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林
場景一:低年級寫話課
聽到寫話課或者繪本課,一年級的小朋友們就神采飛揚、興致盎然,因為這時的課堂接納他們天馬行空的想象,激發他們書畫生活的興趣。
場景二:中年級作文課
作文課前的準備時,筆者經常會聽到這樣一組對話:“今天星期三,有作文課了!”“今天怎么又是星期三,怎么又到作文課了?”
每逢此時,總能感受到學生對于作文的強烈喜好或無奈。現實中學生提起作文就唉聲嘆氣,寫得前言不搭后語的有之,不會寫的有之……
試問:為什么會有不同的反應呢?縱然這和學生個體差異性、識字有限、閱讀量不夠有一定的關系,但這絕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就是學生對作文缺乏興趣,沒有寫話欲望;缺乏體驗,沒有寫話內容;低年級時對寫話興趣不高,久而久之便產生畏難情緒和排斥心理。真可謂“寫話難,難倒一大片”。另外,還有一部分原因是課堂上、課堂外師生都著力培養理解力、想象力、記憶力、表達力、朗讀力等諸多能力,但是卻忽略了一個能讓孩童自由發現、自由表達的個性思維。
一、兒童視野下的“個性思維”的理解
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歷來是語文教學的重難點,而突破這個重難點,就需要抓住低年級的寫話。低年級的寫話是寫作的根基,又是寫作的過渡和基礎。在恰當的時候引導學生寫話,訓練學生的寫話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是非常必要的。小學語文課程標準里也對低年級寫話做出了具體的要求: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根據表達的需要,學會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
在追尋寫話教學的過程中,發現學生個性思維的重要。我所提倡的兒童個性思維,是基于給予兒童方法,留足豐裕時間,任一點可發揮想象的發現基礎之上的。故此,還需要從閱讀、從知識儲量等方面去引導學生,讓其把思維擴散得最快,面最廣。
二、當前低段語文教學中忽視個性思維的原因
1.成績至高:以書本為中心
為了達到考試相應的要求,教育被人們誤認為是在有限的時間內,將書本上所有涉及的知識教給學生,教學內容也只是遵從選好的教材,這就注定教和學與創造無關,學生依然處于一種被動的接受地位。
2.同伴影響:同伴的話語至上
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吸納,孩童已經開始有選擇地從單純玩游戲向擁有共同興趣愛好的團體聚攏,以對同輩文化的遵從來獲得同輩們的信任,使得兒童個體本身越來越沒有了任性的“孩子氣”,別人怎么想、怎么做,我就怎么想、怎么做,不敢堅持自己的見解,不敢質疑,不敢輕易把自己的思想表達出來,越來越“人云亦云”,沒有自己鮮明的語言特征。這種從眾習慣影響了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不愿面對自己的想象,原發性思維慢慢萎縮了。
3.碎片信息:以電腦、電視為業余消遣
信息時代帶來了很多信息量和便捷的生活方式,很多家庭一到放假就把學生放置于電腦、電視面前,放任自流,大量的畫面刺激促使學生的思維停留在表象,不能深入思考和探索。
三、從兒童角度培養“個性思維”的實踐探索
1.接納:給個性思維萌發提供有利的時機
(1)善學識字寫字,構建理解文本的自信
漢字演變的歷史告訴我們漢字形體從簡單的圖畫性慢慢有了字理的趣味和字音的變化。我會在第一課時教學時,借助于多媒體創設生動的識字情境,提高孩子們對字的興趣,尤為關注漢字最初的模樣和各種字體的異同。
光有興趣識字還不夠,還要讓善于創新字(即錯別字)的孩子們會運用漢字。本學期我們班孩子一直在找生活中的發現,不定時間、不定地點,有則說長,無則說短。堅持幾個月發現孩子們對身邊事物多了一份關注,尤其是對身邊的親人朋友,也發現他們對運用漢字的熟練度加強,還發現他們對工具書的使用有了新的認識。選擇每天發現的方式讓孩子們通過自己成功地寫字感受識字的有用和自豪感,建構他們對文本獨特解讀的自信。
(2)問題停留時間越多,充分思考的空間越大
多留時間讓孩子充分思考,這絕不是一句空話。在常態化的教學中不要急于進行整體環節的實行,而要多留時間,哪怕耽誤小部分的教學任務。不能讓課堂的遺憾突顯在思考的時間不夠上,停下我們匆匆的腳步,還學生思考的時間,讓思維的維度再大些,走進文本再深些。
2.質疑:給原發性思維萌發提供生命的種子
讓學習語文變成一件快樂的事,就需要“質疑”,擺脫枯燥無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圍繞教學的內容大膽地發揮自己的潛力、想象力和創造力。教師可設置多種多樣的趣味性活動,讓學生在課堂中“質疑”,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主動汲取知識。
低年段的課文多是故事性、童話類的,共學此類文章時,我會用講故事、猜謎語、圖片展示、情景再現等方式帶著孩子進入既定課堂的學習。這時我的導入并沒有結束,而是剛開始,精彩即將上演,我讓孩子只從課題入手提出問題,并概括孩子們的問題,把他們的問題工整地板書在黑板上,每每此時,孩子們開始深入思考課題。課堂的開始,我們的思維就因為質疑而發散,何愁課堂效率得不到提高?圍繞質疑進入的文本更易留在孩子的心中。
3.創編:給個性思維生長提供豐富的養分
寫話作為大腦的一種主觀活動,主觀性參與的思考過程就離不開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而豐富的想象力的支點在于原發性思維。不善促發自我思維的寫話就如同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提議繪本創編其實就是一個思考、想象、表達自我、放飛思緒的過程。
繪本書制作過程雖然比較復雜,但是捧起自己創作的繪本,那種欣喜與激動不言而喻。創作實踐中,不僅豐富了語言積累,培養審美情趣,還促進了自主能力、協調能力等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有了這幾方面的嘗試,我發現課堂有了別樣的精彩:孩子們專注語文課堂的時間增多了,喜歡上了班級共讀,愛上了每周一次的發現,提高了課堂利用力。用孩子們的一句話結束:“我們喜歡上語文,更喜歡語文課上的問題提出,更想交流自己的想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