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輝
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讓我國人民群眾經濟消費水平得到了極大提升,而當今電視傳媒視頻節目已經得到空前的發展,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國的電視傳媒行業之間的競爭日漸激烈。于是,不少的電視傳媒新聞節目都在不斷運用各項拍攝技術來提高自身的內部競爭力,從而得到更大的進步與發展。所以,在這樣的情形之下,在拍攝過程中必須要恰當運用鏡頭語言,要學會運用那些能提高鏡頭語言表達的技術策略和方法,這樣方能夠避免節目拍攝中有不當失誤發生。
傳媒新聞節目是具有一定的影像畫面的,同時也具有視覺、語言這兩個特點,通過拍攝創作而使得某個新鮮的新聞能夠及時分享給電視觀眾,而在拍攝創作過程中拍攝技術人員可以運用鏡頭語言,不斷提升電視新聞的播出質量與創作水平。與此同時,隨著我國現代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我國的各類技術發展水平得到很明顯的提高,傳媒類的節目發展很迅速。而如今,這個行業發展的重要性日益突顯出來,已經變得不可缺少。這一發展趨勢的改變在平面拍攝里表現得十分明顯。新聞傳媒自身所具有的記錄意義及視覺表現性是相互聯系成一個整體,而通過使用當前先進的拍攝技術和敘事辦法,則能夠很有效地提高電視媒體敘事性效果,另外,還能通過鏡頭語言將這些完全表現出來。[1]
拍攝及創作電視類新聞節目,最重要的就是保持新聞的真實性。如果在拍攝電視新聞節目過程中,能夠熟練應用鏡頭語言這門技術進行有針對性地真實報道,那么就能夠確保新聞來源真實性,確保新聞播出后不失實。[2]
電視新聞是熱點事件、傳媒傳播最重要的一個渠道。因此,在拍攝過程中新聞記者應該運用鏡頭語言,將新聞主題準確地表達出來,可以運用一系列的鏡頭語言來讓新聞變得更加立體化、形象化,讓觀眾在最短時間里就能夠明白一件事的來龍去脈、發展經過和結局。
運用鏡頭語言過程中必須要根據一些邏輯來進行拍攝。而這也是鏡頭語言拍攝過程中所必須要遵守的一個準則,只有這樣才能夠讓拍攝變得更加有條理、自然。
由于有些新聞記者在拍攝過程中沒有很明確的目的性,也沒有到拍攝場地去拍攝,這樣就會導致加工制作新聞過程中,缺乏第一手現場資料和鏡頭語言。因此,也就不能很好地將鏡頭語言與新聞內容配合到一起。這就會導致鏡頭使用過度,導致畫面很蒼白、無實質性內容。
有部分新聞拍攝記者在從事拍攝工作中,因為自身經驗尚不豐富、缺少實際操作,又或是在拍攝中不夠負責等,而導致鏡頭語言被新聞記者所忽視。雖說拍攝鏡頭的缺失可以在后期制作中通過聲音及文字描述來彌補,但是這樣會導致面表現力不足,甚至會令畫面看起來十分單調。[3]
鏡頭語言之于新聞拍攝與創作則是一種不能缺少的拍攝技術,這一種技術的意義非同小可。新聞記者在運用這種技術的時候,能夠將新聞畫面更加完美地呈現出來,讓真實的、客觀的鏡頭能夠呈現在新聞節目里。[4]制作拍攝新聞節目對時間真實性要求很高,真實性也是新聞節目的首要制作原則,這是不可缺少的準則之一。所以,可以通過抓拍,運用長鏡頭等辦法進行拍攝,記錄下更真實的內容。
在拍攝過程中應該使用探索性的方式去挖掘本質內容,同時使用具有創造性的圖像與邏輯思維去進行拍攝,讓主題內容更加突出、明確。
鏡頭語言在電視新聞拍攝與使用過程中能夠充分提高電視新聞節目的價值。而如今我國社會發展十分迅速,手機、DV攝像機、單反相機等不同的設備,都被使用到新聞節目的拍攝當中。所以,對于專業的具有高度敬業精神的新聞記者而言,必須要熟悉上述這些設備的拍攝技巧與辦法,同時也必須要勇敢地突破原有規則的約束,不斷進行創新與努力,這樣才能夠讓電視新聞變得更鮮明、更有趣,才能夠還原新聞事件的真相。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經濟的發展與進步讓傳媒新聞、視頻新聞成為人們了解世界與社會、時代發展的重要窗口,對于新聞從業者而言,技術的要求變得更高。而合理運用鏡頭語言進行創作,能夠確保電視新聞的播出質量,能夠避免在現實的拍攝過程中出現錯誤,從而不斷提高拍攝質量,不斷提高鏡頭語言的運用與電視新聞的制作水準。
[1]王箐.鏡頭語言在電視新聞攝像中的應用[J].西部廣播電視,2016(19):168.
[2]趙琛.鏡頭語言在電視新聞攝像中的應用[J].科研:00008.
[3]丁勇.鏡頭語言在電視新聞攝像中的應用[J].新聞窗,2017(5):63.
[4]王慶欣.淺析鏡頭語言在電視新聞攝像中的應用策略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6(18):189-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