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宜市教育城幼兒園 廣東信陽 525300)
經常給孩子貼負面標簽,訓斥,以點帶面的評價,會給孩子造成不安,緊張,甚至會造成不良習慣的形成,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所以教師要善于思考對孩子的評價。
我班有個女孩子,在班上頗有“名氣”,她本是一個聰明活潑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很強,但由于自控能力差,稍有不順,便出手打人。老師批評、教育后,她深表悔意,決心不再打人,但一轉眼,打人事件又重演。開學第一天,她就成了小朋友們的告狀對象。“老師,某某拉我頭發!”“老師,某某推我。”“老師,某某打我,不讓我上廁所,明明是輪到我先上的,她卻搶先……”剛批評沒多久,又有小朋友哭哭啼啼的來告狀了。我拿她沒辦法,便生氣地責罵了一句“你怎么老是打人?”小朋友也一起哄鳴:“就是,老打人,真不乖!”她聽了那么多人的責怪,不好意思低下了頭!可是,一連幾天,這孩子打人的次數有增無減,和家長溝通,家長也很無奈。
和家長溝通后,我覺得我們單純說教根本行不通。越是讓她“不許打人”、罵她“怎么老打人!”就越是激起她“我要打人”的想法和欲望。于是,我改變了做法:一方面,通過自編一些故事,讓她明白當小霸王是不對的;以后就沒有朋友和你玩了,在自由活動時,我故意安排她要好的伙伴暫時疏遠她,讓她體會故事的結局——孤獨。另一方面,我強化了她的優點:今天你很棒,少打了兩個伙伴,進步了,還向家長反映,讓家長及時表揚;明天,我又說,寶貝,你今天更棒了,又少打了三個同伴,還做個“預言家”表揚她,明天一個人也不打了,寶貝你真是越來越棒,老師和小朋友也喜歡你了;我還表揚她認字棒,讀書很好聽,回答問題積極,請她做小班長,樹立她的形象。這樣,我慢慢的發現,這小女孩真的不那么霸道了,在班上還經常為集體做事情呢,經過一段時間,還真沒發現有小朋友告她的狀,而是經常看到她和小朋友愉快地玩玩具、看書、玩耍。
通過我班這小女孩老打人的行為轉變,我明白了,一味對孩子貼負面標簽是行不通的,那只是增強了她做不良行為的思想和依賴。沒有徹底改變孩子不良行為的作用。當幼兒出現了問題的時候,老師要善于思考,采取有效的教育方式,以正面、積極的評價,適當為孩子“戴高帽”,為孩子點亮前進的明燈。
作為幼兒教師要盡可能多些肯定、賞識和鼓勵。這天,我和幼兒學習看圖講述《小紅傘》,我先讓幼兒觀察圖片,并讓幼兒帶著幾個問題來觀察:“圖片上有誰?在干什么?發生了什么事情?看誰能編出個小故事?”很多小朋友只想了一會便馬上舉手。我很高興,心想,我班的孩子多聰明,看,這么多小朋友舉手了。于是我請表現欲最強的某某。她高興地回答:“我看到了一只小兔,我還看到了一朵小紅花。”不完整的回答真令我大失所望,顯然沒聽清我的問題就急著發言了,但我轉念一想,那是孩子急著表現自己,想得到老師的表揚和肯定,不能打擊她的積極性。于是我用肯定的評價語言說:“某某小朋友的眼睛真亮,一下子就看到了小兔、小花,那小兔在干什么呢?誰又可以想出來?”這時,小朋友又積極舉手了,我看到某某的臉充滿滿足感,她還積極舉手,顯然她知道自己回答不夠完整,還想補充。我暗地里開心,對,我就是要這效果。尊重他們的回答,同時又鼓勵了他們的積極性。我把機會讓給另一個小男孩,他說:“小兔朝窗外看,要下雨了,所以小兔就拿著小紅傘出門了。”我像發現新大陸一樣興奮,表揚他說:“嘩,你真聰明,連快下雨了,都想到。”“因為窗外天有黑云呀!”他補充說。就這樣,小朋友在我富有激情的贊賞和鼓勵下,通過大家的積極想象發言。終于,幼兒把看圖講述《小紅傘》完整地表達出來了,還富有想象地把打敗大灰狼之后的情節續編下去呢。所以說,我們幼兒教師要善于評價幼兒的發現,要保障幼兒的發現,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從而培養幼兒創造力。
孩子有一大特點:自控能力不強。所以教師在引導孩子形成一種良好行為時,一定要有足夠的愛心、細心、耐心、恒心,允許他有反復的錯誤行為,只要通過經常性的評價,和孩子一起分析他的行為,讓孩子形成良好的判別是非的能力,持之以恒地,就能對他的不良行為進行糾正,促進他良好行為的形成。
如我在培養幼兒正確洗臉時,盡管我一再強調不能把手帕放到水槽里,但依然有些幼兒喜歡把小手帕放到水槽里搖一搖,順便玩玩水,再擰干擦臉。為了能讓每個幼兒深刻地認識這是很不衛生的行為,容易造成交叉感染。每次洗臉前,我首先做一番評價:“老師發現××、××小朋友最棒!洗臉時很注意衛生,用流動水搓小手帕,沒有碰到水槽里的水,這樣水槽里看不到的細菌也就是蟲蟲就不會跑到她的小手帕上,不會“咬”她了…而上次××小朋友不講衛生就被蟲蟲“咬”了,生病了!那我們洗臉時該這樣呢?”經過多次的評價、分析,幼兒逐漸形成了正確的洗臉方法。
教師耐心地讓孩子知道這樣做是好的,為什么那樣做是錯的,做錯的行為又會是怎樣的后果,在對與錯的評價和分析中,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行為作出選擇,使幼兒自覺養成良好行為習慣。
1.應承認和關注幼兒在經驗、能力興趣、學習特點等方面的個體差異,避免用單一的標準評價幼兒。
2.應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幼兒,既要了解幼兒現有的水平,更要關注其最近發展,及時鼓勵。
3.全面了解幼兒的發展狀況,防止片面性,尤其要避免重知識技能的掌握,忽略幼兒的情感,社會性和實際能力的傾向。
為了孩子行為得到良好發展,乃至為了孩子的一生。幼兒教師要點明一盞正確的指示燈。在教學活動和日常生活活動中,都應認真考慮和適當運用評價,鼓勵幼兒,使幼兒得到健康、全面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