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齊哈爾市龍沙小學南苑校區 黑龍江齊齊哈爾 161005)
隨著社會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其對專業人才的綜合素質要求也比較高,為此,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應運而生。在小學課程教學中,品德教學作為學生價值觀正確發展的指路明燈,其在課程教學中應該著眼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完善課堂教學評價,充分發揮教學評價對學生的促進作用,以評促教,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思想品德課程的學習。[1]
新課程改革重點強調了學科教學要加強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在小學品德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正確認識品德學科核心素養的本質內涵,進而通過完善教學評價,促進品德課堂教學的可持續發展。小學品德課程教學以完善學生的道德品質,健全學生人格為目標,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品德課程教學,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使學生能夠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拓寬其視野,調動學生政治學習的積極性與創造性。關于品德學科核心素養,教育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最終得出一個比較寬泛的核心素養內涵:國家與社會的認同感、民族認同感、道德價值認同感以及生命科學認同感,培養學生良好的政治觀念以及思想道德修養,幫助其養成良好的心理健康品質。品德學科核心素養是素質教育深入發展的體現與升華,其能夠為品德課堂教學提供正確的價值導向,但不是品德課程知識的總和。[2]
新課程改革中重點強調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教學評價也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品德教師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在評價過程中正確認識學習主體之間的差異性,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展開多層次的學習。在傳統的教學評價過程中,教師往往只注重學生的學習結果,而且一概而論,對班級所有學生都采用統一的評價標準,這樣的教學評價沒有充分注意到主體之間所存在的差異性。在創新教學評價過程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差異,提高評價的有效性。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興趣愛好等方面將班級學生劃分為幾個不同的層次,結合小學品德課程教學目標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不同層次的評價內容。由于評價層次的不同,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就應該積極開展分層教學。比如說在學習《分享的快樂》這部分內容時,本節課是從人與人之間共存的角度出發,讓學生通過學習體會到分享所帶來的快樂。結合教學標準以及分層教學,教師可以將本節課劃分為三個層次的教學目標,第一層,讓學生體會到與他人分享的快樂和自我滿足感,愿意與他人分享。第二層,積極參與合作,讓學生體會到合作與分享的成就感。第三層,了解分享也是獻出關愛的一部分,讓學生體會到生存的道德智慧。結合不同的教學目標展開分層教學,對學生進行多層次的評價,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3]
終身教育理念的提出打破了傳統教學的局限性,引導學科教學從學生的個體發展出發,不僅僅局限在當前的課程教學中。為此,教師應積極開展終身教育評價,為自身的課堂教學制定一個促進學生長遠發展的目標,將品德課堂教學的作用有效滲透在學生主體發展的每個環節中。發揮品德學科特點,致力于品德教學不僅要促進學生的基礎理論知識學習,而且還要著眼于學生道德思維的培養以及個人潛能的開發中,提高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基于終身教育評價的課堂教學,教師首先要培養學生的終身學習意識,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其以一種積極主動的姿態投入到品德學習中。其次,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品德學習與生活發展之間的密切關聯,有效結合生活實際開展品德教學,培養學生的生活化品德思維,提高學生的理論聯系實際能力。最后,充分發揮品德課程教學的實效性,端正小學生的思想態度,幫助其健全人格,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終身教育的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結合學生的身心發現特點開展教學,積極鼓勵學生敢于打破常規思維的束縛,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發展能力,幫助其養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進而促進其的綜合全面發展。[4]
傳統教學模式下的教學評價就是依靠期中考試以及期末考試,而且是教師對學生的單向評價,這樣的教學評價模式不僅沒有充分發揮對學生的促進作用,而且也無法正常地反映出教師在課程教學中所存在的不足。完善多元化教學評價模式,有效構建教學評一體化,充分發揮教學評價對課堂教學的促進作用。多元化教學評價模式主要體現在評價形式與評價主體的多元化。首先,評價形式,在日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日常學習態度、課堂活動參與積極性、品德學習能力以及核心素養養成等情況進行一個及時的跟蹤評價,對學生的品德學習進行一個正確并且客觀的評價,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認識到學生的學習效果,方便及時的調整自身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了以評促教的價值。其次,評價主體,將單項評價改為雙向評價,主要體現在教師與學生的互評,由此,教師可以充分了解到學生的品德學習需求,為下一步課堂教學內容的選擇指明了方向,有效的促進了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總而言之,在新課程改革深入發展的教學形式下,小學品德課堂要不斷優化自身的教學評價模式,著眼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對學生的品德學習進行一個全方面、多層次的教學評價,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存在的不足并且予以改正,充分提高品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