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彤
VR是虛擬現實的簡稱,這一技術出現以來,最近幾年開始在新聞領域推廣應用。根據VR的技術特點,最早進行嘗試的新聞類型以體育新聞為主,著力為用戶提供360度的全景視頻。慢慢的國內的重大新聞報道,開始嘗試用VR制作新聞,突顯新媒體特點。
虛擬實最主要的技術特征就是讓用戶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因此有學者稱為“沉浸式新聞”。里約奧運會的報道把VR與電視的融合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讓業界進一步找到了VR和新聞的融合點[1]。在國際上,最先大規模嘗試VR的是里約奧運會,NBC、BBC的用戶,只要帶上相應的三星的設備就可以感受360度的賽場新聞。也是在里約奧運會期間,優酷等視頻網站也在相應的體育專題中設立VR新聞通道。感興趣的用戶可以點擊觀看,通過移動鼠標感受全方位的新聞現場
虛擬現實技術另一大特點即交互性,受眾在閱讀虛擬現實的新聞文本中,大多要利用頭盔、眼鏡等外在設備。這些設備不僅為受眾體驗虛擬世界提供了可能,還可以把用戶在閱讀、觀看的過程中產生的信息通過虛擬現實設備記錄并迅速反饋到傳播者一方[2]。
VR技術最早應用的時候,人們看好的是這個技術在體育、娛樂等方面的前景。但慢慢的業界開始嘗試把這個技術與新聞的傳播相結合。雖然目前看,這種結合還有很多問題,比如沒有讓大家體會到VR技術的真正內核,但畢竟為新聞的傳播打開了一片新的天地。新聞誕生的最初就是讓受眾與新聞現場零距離,但受限于技術手段,人們對新聞的感知和真正的新聞現場仍然差著“最后一公里”的距離[3]。而VR技術也可以打破這種局限,讓受眾真正置身新聞現場,這種新的信息生產方式致使新聞信息的傳播發生多角度變化。
單純的文字、圖像和聲音或以上任意的組合被取代為高仿真的現實環境的再現(以高仿真的方式實現對現實時空環境的重組)。虛擬現實新聞直播還能省略節目制作、播出的許多環節。在傳統媒體的新聞報道中,可以采用形式較少,視頻、音頻或是文字,并且要用相當一部分的篇幅去襯托,還原現場氛圍,讓用戶能感同身受。但VR技術則使新聞制作更有空間,360度空間呈現可以讓用戶直接“進入”新聞現場。
由單純的線性敘事轉變為全方位、多角度、立體跨時空式敘事。以遼寧廣播電視臺推出的融媒體報道《三個推進遼寧行》為例,在VR視頻中,用戶可以跟記者“一同”走進忠旺鋁材的車間、一起感受,鏈接復興號高鐵車廂原材料的生產過程,“一同”感受鋁材的輕便與堅固,“一同”駕駛國產的全鋁汽車。而在這個過程中,用戶能夠更深刻地體會到工業供給側改革給企業帶來的紅利與競爭力[4]。
每年的全國兩會可以說是各大新聞媒體的主戰場,各家都把最強的技術手段,最有創意的理念應用其中。三年來,VR新聞已經從原來的偶爾為之的“嘗鮮”變成新聞矩陣中重要的一環。2017年的全國兩會,光明網更與一家公司合作,嘗試走進人民大會堂進行VR直播。新華社在自己的媒體矩陣中更設立了VR專區。
VR這種新媒介技術使新聞變得新穎而生動,人們獲得身臨其境的體驗和全方位的信息滿足,或帶有鮮明“游戲體驗”色彩。受眾在沉浸式的新聞體驗中,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視角。記者不需要再去渲染氛圍,描述環境,借助VR等新媒介技術,用戶的視角已經成為一種常規報道角度,因為用戶在接受新聞信息的同時已經置身于此新聞的場景中,無論是視覺還是聽覺都直接與新聞環境鏈接,甚至可以通過互動技術主動點擊,了解現場的情況。
不過受眾也必須意識到,VR只是一種技術手段,能夠讓人感覺置身在新聞現場。但受眾不可能真的成為新聞現場的一部分,受眾仍然也只可能是旁觀者,他們不可能改變新聞進程。也就是說VR新聞可以讓受眾與新聞現場“同呼吸共命運”,但與此同時受眾的情感必然被新聞當事人所同化。悲傷也好,憤怒也罷,幸福也好,無奈也罷,受眾必然會有一個無力感,而這也可以讓受眾有更多的思考。因此從這一點來說VR新聞,更能夠讓受眾保持對新聞持久關注。有時候我們也許不能改變社會,但能夠記錄和關注也是一種進步。
當然,虛擬現實技術也面臨著一些風險與挑戰,人們通過虛擬現實而忘卻了客觀世界,世界被消解而虛擬大行其道,這就是如波德里亞所說的“完美的罪行”。
從媒介的角度看,媒介表述的是一種“表征世界”而非現實世界,是真實世界中的一些事物的映像、類似物或復制品。VR技術還將進一步消解主流媒體的話語權。不同的新聞受眾或者用戶,對于同一個新聞事件會有不同的判斷,就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旦媒體開始成熟,大規模地使用VR這種技術制作新聞,那么傳播中的說服效果更難保證。也就是說以后的媒體更多只能起到一種告知功能。還有一個挑戰媒體人必須意識到的,現在所謂的各媒體平臺推出的VR新聞,其實也并未體現VR這一技術的本質,可以概括為形似而神不似。絕大部分的VR新聞只是提供給用戶一個三維立體場景,立體視覺功能和交互性比較差。
從技術層面來說,VR技術雖嶄露頭角,但是這一超前技術,若想要從高大上的新媒體“噱頭”穩穩落地演化成常見的新聞形式,顯然需要走更長的路。不過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就是未來的媒體融合浪潮中,把VR技術與新聞進行融合一定是不可抗拒的趨勢。對于傳統媒體人來說不管愿不愿意都必須面對。傳統媒體人更應該積極應對,只要把VR這一波新技術浪潮視為彎道超車的機會,一定能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參考文獻:
[1]彭蘭.媒介融合時代的合與分[J].中國記者,2007(2).
[2]杜江,杜偉庭.“VR+新聞”:虛擬現實報道的嘗試[J].青年記者,2016(2)
[3]彭雪霽,王梅.虛擬現實技術對新聞發展的影響[J].新聞研究導刊,2016(6).
[4]彭立,彭濼.新媒介技術正改變與增強新聞傳媒——基于VR技術、AR技術及MR技術的考察[J].新聞戰線,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