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輝
其實現階段地方臺文化節目主要的特點就是以受眾的生活為基本導向,主要圍繞受眾的需求展開。但是在市場化的背景下,加快轉變以往的選題策劃理念是非常有必要的。簡單來說,也就是要地方臺的節目既要符合市場經濟環境,同時也能夠滿足受眾的需求,符合時代發展的潮流。所以筆者將從地方臺文化節目的問題出發,找到目前地方臺文化節目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根據問題提出相關對策。
雖說文化類節目所涉及的領域更加寬廣,各級地方媒體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策劃文化欄目,但是相較于娛樂類節目,文化節目確實有一定的準入門檻,節目很難做,需要更精心的設計。然而地方臺作為覆蓋面積小的一級電視媒體,由于經濟實力和設備不占優勢,又缺乏人才,所以在運作中,節目缺乏創造力。缺乏創造力將會導致節目雷同、缺乏新意,難以獲得受眾的喜愛。主要表現在,其一,內容模式單一。大致上就是一些文化節目中經常會出現的內容,例如:介紹一些名勝古跡、文化名人、大型文化活動等,事實上這類文化節目已經難以滿足現代人的需求了,缺乏創造力與想象力的節目早晚會被淘汰。其二,相同選題過多。也就是說類似的欄目有很多,很難找到欄目的特點,短時間內可能會給觀眾帶來視覺沖擊,然而時間長了,會造成觀眾的視覺疲勞,久而久之也影響到節目的整體收益。
之所以說地方文化節目選題策劃理念缺乏深度,主要是因為一些地方臺缺少對節目的挖掘精神,節目表達方式比較單一,在很多情況下都只是將表面信息呈現出來,并沒有進行節目背后的挖掘,雖然說選題達到播出的標準,但是從整體來看電視節目的制作水平是存在問題的。
雖然說地方臺的文化節目要更加關注群眾的文化生活百態,但是在新時期的背景下,樹立電視節目的典型化也是至關重要的。所謂的典型化主要指的就是節目要有自己的定位,要有自己典型的節目。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只要一打開電視,不是電視劇,就是服務類、法制類節目,還有新聞節目。不得不承認這些內容跟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貼近群眾的實際生活,但是每一天都是重復的內容,對于觀眾來說是十分枯燥無味的。所以在地方臺文化節目策劃中樹立典型化理念是非常重要的。
想要讓地方臺文化節目的選題策劃理念轉變,最主要的就是要實現選題的深度挖掘。對選題進行深度挖掘,一方面有利于吸引受眾的目光,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樹立電視節目的形象。例如:對于《中國詩詞大會》這個節目來說,它就沒有沿用以往的套路與程式,而是在賽事規則上做了創新,實現了對選題的深度挖掘。通常情況下,一般的競賽類節目主要采用的就是一對一比賽的方式,但是《中國詩詞大會》則把規則改為一對多的競賽方式,這種賽制規則的改變將以往的單線程的競賽升級為了多維度,使得節目更加具有沖擊力,增強了節目的互動性。此外,這種節目可以讓觀眾隨時切入觀看,符合現代觀眾的觀看習慣。之所以《中國詩詞大會》會取得一定的成功,就是其實現了對選題的深度挖掘,使得節目的各個制作過程都符合觀眾的觀看習慣。
此外,在2016年底推出的《見字如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成功之處也在于其對選題的深度挖掘。這是一檔以情感故事拉動文化的節目,節目中的每一封信、每一位朗讀者都深深感動了無數的觀眾。雖然讀信的模式很簡單,但是節目組在信件的選擇上卻花費了很多心思,包括徐志摩與林徽因的信件及劉慈欣寫給女兒的信件等,每一封信都是一個感人的故事,同時也代表了一段歷史,這種真誠的情感交流是非常打動觀眾的。所以《見字如面》這個節目在社會上產生了很大的反響。最后,其實這一系列地方臺文化節目選題都是與現實生活相關聯的,而且受眾可以很清楚地看出策劃的主題,同時這一類的地方臺文化節目選題往往會給受眾帶來更多的新鮮感。
想要徹底轉變地方臺文化節目的選題策劃理念,最主要的就是找到節目的定位。想要把握好節目的定位,就要以本土化的品牌節目構成頻道特色。本土文化具有很強的地域性和傳承性,其潛在的價值和內涵是難能可貴的資源。作為地方臺的文化節目,要挖掘觀眾最熟悉、最關注、最渴望了解的文化資源,再用電視藝術的形式進行創作是地方電視臺辦好文化類節目的最大優勢。同時注重培養編導的創新意識,提倡編導個性化創作,圍繞差異性做文章,彰顯本地區的唯一性與獨特性。
《文化紀事》是房山電視臺開辦的一檔社教類專題節目,每周一期,每期十五到二十分鐘。欄目自開辦以來,以其地域性強,文化氣息濃厚,特色風格顯著,受到觀眾的普遍關注。房山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和悠久的文化傳統是欄目不竭的資源,此欄目在節目定位方面,強調要做到“三個強化”、一個“加強”?!叭齻€強化”就是:第一,強化房山文化區別于其他地區的唯一性,向公眾展示房山歷史、文化、經濟、思想的方方面面;第二,強化城市名片作用,圍繞差異做文章,彰顯地區文化獨特性;第三,強化“準確的拿捏,得當的表現”的整體創作要求,喚醒房山人對地區歷史文化個性的認同感、自豪感和歸屬感。一個“加強”就是加強學習,強化編導對自主性選題的發掘。所以在對文化節目進行選題策劃時,一定要找到節目自身的定位,找到自身的特色。加強編導對地域歷史、文化等方面的系統學習,讓他們在學習中發現選題、分析思考選題,強化選題的自主性,通過電視的二度創作,攪活地方歷史文化和現代文化活動的一江春水,讓觀眾重新認識了自己的家園。
在地方臺文化節目制作中,雖然要以娛樂受眾為主,但是切記不要過度的娛樂化。尤其是對于電視媒體來說。電視媒體作為傳統的媒體,對人們的生產生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所以在電視節目制作過程中一定要避免過度娛樂化,要以教育學習為主,不要讓浮躁的社會狀態呈現在電視媒體中。同時作為電視媒體也有教育指導的責任,避免電視節目過度娛樂化,一方面有利于樹立正確的電視節目風氣,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通過以上內容可以得出,隨著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將會對電視節目產生一定的影響。面臨這種情況轉變地方臺文化節目選題策劃理念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來轉變地方臺文化節目的選題策劃理念呢?首先需要找到現階段地方臺文化節目選題策略存在的主要問題,主要表現為:缺乏創造力與典型性。然后針對問題提出相對應的策略。為此,要做到實現選題深度挖掘、找到電視節目定位、避免過度娛樂化。希望通過本文的闡述可以對地方臺文化節目選題策劃理念有新的啟發。
[1]李皓月.關于強化電視節目策劃的重要性[J].理論界,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