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宇祿 霍成芬
摘 要:在 “一帶一路”建設中,PPP模式的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而資產證券化也是政府在推行PPP項目融資時一種優良的工具。本文探討了將 “資產證券化”運用在“一帶一路”的意義,然后結合目前已有的“一帶一路”資產證券化案例,借鑒國內外優良的資產證券化模式,為“一帶一路”中具有特定特征的項目提供特定的資產證券化融資渠道,并在最后部分闡明資產證券化可能帶來的風險,并給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資產證券化;“一帶一路”;項目融資;案例;風險
“一帶一路”之中運用資產證券化融資的意義
目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已經達到了65個,投資需求很大,各項目實施過程中面臨著巨大的融資壓力。根據國家建設規劃保守估計,從2010~2020年,“一帶一路”建設需求將在8萬億美元以上,規模非常大,雖然中國已經建立了亞投行、“絲路基金”,但是其所能夠提供的資金與所需要的資金相比還遠遠不夠。而資產證券化本身的特性可以拓寬“一帶一路”融資渠道,隨著以人民幣計價的資產證券化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流通,人民幣的運用將更加廣泛,人民幣的國際地位也會得到相應的提升。在“一帶一路”之中運用資產證券化進行融資,也與我國推行人民幣國際化戰略相一致,通過境外項目的資產證券化,將更加有利于中國吸收國外的知識和經驗,有利于完善本國資本市場體系。
ABS證券化模式在“一帶一路”的運用
用傳統的ABS服務為“一帶一路”項目融資,即在傳統的資產證券化模式的運用中,主要是將市場中最常見的ABS運用于“一帶一路”。ABS在“一帶一路”中的運用,首先根據不同的資產進行劃分,然后通過特定的形式進行融資。一般而言,目前學術界對ABS所對應的基礎資產進行了分類,包括債權類基礎資產、收益權類基礎資產以及股權資產三種類型。在其中,收益權資產主要包括主營業務盈利費用或者政府的財政補貼;債權類資產主要包括銀行的貸款、企業間的應收賬款以及一些融資租賃下的貸款等,最近發生的“中銀證券-中鐵建工一期應收賬款資產支持專項計劃”、金光紙業的“國金——金光一帶一路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國開行發行的資產證券化產品都是以“應收賬款”或“企業信貸”為標的的債權資產;目前,股權資產還較為少見,其基礎資產主要是發行公司的股權或以其為支撐的信托受益權。
在“一帶一路”中創新運用的資產證券化模式
在“一帶一路”之中,往往會有一些基礎項目需要特別大的項目資金,這時候可能不光要考慮到是否能夠貸到足夠的資金,還必須要求其融資成本是否足夠低。而所貸資金的貸款率往往與項目評級有關,評級越高者,貸款率就越低,融資成本就越低。資產證券化可以通過信用增級提升資產支持證券信用評級,降低了融資項目的風險,進而達到降低融資成本的目的,而WBS在其中尤為突出,其本身對于穩定現金流的要求以及嚴格的業務運營管理體制,都讓其能夠得到更高的信用評級。從而,對于那些在“一帶一路”中融資金額大、融資時間長且能夠帶來穩定的現金流的項目,可以考慮到整體業務資產證券化,當然,整體業務資產證券化并沒有采取有效措施對資產進行破產隔離,只是單純地將其產生的運營收益進行債務償付,存在一定的風險,企業在進行選擇時也要充分考慮。目前大多數在“一帶一路”投資的企業為大型企業,中小企業因其融資困難還無法走出國門,政府可以適當考慮引進中小企業資產證券化,從而給予中小企業以資金支持。
防范“一帶一路”之中資產證券化的風險
“一帶一路”項目融資關于資產證券化的解決方案中僅僅闡述了如何具體運用該模式以及該模式所能發揮的作用,而忽略了蘊含在其中的風險,然而資產證券化的風險是巨大的,2008年的次貸危機就足以證明,同時其層層嵌套的衍生品的特性讓我們很難發現其風險所在,這個潘多拉魔盒一旦被打開,將會引起巨大的金融海嘯,極大阻礙我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所以筆者單獨用一節內容闡述“一帶一路”中運用資產證券化所隱含的風險以及應當如何應對這些風險。
對于債券類資產證券化項目,面臨的最主要的風險就是信用風險和道德風險。在債券類資產證券化項目之中,支撐其發行的現金流主要來自于債務人按期還本付息,如果許多債務人同時集中提前還本付息,甚至發生違約,都會對該項目造成非常大的影響,甚至導致項目的違約發生,一旦發生產品的違約,可讓他們承擔一部分的賠償,讓外部性內部化不失一種好的方法。
對于收益權資產證券化項目,面臨的主要風險來自于市場風險,支持其資產證券化的現金流主要來自企業經營所得的現金流,一旦市場環境出現波動,造成企業收益下降,不足以覆蓋資產證券化所需要的現金流,最終便會造成違約,“大城西專項計劃”就是收益權資產證券化違約的一個典型例子,由于大西城煤場主要從事的是煤炭業務,但由于我國去產能、去庫存的宏觀背景,導致煤炭行業江河日下,該煤場盈利能力出現極大問題,同時其外部增信機構與煤炭行業也有密切聯系,煤炭行業整體狀況的惡化對其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導致其擔保能力的不足,最終導致違約的發生。
結語
隨著資產證券化在我國的不斷發展,其在“一帶一路”中必將得到更廣泛的應用,并能更好地服務于實體經濟,但與此同時,我們也要密切關注企業運用資產證券化的方向,防止資產證券化中潛在的風險,相信祖國能夠借資產證券化之力逐夢于“一帶一路”的廣闊藍天。
【參考文獻】
楊望,王菲.從“一帶一路”談融資資產證券化[J].當代金融家, 2017(09).
[2]黃長清.PPP資產證券化的創新[J].中國金融,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