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雯君
(廣西科技大學鹿山學院 廣西 柳州 545616)
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一同發展,客觀上,可以使文化旅游產業更快地融合發展。它不僅能增加經濟收入,還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休閑娛樂需求。同時,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實現區域協調發展的戰略,加快縮小城鄉區域發展之間的差距,以城市群為主體構建大型的城市協調發展的模式,中小城市和城鎮,促進小城鎮特色的多元化。
廣西壯族自治區位于中國南方,著力打造特色城鎮。在大力推進新型城鎮化的背景下,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將融入廣西壯族自治區特色城鎮建設。這不僅將拓展特色城鎮文化旅游的發展空間,也將使服務設施更加完善。客源市場不斷擴大,依托文化旅游的發展,將加快廣西新型城鎮化建設進程,為其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根據《關于培育廣西特色小鎮的實施意見》,根據第一個Inter-hall聯合會議上的要求培養廣西城鎮特點,在此基礎上推薦的優勢在不同的地方,通過現場檢查和專家審查,并同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提出南寧市橫縣學校主教鎮等45個鎮(含14個具有民族特色的小城鎮)。該鎮被確定為廣西第一個小城鎮。特色小城鎮的主要一方面就是“特色”,這也是特色小鎮發展的基礎。不難看出大多數城鎮的旅游基礎都有豐富的資源。可以說為“旅游”與“旅游+”產業融合打下了重要基礎。
一般來說,廣西特色鄉鎮可開發利用的產業比較貧乏,廣西特色鄉鎮可以開發利用的產業中傳統農業最為主要。在農業當中,重要一項就是特色種植。當然廣西特色鄉鎮整體的技術和管理有著很多問題,小鎮的建設,并沒有一個有力的基礎。而且在此之外,廣西小鎮建設正在面臨一個重大問題——產業過于單一化。這并不利于其本身的發展和特色的展現。如果其中特色過分地強調了,那么并不會利于小鎮往后的發展,以及整個區域的協調貫通。
廣西各鄉鎮有其獨特的資源。不論是歷史文化,還是生態或者產業資源都具有獨特性。不過,在現如今的發展狀況中,可以看出,整體對資源的理解并不到位。而且,總體規劃并不完善。在發展當中形式過大,缺乏實質內容,水平較低。而且不論是歷史文化資源還是生態旅游資源都沒有得到相應的保護。另一方面,城鎮的特點應該籠絡各種資本、先進技術以及更加優秀的人才和資源。在本地的資源當中,其最為主要的就是廣西特色城鎮,資源是有限的,單一的引入,尤其是人力資源的缺乏,不能發揮特色城鎮因素收集功能,不利于城市的深入發展。
將旅游業的帶動作用展現出來,繼續完善色小鎮的文化旅游業。在全球的旅游業中強調旅游業的重要帶動作用。小鎮的不斷發展,需要多種元素的融合,不同的產業都可以與旅游業進行融合,這不僅有利于城鎮的發展,更有利于吸引和聚集不同的文化。現如今廣西旅游業有了一定的規模,特色城鎮建設方興未艾。旅游被注入到特色城鎮的發展中。兩條線路的融合可以通過產業與旅游業相融合的方式來促進小鎮的產業發展,進一步帶動小鎮特色建設。使小鎮成為旅游業發展的載體,而旅游業與城鎮的發展相結合需要一個重要的方式——建設文化旅游特色城鎮。而它可以作為經濟增長點以及經濟的立足點,進一步使其在實踐中得到發展,進而取得成功。廣西特色城鎮需要通過一定的資源——特色旅游資源。只有這樣才能將文化旅游特色城鎮進行完美打造,這是產業的融合與旅游的發展成為多元化。例如,螺螄粉鎮以螺螄粉加工為主,充分利用工業和螺螄粉文化為核心資源,發展模式的“螺螄粉行業+旅游”可以構造,螺螄粉加工工業可以擴展,觀光的旅游產品,科學和教育,可以由文化、度假和購物和螺螄粉可以建立文化旅游小鎮。
全球旅游是以整個地區為旅游目的地的一種新的概念和模式。在所選擇的區域之內進行一個總體化的布局,進行綜合管理和整體管理的模式。在整個區域中實現共同建設、整體合作、資源共享,廣西區域整體內的經濟發展水平相近,其產業基礎以及整個的文化背景也都是十分相似。因此完全可以區域之間進行合作,以此可以達到廣西特色小鎮建設的重要目標,完成整個區域的共同建設。廣西內的每個市、縣一同制定發展方向,可以相互對比,相互促進以達到共贏。使整個廣西的布局變得更為合理。小鎮的發展更具特色。使得每一個區域都能夠一同發展共同進步。當然,廣西的基礎設施整體的水平也并不相同。區域之間需要進行密切合作,一同來建設小城鎮。資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使施工的效率得到一個飛速的提高,提升整體形象。
通過特色小鎮來吸引更多的全球旅游業所需要的新資源,建立獨特的旅游業發展實施“全要素”的概念。“全要素”的概念要求將旅游的全部方向整合一起,將可以使用的全部資源整合成一個景點。廣西歷史悠久,生產生活獨特。建設特色城鎮應該擴大資源的觀點,將可用的所有資源都得到充分利用,整個資源體系變得更為完整,景點更為豐富多樣,使整體的吸引力的得到提高,促進資源集聚效應的增強特色城鎮在保護的前提下原來的基本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