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秀珍
【摘 要】 小學生習作時一般都苦于缺乏素材。小學生習作素材之所以缺乏,都與小學生不能比較有效地覓尋素材有關。小學生的生活也是豐富多彩的,學生怎么就無法覓尋到素材?需要教師對此進行比較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關鍵詞】 學生作文;習作素材;覓尋策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表達著詩人不怕困難、敢攀頂峰、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這對小學作文教學有無啟迪?其借鑒意義還是相當深刻的。在平時學生的習作教學中,筆者思考著學生一覽眾山小的習作素材尋覓的相關問題,獲取了一定的成果。現(xiàn)將相關研究拙于筆端,期求專家予以教正。
一、一覽眾山小的習作素材覓尋需建立學生勤觀意識
應當說,現(xiàn)在的小學生的可觀內(nèi)容還是比較廣泛的,小學生的能觀可能性也是比較大的。如語文教學的多媒體運用,小學生所能夠欣賞到的就是大千世界,這多媒體所呈現(xiàn)的大千世界是否就是學生所喜好觀賞的?也不完全盡然!因為多媒體所呈現(xiàn)的并非就是十分自然的,其鮮活性不足是人們所應當予以肯定的,這從相關意義上講,多媒體所呈現(xiàn)的內(nèi)容對學生的吸引力不是很強,也不可完全建立學生的勤觀意識。從小學生觀察的具體需求看,他們對自然的一切是頗感興趣和愛好的,作為一覽眾山小的習作素材覓尋,則應完全需要思考建立學生勤觀自然的意識。建立學生勤觀自然的意識,完全可以賴于教材文本。如教學《第一朵杏花》,竺可楨爺爺為什么對第一朵杏花那樣感興趣?雖然根本宗旨是為了研究氣象學,但對學生素材的覓尋還是極具教育意義的。因此,在教學《第一朵杏花》時,讓學生去思考竺可楨爺爺追尋第一朵杏花的開放時間,竺可楨爺爺聽到第一朵杏花開放時欣喜若狂的原因。大家在激烈的爭辯中,不僅僅對竺可楨爺爺嚴謹?shù)闹螌W精神產(chǎn)生了敬畏,而且對自身勤觀大自然花朵綻放的時間和情形產(chǎn)生了相關的興趣。在平時,大家便能夠積極而又主動地去觀察自然,所積累起來的素材則相當廣泛,學生在具體的習作中就隨手拈來或者運用自如。
二、一覽眾山小的習作素材覓尋需建立學生正視意識
應當說,小學生的習作素材的積累都有一定的偏見,學生都以為名家所描寫的景物、事物都是相當美麗和美好的,除去名家所描寫的,其余的一切都呈現(xiàn)不出美麗和美好。也就是這樣的偏見導致相當多的美麗和美好就從小學生的眼皮子底下溜得精光,學生不能將大千世界的一切美麗和美好盡收眼底,在習作時就變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從這個意義上說,一覽眾山小的習作素材覓尋,不是人們比較隨意地讓學生去勤觀就能成功的,而應當多在語文閱讀感悟中,循著大家的腳步,敢于攀登素材覓尋的巔峰,享受素材覓尋的無限風光在險峰的喜悅。如教學《霧凇》,學生對吉林霧凇的千姿百態(tài)和奇特壯美所產(chǎn)生的感覺是不一樣的,作者對吉林霧凇以清新明快的語言進行描繪。在學生產(chǎn)生不一樣的感覺時,讓學生能夠知曉吉林霧凇是東北所呈現(xiàn)出來的奇特景觀,而在整個華夏大地,或在整個全球,任何一個地方都具有任何一個地方的奇特,我們的周圍也同樣具有吉林所根本不可能具有的奇特,只要我們能夠憑著一覽眾山小的勇敢,就完全可能發(fā)現(xiàn)身邊的諸多奇特。學生在諸如此類的啟迪下,正視著自己周圍的一切,盡收眼底的景色那樣的廣泛。看到天空中的美,看到大地的美,看到建筑的美,看到田園的美,看到果實成熟的美,看到莊稼生長的美,還看到牡丹花的美,更看到扶持牡丹花的綠葉美;學生們看到自己成長的快樂,更看到扶持自己成長的家長的艱辛和艱難,感激之情便油然而生。
三、一覽眾山小的習作素材覓尋需建立學生多思意識
應當這樣說,任何一個事物都具有正反兩方面的特色,不僅具有其美的一面,同樣也完全有其丑陋的一面;不僅僅具有能夠發(fā)揮作用的一面,當然也完全具有不可發(fā)生作用的一面。從這個意義上講,如果小學生對所搜集到的相關素材不能以積極的眼光去看待,不從積極的角度進行思考,那所搜集到的素材也完全不可能呈現(xiàn)出美來。因此,一覽眾山小的習作素材覓尋需建立學生多思的意識,這里的多思不是簡單意義上的,而應當是積極意義上的;也不是片面上的,而應當是比較全面和深刻意義上的。讓小學生能夠比較多意義地進行思考,或者形成思考意義上的意識。單純地讓小學生去思考是獲取不到成功的,因為小學生的思考范圍或者能力畢竟是有限的,一些比較美麗或者美好的東西在小學生的眼里也可能是不美麗和美好的。可以這樣說,即使是比較美麗的景物,在小學生的眼里也是不盡美麗的;即使是人們都感到比較美好的,但在一個個小學生眼里也不一定是美好的。從這個意義上說,一覽眾山小的習作素材覓尋建立學生多思意識是需要方法的。賴于語文教學引導學生的閱讀感悟是比較理想的策略和途徑。教學語文,不僅僅讓學生去學習文本的表達,還應當讓學生去學習對相關文本信息的捕捉和篩選。如相關充滿正能量的內(nèi)容,則應當給學生以充分選擇的余地,不管為事者處于怎樣的地位,只要是充滿正能量的行為體現(xiàn),那都應當予以選取。
一覽眾山小的習作素材覓尋所需要思考的還不僅僅是這些,比較深刻意義上的內(nèi)容還需要人們?nèi)ジF盡自己的思維創(chuàng)新思考。創(chuàng)新意義思考的道路不可能完全平坦,大家需要直面前行、堅持不懈,讓學生一覽眾山小的習作素材覓尋可以綻放出靚麗的奇葩。
【參考文獻】
[1]葉麗新.豐富關于“寫作”的基本認識[J].語文教學通訊,2017(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