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思進
所謂“經濟類事件”,顧名思義,不僅包括經濟發展中發生的各種事件,還包括一切與國家經濟相關的新政策、新動態和新法規等。大多數經濟類事件較為重大嚴肅,在網絡媒體中,該類事件的報道由于網絡及時性、匿名性、廣泛性等特性,使其傳播速度更快、傳播對象更多、內容涉及面更廣。再加上很多經濟類事件具有普遍的社會性,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導致該類事件經由網絡媒體的議程設置在受眾中產生更深刻的影響。
經濟類事件中有關經濟政策的事件涉及國家對經濟發展、行業發展的規范和引導,因此,相對于其他事件,在報道經濟政策等事件,尤其是闡述具體政策時,對形式和內容有較高要求,其嚴肅性和權威性也較高。因為網絡媒體沒有獨立的采訪權,且網絡環境又存在匿名性和把關缺失特點,所以,網絡媒體雖然也會報道經濟政策類事件,但絕大多數都是原文轉發主流媒體的相關報道。因此,該類事件所具有的特性決定了它更適合在主流媒體這樣權威性和嚴肅性都較高的媒體而非網絡媒體上傳播。
經濟案件、有關焦點人物和民生經濟事件在內容上具有深入挖掘的價值,涉及影響力大的焦點人物,又與人們關注的民生問題息息相關,自然會吸引受眾的注意。網絡媒體能夠在極短時間內通過大量轉發主流媒體報道,并為受眾討論提供相對自由的空間,如微博、論壇、貼吧等,迅速形成網絡輿論。網絡環境的自由性也使網絡媒體的議題能夠在主流媒體報道基礎上延伸報道議題內容,引發更豐富、活潑的話題討論。以2013年“中國未加入TPP協議”事件為例,主流媒體的議題主要是報道中國未加入TPP協議短期不影響經濟、中國對TPP協議的應對策略和中國加入TPP協議還為時尚早,這些議題都是站在理性角度對事件進行合理的分析報道。相比之下,網絡媒體對事件的關注點更全面,議題更豐富,主要關注中國未加入TPP協議、解讀中國為何不加入TPP協議、分析TPP協議對中國的影響等方面,并且有眾多網友參與、推動對事件進行分析,因此,言論和觀點更加豐富多樣。
網絡媒體對此類經濟事件議題的延伸固然會達到良好的議程設置效果,但也因此出現了諸多謠言和假新聞,有些甚至造成了社會動蕩,所以,網絡媒體在設置議程時,需要注意“度”的把握。
網絡媒體對經濟類事件議程設置具有去嚴肅性主要是指網絡媒體具有匿名性等特點,使每個人都能通過網絡進行新聞和輿論傳播。由于每個人受教育程度不同,思考問題的角度也不同,因此,造成角度不同、傾向不同、深度不同。很多報道和輿論以調侃娛樂甚至情緒化的方式,大大消解了經濟類事件的嚴肅性。在2014年“陳光標收購《紐約時報》事件”中,很多網民和自媒體就以調侃的口吻評論此事。
網絡媒體對經濟類事件議程設置的去嚴肅性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可以用娛樂化的方式將嚴肅的話題變得平易近人,更易于受眾接受、理解;另一方面,大量、長期使用娛樂化的方式報道經濟類事件,會造成受眾對該類事件重要程度的把握出現偏差,影響受眾對社會經濟形勢的判斷。
網絡媒體先于主流媒體第一時間對事件進行報道。報道主體可能是個人,也可能是機構,往往是通過微博等第一時間發出簡短的文字報道,然后繼續跟進報道。以網絡媒體作為報道的第一媒體,有利于搶占報道先機,符合新聞“迅速”的特點,同時為主流媒體提供報道內容。但是,以網絡媒體作為報道的第一媒體還存在明顯的缺陷,即報道內容未經證實,可能存在虛假失實情況。在2014年余額寶“取締”風波中,該事件就是由新浪微博大V“鈕文新”最早發文進而引發網絡輿論的。
由于網絡媒體沒有獨立采訪權,因而在某些重大經濟類事件中,網絡媒體并不能像主流媒體那樣獲得第一手資料,所以,只能轉載主流媒體的報道,起到一個傳播“中介”的作用。而經由網絡媒體二次傳播的信息會經各種自媒體轉發,迅速傳遍網絡,擴大影響,并迅速形成網絡輿論。網絡輿論繁雜,在一定程度能夠反映受眾意愿,并且某些負面的“情緒型輿論”經網絡助推和放大,會產生不良的社會影響,因此,主流媒體一邊要滿足受眾的閱讀需求,一邊要通過權威報道引導網絡輿論走向。同樣,在2014年余額寶“取締”風波中,網絡媒體新浪新聞、鳳凰財經等通過轉發主流媒體的相關報道,如《央視評論員主張取締余額寶 稱其沖擊經濟安全》《央視評論員稱余額寶沖擊融資成本 主張取締余額寶》等,迅速擴大了該事件傳播范圍,引導了網絡輿論。隨著網絡媒體的報道和網友的持續關注,該事件持續發酵,央行和阿里巴巴出面回應網友言論,反映網絡媒體引發的網絡輿論對事件進程的反作用,以及對主流媒體報道進程的影響。
總的來看,在經濟類事件中,網絡媒體和主流媒體議程設置效果相互交織。在當前這個媒介融合時代,沒有事件是完全由主流媒體或網絡媒體獨立報道的。無論是經濟政策類,還是經濟案件,抑或是關于人物的報道,都由網絡媒體和主流媒體相互推動,互為補充。在嚴肅性較高的報道上,主流媒體為主力,網絡媒體則通過轉發和輿論推動報道的影響范圍與力度。在某些娛樂性較高的報道上,網絡媒體為傳播主力,主流媒體則負責辟謠和引導輿論方向。
在利用網絡媒體報道經濟類事件時,既要看到網絡媒體報道經濟類事件的優勢,如即時性、多媒體的報道方式、內容的海量性,并充分利用網絡媒體的特性,最大限度整合網絡資源來進行報道,又應注意網絡媒體報道經濟類事件時容易出現的問題,比如,娛樂化傾向、同質化傾向等。如何利用網絡媒體對經濟類事件報道進行更好的議程設置,首先最重要的是根據事件發展的客觀規律進行客觀報道,不能主觀臆想;其次應注意報道速度,以最快的速度搶占報道先機;最后應重視互動性,通過互動了解受眾需求,合理引導輿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