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本溪市桓仁縣青少年宮實驗幼兒園 遼寧本溪 117200)
家園合作是幼兒教育工作中的一項比較重要的工作,幼兒園要向家長及時的宣傳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幫助家長建立正確的育兒觀和教育觀,而且幼兒園工作的開展也離不開家長的信任、支持與宣傳。因此在教育越來越強調生態(tài)化的今天,幼兒教育中的家園合作是一種必然趨勢。那么幼兒教學實踐中,要如何通過家園合作來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發(fā)展呢?[1]
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對于幼兒的健康成長是非常重要的,好的行為習慣猶如人生的助跑器,會使一個人走的更遠,站的更高,而不良的行為習慣會成為一個人成長道路上的絆腳石。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僅僅依靠幼兒園的教育和培養(yǎng)是不夠的,在家庭中也應該嚴格要求幼兒,實現(xiàn)家園合作,達到家園共育。因此幼兒教育中,幼兒園要借助家庭教育的力量,促使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2]
比如說繪本閱讀,對于幼兒來說是一種非常好的習慣,但是幼兒在幼兒園的時間是非常有限的,幼兒在幼兒園用于繪本閱讀的時間更是有限的,因此幼兒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家長在家中為幼兒創(chuàng)造繪本閱讀的氛圍,或者與幼兒一起徜徉在書海里。像晚上的時候,家長們要放下手機,拿起書本,與孩子一起閱讀,可以是一個人讀一本書,也可以是家長與幼兒一起討論圖書中的內(nèi)容。就這樣慢慢地讓閱讀深入幼兒的心靈,讓閱讀成為幼兒生活中的一部分,讓幼兒通過閱讀來走向更寬廣的世界。
比如說講文明講禮貌,同樣是一種非常好的習慣,但是如果幼兒學前教育和家庭教育不能同步,那么幼兒就無法養(yǎng)成這種良好的習慣。試想,在幼兒園里,幼兒教師教育小朋友要與其他小朋友和諧相處,要文明用語,但是如果在家里邊,幼兒的父母動不動爆粗口,甚至大打出手,那么幼兒的潛意識里肯定會受影響。因此家長要和幼兒教師一起,共同做好幼兒的行為示范,使其能夠身心健康的成長。
幼兒園與家庭是幼兒生活與學習的兩個重要環(huán)境,也是兩個基本的環(huán)境。幼兒一天的行程基本上也就是從家庭到幼兒園,然后再從幼兒園回到家庭,這兩個環(huán)境對幼兒施加的影響在方向上是否一致,對于幼兒是否能夠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們幼兒教師要積極地與家長進行溝通,要將幼兒階段性的教學目標告知家長,讓家長們?yōu)橛變耗軌蜉^好地達到教學目標而出謀劃策。
比如對于幼兒來說,他們需要通過學習一些幼兒故事來形成一定的價值觀念,或者是通過故事來發(fā)展語言能力,那么我們幼兒教師可以將“讓幼兒獨立講故事”作為一個階段性教學目標告知家長,然后讓家長在家中進行針對性的引導。像有的幼兒說話總是斷斷續(xù)續(xù),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完整地說完一句話,那么幼兒家長就要引導幼兒進行一次性的完整表達,連詞成句,連句成篇,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像有的幼兒非常喜歡看動畫片,那么其家長可以引導幼兒將他們看到的動畫片內(nèi)容講述出來,這樣也可以促使幼兒達到幼兒園的階段性教學目標,而且家長們還進行了因材施教,還進行了個性化培養(yǎng)。
我們都知道,幼兒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幼兒的安全教育刻不容緩。幼兒園會有一定的保障幼兒安全的措施,也會引導幼兒掌握一定的安全常識,像幼兒教師們會通過游戲活動告知幼兒不要給陌生人開門,不能隨便吃陌生人給的東西,不要獨自一人在馬路上溜達;幼兒教師們還會通過模擬演習的方式,促使幼兒掌握一定的安全常識,諸如發(fā)生火災時要用濕毛巾捂住鼻孔,等等。但是家長們也要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向幼兒滲透安全常識。像家長們會帶領幼兒到超市進行購物,那么上下電梯時就一定要告知幼兒注意安全,不能在電梯上來回走動,更不能跳躍和攀爬。同時,家長們還要告知幼兒不能隨便亂跑,家長自己也要時刻注意幼兒的一舉一動,不能讓幼兒離開自己的視線范圍。幼兒們的好奇心非常重,他們只是知道好玩,他們的自我管理能力不是很強,不明白其中的危險性,因此家長們要時刻緊繃安全這根弦,促使幼兒形成一定的安全意識,并掌握一定的安全常識。
總而言之,家園合作是幼兒園和家庭都把自己當作促進幼兒發(fā)展的主體,雙方積極主動地相互支持和配合。在進行家園合作時,幼兒教師應該本著互相尊重、互相了解、互相信任的態(tài)度,與家長耐心、冷靜地進行溝通,爭取得到家長的支持和配合,使幼兒學前教育與家庭教育能夠同步進行,能夠相互促進,從而使得幼兒在幼兒園與家庭的雙重庇護下能夠身心健康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