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景貝小學 廣東深圳 518000)
如今因為各種電子設備和網絡的沖擊很多中小學生的思想發生了本質的改變,他們的思想本就處于一個模糊的灰色地帶,他們對于一些事情的看法是片面的,并不能做到全面的看待問題,同時他們并不能分清楚一件事的善惡和它所帶來的影響,往往無法為自己所做的事情承擔后果就貿貿然行動,他們甚至分辨不清楚自己在網上隨意的一條評論可能會給他人帶來怎樣的影響,而且在這個時代,為人父母者都經過了義務教育,在教育孩子方面更傾向于以理服人,考慮到孩子的實際情況大多不會輕易責罵,造成現在某些小學生的心理其實是十分脆弱的,他們根本無法承受來自于網上社會上和現實中的一些批評他們的言論,因此作為一名教師要對他們進行積極的引導,在思想上給他們樹立凡事都有兩面的觀點,給學生在混沌的思想中指明清晰的方向,用自己的品行和語言循循善誘,引導學生在正確的方向上成長,同時要幫助學生樹立堅毅的性格,讓他們能承受住來自各方面的打擊。[1]
在大多數教師的觀念中,語文、數學、英語作為三大主科應該是學生學習的重點,其余旁的如音樂、美術、思想品德什么的都是可有可無的,甚至在很多地方還存在著主課講不完必須占用學生的副科,可是這些副科本來平均分配的課時就比較少,有的甚至一個禮拜才只有1到2個課時,這無疑是教師對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不重視,這個舉措在學生這個便于價值觀養成的重要時期是很不利的,對于教育工作者來說,學生的成績并不能作為學生評價的第一位判斷因素,他們的綜合素質才是在小學階段最重要的且必須養成的,畢竟學生的成績可能不斷在改變,而學生的態度卻是影響到他們以后為人處事的各個方面。[2]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做得最主要的就是模仿教師的言行,在這個階段教師的言行舉止對學生有極重要的影響,他們的思維仍然不成熟,這個階段的學習主要是以模仿為主,他們在生活當中只是單純的在模仿老師和家長的言行,教師的行為對他們來說就是最正確的行為,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從自身做起給學生做好模范的作用,如果教師在此時出現體罰學生的現象,無疑會對學生的成長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嚴重的甚至會給學生帶來終身難以磨滅的心理陰影,其他的學生也會有樣學樣,用老師對待學生的態度來對待自己的同學,因此思想品德教師必須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這不僅僅是對個人素質的規范,也是為人師表的基本要求。[3]
對很多學生來說是思想品德教育往往就是那一本課本上枯燥無味的思想品德知識,在過去教師通過言傳和身教都能夠幫助學生規范基本的品德言行,可是現在由于網絡的沖擊越來越多的學生已經不滿足于課本上的思想品德知識,他們更傾向于去理解這些知識,這時教師以往幾十年的靠死記硬背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足以滿足學生的需求,為了達到這門課應有的教學目標,出于幫助學生養成良好品行的教學目的,教師也應該與時俱進,合理的優化現如今落后的思想品德教育方式。
學生思想品德的養成需要各個方面協調產生作用,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學校、家庭、社會各個場合都會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造成影響。
學校中的教師是經過各種考核精挑細選出來的教育學生的人才,他們不僅是向學生教授知識,同時也肩負著把學生培養成才的重要任務,思想品德課程的教育和其他課程的教育對學生來說都應該是一樣重要,然而幾乎所有的學校都沒有太多的課時分給思想品德教育,這就要求在塑造學生的性格和能力不能僅依靠思想品德課的課堂,其他課程的課堂中也必須滲透著思想品德教育,比如在語文課堂中教師可以積極的引導學生努力理解課文中蘊含著的思想教育,激發學生的道德情感,創設課文中的情景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到課堂學習中,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中充分表明自己的情感和態度。教師對于學生的影響可能是一輩子的,尤其是小學教師作為學生的第一任老師,是學生對于教師的第一印象,他們教育的成功與否對學生以后的人生可能產生巨大的影響,這里就要求教師必須以為人師表的思想來約束自己,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用教師自身獨有的人格魅力來影響學生,培養他們養成正確的道德觀念。
孔子有三千個弟子,每一個弟子天賦都有好有壞,但是每一個弟子卻都有非常好的德行,這就是教師的影響力,也許教師教授的知識并不是每一個學生都能完全進行消化理解,但是教師的言行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教育不應該只停留在口頭上和書本上的教育,學生在學習中更加會相信自己的觀察,比起枯燥無味的文字學生更愿意學習教師的動作和舉止,年輕的教師對年長的教師表示尊敬那么學生也會對教師表示尊敬,教師對學生的未來保持積極向上的態度那么學生也絕對不會對自己的未來表示悲觀,同時在小學階段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也能夠幫助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在課外活動中也可以了解人生的道理,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在無意識的時候養成自覺自律、積極向上、尊敬師長的好習慣。[4]
在大多數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并不可能出現一個明顯的轉折點讓學生突然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必須反復的進行強調,學生在這個階段情緒可能發生多種變化心理也可能產生多種轉變,是不可能用一朝一夕的功夫就可以養成良好的品德,學生在人生當中可能接觸各種各樣的人,各種各樣的人都可能會對學生品德的養成產生影響,因此,教師必須不厭其煩循循善誘,努力的幫助學生糾正錯誤的部分,把他們引導到正確的軌道上來,也許多次反復的進行教育會讓教師感受到厭煩,但是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品德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家庭是學生走上社會的第一個課堂,在家里他們不用害怕犯錯,就算他們犯了錯也不需要承擔犯錯的后果,因為家長肯定會第一時間無條件原諒他們,在家長眼里教師在教育他們孩子方面是權威的,只要把孩子交給教師,教師就會還他們一個聰明可愛活潑伶俐的孩子,現在的社會現象是,家長已經越來越傾向于把自己的孩子和其他的孩子進行攀比,攀比的項目可能是各個方面,比如興趣比如成績,一旦別人家的孩子比自己家的孩子發展得要好,家長就會對自己的家的孩子提出更高的要求,孩子在家長給予的沉重的壓力下備受關注,長期背負著沉重的壓力和家長對于成績的期待,孩子自然也會和家長一樣忽視思想品德的養成而把重點放在成績的提高上,“只要成績好萬事沒什么大不了”這種觀念被家長強制的放在孩子的腦海中,孰不知阻礙孩子思想品德養成的最大阻力就在于家庭的教育,雖說學生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學校中,可是家庭教育帶來的潛在的影響也是十分明顯的,因此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也必須加強家庭教育,教師和家長互相進行溝通才能形成對孩子效果最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學生內在和外界因素共同產生作用的結果才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盡竭力督促學生,家長也要注重對學生的家庭教育,同時還需要學生自己認識到良好品德的養成對他們的人生具有怎樣的影響,在全國都積極響應的新課程改革的浪潮之下,為了響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優化小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一件刻不容緩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