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開平區第二幼兒園 河北唐山 063021)
所謂蒙臺梭利教學法是由20世紀全球著名的幼兒教育學家瑪麗亞·蒙特梭利女士提出、創立、實踐得出的,這一新型高效的幼兒教育法深刻影響了20世紀整個西方世界的幼兒教育水平和方式,其中以歐美國家為主要的宣傳地區,蒙臺梭利教育教學方法通過對幼兒進行智力、體力、感官、身體協調性等進行一系列特殊的系統訓練,大大提升了歐美國家幼兒的生活、學習等各個方面的水平,為歐美國家21世紀的人才培育打下了深厚的基礎。總的來說,蒙臺梭利教學法自20世紀初被引入中國后,多年的發展和實踐經驗證明了其對于中國幼兒教育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蒙臺梭利的教學法與傳統的幼兒教育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蒙臺梭利教學法不在于對幼兒學習方面的重點強調,而是強調重在對幼兒孩子個人發展的重視和愛好興趣的培養,主要培養孩子各方面的綜合能力和高情商。蒙臺梭利強調孩子的幼兒時期應該是一個無憂無慮的最快樂發展的時段,這個時候挖掘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對外界事物基本的感知力尤其重要,這就是對孩子未來的發展教育的一種投資和前期培訓。正是基于蒙臺梭利別具一格的教育教學特點,我國在引入蒙臺梭利學前教育思想以后,對其加以重視和實踐的的同時,也逐漸改變了我國學前幼兒教育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結構。這對于我國幼兒的早期智力開發和幼兒的身心健康是一個強有力的質的方面的促進,對于他們自身獨立性、自主性、想象力、創造力來說都是一種良好的培育場所,也為孩子將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1]
中國特色本土化后的蒙臺梭利教育教學法的教學內容主要所涉及感覺教育(包括視、聽、觸、味、嗅覺五感)、數學教育(包括數、量的概念,基本數的運算,數學圖形圖表)、語文教育(包括字母拼寫,漢字書寫,筆順筆畫的練習,簡單的單詞,短語)、日常生活練習(包括自己與他人的關照,基本動作,社交行為,學生常規)、科學文化教育科學(包括音樂、美術、地理、歷史、動植物等知識和能力)。五大領域內容,在我國幼兒園中,大多是按照不同年齡階段幼兒分成不同教學試驗班級,如幼兒預備班、幼兒初級班、幼兒中級班、幼兒高級班,并通過將教學教室劃分為七個或者更多的教學不同區域來開展教學針對性思維實際應用。在我國推廣和發展的十余年時間里,該教育教學法在五大教學領域內通過特有的蒙氏教具來進行對幼兒開展實際教學成果顯著。下面則以蒙臺梭利中數學教育領域為例進行對不同階段幼兒進行蒙臺梭利的教學實際應用。[2]
幼兒預備班:針對年齡2-3歲,預備班主要是針對年齡較低的幼兒進行學前早教數學教育工作,由于這個年齡階段的幼兒智力發展還未未完善,所以這個階段的教學主要是以培養孩子興趣為主,應用教學區域的數學模具培養開發孩子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和數學思維,可以開始在幼兒的腦海中建立一些基礎的基本的數學珠算口算的一些心理運算方法和慣性思維。
幼兒初級班,針對年齡3-4歲,這個年齡階段是可以適當給孩子們建立一些時間、空間、數與量、長度等的知識概念的形成。可以通過具體事物的觀察和感官觸摸了解自然數的奇偶性和量性概念。也可以通過兩者事物的比較來讓幼兒親手感受理解多少、長短、高低、粗細、厚薄等量的概念。進行一些圖表思維概念時可以讓他們來畫圖體會形狀的不同,加深記憶。
幼兒中級班,針對年齡4-5歲,這個時期幼兒數學的啟蒙教育工作十分重要。在蒙臺梭利數學教學法中,先前已經掌握和具備一些對數學的基本認識和概括,此時就可以對數學進行一些加減乘除運算的基本公式的應用了。例如,通過在幼兒在數學游戲中掌握10以內的數位、換算、進制等一些概念。
幼兒高級班,針對年齡5-6歲,作為正式入學前的一個重要的過度階段,這是就要熟練掌握百以內的口算珠算心算以及加減乘除的運算,除此之外幼兒教師可以找一些經典的幼兒數學題目來激發幼兒數學思維和解題興趣,最大程度形成兒童初步的數學邏輯和空間想象思維。[3]
傳統的幼兒教育模式中兒童的學習主要通過成人的知識灌輸來指導性學習,往往缺乏孩子學習的自主性,有些地區的教育教學方式更是扼殺了兒童的興趣愛好和學習興趣,與傳統固定式的傳授不同的是,蒙臺梭利幼兒教育思想打破之前傳統教學觀念,是把開發兒童自身潛在能力和遵循幼兒成長和學規律為主導的,目的是讓兒童在一種自由無拘束,條件具備良好的氛圍下得到全方面的促進發展。[4]
蒙臺梭利幼兒教學法在中國的吸收、融合和實踐應用也為我國幼兒階段的學前教育事業的改革提供了多種方面的教學借鑒新模式。首先,蒙臺梭利幼兒教育法極大豐富了我國原有的幼兒教育教法模式。由于蒙臺梭利的教學內容十分豐富,通過一系列蒙氏教具的使用和當前的我國幼兒教育現狀相融合,極大促進了我國幼兒教育模式新型化高效化的發展。
現階段,蒙臺梭利教學法通過十幾年的大力宣傳和實踐應用,已經被大多數的教學學家和幼兒園、家長老師的認可和使用,以蒙臺梭利為主的教育機構的辦園已經遍及到了全國各地,越來越多幼兒園紛紛設立了蒙氏課程。甚至越來越多的教育學家也在不斷研究探索與之相關的新的教育模式,極大地推動了我國幼兒教育改革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