效地經營,為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幫助。所以在對政府的經濟管理職能定位的過程中,也是為開展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基礎,對相關內容進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從我國的實際情況來講,在經濟發展方面一直都存在不平衡的情況,主要體現在城鎮與農村、省會與地方、沿海與內陸等方面。在這一問題的影響下,我國的經濟很難獲得較大的進步。政府發揮經濟管理職能可以降低區域的限制,使經濟發展地區進一步拓展,從區域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出發,為其提供更大的支持。
伴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市場化趨勢也在不斷地進步,其與市場分工、產銷方面具有非常大的聯系,產品在實際加工與生產的過程中需要多個企業共同完成。從這一角度來講,僅僅依靠市場力量不能有效地保證產業化發展的方向,發揮政府自身的經濟管理職能,為其提供各方面的支持,進而推動產業化發展。
伴隨著不斷地發展,我國已經建立了初級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體制。而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影響,使政府工作會面對更大的阻礙。需要通過相應的改革工作,使政府的經濟管理職能有效發揮,才能使經濟體制改革有效展開,實現科學合理的發展,適應經濟發展的實際趨勢,提升我國的綜合實力。
1.需要從適度性原則角度出發,市場經濟的發展,需要從時代的發展特點出發,了解市場發展的實際需求,考慮不同因素的影響。借此對政府經濟管理職能進行綜合性的定位,認識到不同地區發展的不同。適度性原則指的是對實際問題進行分析,從實際角度出發,為其制定最合適的發展方式。
2.發展性原則,發展性原則的實際意義是經濟管理活動不能僅僅在一段時間展開,而是需要將其作為發展的最終目標。政府對經濟管理職能定位的過程中,需要綜合性的考量,分析人們在生活需求與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創建文明的生活環境,使經濟活動更加有效地展開,為自身的發展提供更大的動力。
市場經濟在發展的過程中會具有自主性與公平性等特點,政府的約束對其能夠起到的效果并不是非常的好。所以要想加強對市場經濟的管理,就需要通過建設完善的法制社會,通過建設完善的法律法規,加大法制力度,借此為相關工作提供更大的幫助。這一建設工作需要比較長的時間,任何的法律制度的制定與發布都需要通過嚴謹的審核,使其更加完善,避免出現片面性等問題。而通過這一方式可以有效地發揮出法律規范的實際效果,通過宣傳工作,更加有效地利用市場監管條例。
從宏觀的角度來講,政府管理活動的實施需要從政府轉型的角度展開,使政府的服務性進一步提升。在這一背景下,政府需要從以下方面改善相關工作。第一點是改變所有經濟事務的管理方式,適當的下放社會資源控制權利,發揮出市場主體的實際效果,在競爭的過程中,實現改革開放與創新。第二點是管理工作需要從市場的實際情況出發,保證政府與市場處于平等的地位,使市場活動具有更強的監督與服務效果。第三點是提高政府與市場的主體與溝通,通過動態監督的方式,了解市場的發展趨勢,對市場的發展情況進行預估,保證市場處于正確的發展方向,降低出現經濟活動失誤的幾率。
需要借鑒成功管理經驗,在經濟體制改革的背景下,政府需要進一步的提高自身的決策能力,更新理念,其中創新經濟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方面之一,通過借鑒先進經驗,就我國的情況進行分析,借此獲得更大的進步。需要強化調控力度,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影響下,我國經濟發展受到了較大的影響,也體現出了宏觀經濟調控的效果,所以需要制定更加有效的策略,使市場經濟發展向正確的道路前進,解決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情況,為經濟發展提供更大的保障。
從經濟體制改革與科技快速發展的角度來講,我國社會建設的高效性與有序性需要從政府經濟管理的角度實現推動與發展。需要通過正確把握我國政府經濟管理職能的定位,才能使政府經濟體制改革的調控作用有效發揮,為我國的經濟體制轉型提供更大的幫助,使社會經濟健康與穩定的發展,使我國的經濟實力與綜合國力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