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曙光小學 江西南昌 330008)
原國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說過:“小學階段,除了要打好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心理素質、勞動素質的基礎,還要打好寫規范漢字的基礎,這是非常重要的。”可見,從小培養學生良好書寫習慣這項工作意義重大,我們要務必做好。寫好字是書法的基礎,而書法是寫字在藝術領域的價值形態,書法使漢字更好地發揮其實用價值,是提高我國人民文化生活,提高民族素質,建設精神文明的最有效形式。其本身既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同時堅持書法學習,還能提高文化修養,陶冶性格情操,起到健身養性、促進文化交流等作用。”[1]
那么作為低年級的老師應怎樣培養孩子的寫字習慣。我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培養的: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審美能力不一定都有,這就需要老師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才能使寫字教育有所提高。比如說字有形體美,或穩重、或飄逸。有筆畫美,點(、)像 高峰墜石,橫(—)如勒馬用疆。有線條美,長與短,肥與瘦,枯與濕,虛與實,曲與直,圓與方,無不透視出書法的奧妙,美在其中。
在寫字過程中,處于心平氣和,不慌不忙,專心致志的狀態,你會養成一種穩定、努力向上的作風。正確的書寫姿勢,能使學生養成書寫的良好習慣,從而有益于儀表的培養。培養小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必須使之掌握正確的書寫方法。學生在寫字時,教師要注意巡視,對不正確者給予糾正。對這些寫字的基本習慣老師一定要進行強化。在我的班中,每到寫字環節都會有一位學生高聲提醒大家“頭正,身直,臂開,足平”之后全班同學進行自我提醒“一拳、一尺、一寸”。節節課如此。這還不夠,有的學生在寫字時會不知不覺姿勢變形,所以老師還要隨時糾正,表揚姿勢好的,促進其他學生向她學習。
老師在進行寫字教學時,除給學生進行教育,指導書寫外,要做好學生的表率。一要書寫給學生看,讓學生從老師的坐勢,書寫方面去認真模仿;二是嚴格要求自己,無論是板書、備課、作文批語,都要注意自己的字形美觀整齊,給學生做好的典范。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所以小學生良好書寫習慣的培養不僅與教師的嚴格要求有關,教師的身教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手漂亮字,如一個個奇妙的音符,會在學生的內心深處譜出優美的樂章,那蒼勁有力、清新俊秀的筆畫會給學生以振奮和力量。在實際生活中,往往哪位教師的字寫得好,他的學生字也比較好。因此老師只要是寫在黑板上的字,一定是規范的。在教學中老師的范寫一定是標準的。確實起到示范的作用。
1.營造氛圍策略。要營造良好的書寫環境,除了教室、光線等一些外界物質環境以外,更主要的是形成良好的書寫風氣,使全班同學在“寫好字光榮,作業潦草可恥”的正確輿論中學習、進步。
2.激趣策略。可舉行“書法講座”、評選“書寫之星”、開展“書法競賽”、進行“作業展評”等,培養學生書寫的興趣,讓學生在活動中掌握方法、形成能力。在一系列書寫活動的影響下和榜樣的激勵下,久而久之,學生中間很容易就形成了寫規范字、漂亮字光榮的良好風氣和積極向上的集體輿論。在這種輿論的導向下,學生的世界觀、審美觀都有了很大提高,良好的書寫習慣也在逐步形成。
小學生愛聽故事,愛講故事,通過生動的故事,可以讓他們明白道理、學到知識,從而引發他們對漢字的喜愛。 如王羲之每天“臨池學書”、清水池變“墨池”的故事,三國時鐘繇抱犢入山學書的故事,讓他們學到了勤奮;岳飛在沙上練字的故事,使他們學到了自強不息……古人勤學苦練的故事,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是練字的生動教材。
1.老師的評價。批改作業時,對于寫得好的孩子,在本次作業的開頭打上紅“☆”。孩子看到在每次書寫時都能得到老師的表揚,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而書寫不夠好的,老師就采用敘述式委婉評價,如:“老師期待你下次作業寫得工整又漂亮!”這樣學生總能從老師這里得到正面的、積極的引導。
2.同學的評價。利用小組長收取作業時檢查的時間,在每個同學的作業上畫有意義的符號,對作業進行評價。如:畫笑臉,表示寫得好或者有進步;畫哭臉,表示寫得糟,還需努力。對寫得好的作業,老師允許再寫一遍,以最好的書寫展覽在班級榮譽欄里,供大家參觀。
3.家長的評價。每次開家長會,讓家長們閱讀自己孩子的作業,讓他們從中看到自己孩子在書寫上的點滴進步,對孩子做出正確的評價。
學生的作業能在一定的場合展出,不僅對作者有極大的鼓舞作用,而且對未能參加的學生也能起到教育作用和促進作用。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提供讓眾多學生充分展示作品的機會。
總之,在學生學習寫字的過程中,要把這一過程當作學生不斷糾正、不斷規范、不斷強化的過程,同時也就是學生們良好的書寫習慣在逐步養成的過程。要養成一個好習慣是十分不易的,因為習慣的養成具有一定反復性。良好的寫字習慣也是如此,不能靠幾天功夫養成。因此,我們必須對學生嚴格要求,嚴格訓練,嚴格督促,教育孩子“提筆即練字”,把每次作業當作練字的機會,長此下去,才能糾正不良的書寫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