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筱
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極大改善,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為精神世界的發展帶來了無限可能。而科學技術不斷的進步也給新聞信息傳播帶來了便利。廣播電臺便是傳遞信息的媒介之一。作為廣播電臺的播音主持,如何才能將本職工作做到完美也一直是相關工作者研究的課題。
作為廣播電臺主持,必須掌握專業的呼吸和發聲技巧。在新聞中播音主持需要對不同的新聞使用不同的氣息,這就要求廣播電臺的播音主持人具有扎實的專業功底,面對不同的新聞,運用不同的氣息。因此,電臺播音員在平時休息時間要加強學習與訓練,不斷提升個人的播音技巧,扎實基本功。
作為一名廣播電臺的播音主持,關注時事政治是在平時生活中需要做的事情。廣播電臺主持人是單純依靠聲音來吸引聽眾的,因此,廣播電臺的播音主持在說話過程中需要注意說話內容的簡潔性,并注意自身向聽眾傳達的信息要具有內涵與一定的深度。同時,要注意語言的流暢性,如果廣播電臺播音員在播報新聞時出現卡殼,會讓聽眾質疑主持人的專業性,給主持人帶來不好的社會影響。
與電視臺的播音主持不同,廣播電臺的播音主持只能通過聲音向社會大眾傳遞主持人的情感起伏。這就要求廣播電臺的播音主持加強對聲音的運用。平時積極參與到新聞的收集與編輯中,了解新聞內容,在進行播音時,保持客觀的心態,但不要表現得冷漠無情。每位廣播電臺的播音主持都有獨特的音色,為了能夠在眾多播音主持中脫穎而出,主持人需要了解自己的音色,在播報新聞時突出自身特點,便于加深聽眾記憶。除此之外,主持人還需要將自身的音色與真實情感相結合,并不斷加以練習,準確把握新聞的情感傾向,運用科學的方式和技巧突出播音主持的個人特色。
廣播電臺主持人的專業素質是通過聲音來體現的,聲音中不僅包含新聞信息、主持人的音色與情感,還包含廣播電臺播音主持的專業素質。訓練有素的廣播電臺播音主持在播報新聞時聲音具有自己的特色、播報新聞流暢、表達觀念時具有一定的社會深度。而廣播電臺播音主持的專業素質不僅需要具有深厚的專業功底,還需要具備龐大的知識量和工作經驗。如果廣播電臺的播音主持不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工作經驗,那么,在播報新聞時很容易出現語句重復的現象,在遇到突發情況時往往不知所措,沒有能力隨機應變。播音主持人在播報新聞時很容易遇到突發情況,這需要廣播電臺的播音主持人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與知識儲備,以便在突發意外情況時可以迅速做出判斷進行補救[1]。
新聞稿件對于新聞播報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新聞稿件是廣播電臺播音主持人播報新聞的來源,也是一檔欄目播放的基礎,因此,廣播電臺播音主持人對于新聞稿件需要格外重視。其中,新聞稿件中最重要的應屬于新聞事件的真實性。真實性是新聞存在的基礎,如果新聞缺少真實性,一旦播報出去,經過傳播會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甚至會影響廣播電臺媒介的公信力。大眾對廣播電臺所播放的新聞產生質疑,廣播電臺到最后只能走向衰落。因此,廣播電臺播音主持人在播報新聞前需要參與到新聞的收集與編輯過程中,了解新聞的來龍去脈。要對播報的新聞進行反復核實,確保新聞事件的真實性。只有廣播電臺的播音主持人對播報的工作認真負責,才會取得社會大眾的信賴。除此之外,廣播電臺播音主持在播放新聞時需要站在客觀立場上,不能將個人情感摻雜到新聞中,一旦廣播電臺播音主持人在播報新聞時摻雜個人情感,很容易引導社會大眾的情感走向,甚至會對社會產生十分不利的影響。為保持新聞新聞的真實性,廣播電臺的播音主持人在播報新聞前需要認真準備,保持客觀、公平的心態[2]。
廣播電臺播音主持的內容應是社會近期發生的事件或是最近社會大眾關注的熱點,新聞播報內容的及時性是廣播電臺播音主持的一個顯著特點。如果播報的內容或事件缺乏時效性,那么很難引起社會大眾的興趣。廣播電臺所做的工作也近乎無效。
在新媒體迅猛發展的今天,社會大眾獲取社會新聞的方式多種多樣。廣播電臺播音主持要想占有一席之地,必須保持敏銳的洞察力,掌握第一手資訊,及時編輯播報,才能吸引社會大眾的目光。所謂新聞,重點在于“新”,也就是指新聞的及時性。所以,廣播電臺播音主持人在播報新聞時一定要注意新聞發生時間,并運用自己的專業能力,快速讓社會大眾對新聞有一個整體了解。
所謂及時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第一,時間及時。時間及時指的是距離事件發生的時間越近,廣播電臺播報的新聞價值就越大,得到社會大眾的反響就越好。當今社會,大眾獲取資料的手段豐富多樣,廣播電臺也面臨著越來越多強有力的競爭對手,要想一直受到社會大眾的好評,廣播電臺一定要把握好新聞事件播報的及時性。第二,內容及時。廣播電臺的播音主持人在播報新聞時,新聞內容十分重要。因此,廣播電臺的相關工作人員要確保新聞內容“新鮮”,確保播報的新聞內容領先于其他媒體,才能保證在激烈殘酷的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及時性對于廣播電臺的生存發展也十分重要[3]。
新聞的獨特性是廣播電臺區別于其他媒體的重要特征。當今社會新聞行業的競爭十分激烈,能掌握一手資源的媒體平臺無異于領先其他同行。大多數媒體平臺共同關注同一新聞事件。經常會出現一個新聞多家說,且新聞內容大同小異,很難引起社會大眾的興趣。為能夠在眾多的媒體平臺中脫穎而出,廣播電臺在保證新聞真實性、及時性的情況下,也要做到挖掘獨特的新聞事件,保證新聞的獨特性。尤其是手機普及的今天,大多數社會大眾通過新媒體的形式了解社會動態與近期新聞。如果廣播電臺和新媒體播報相同的新聞事件,那么效果一定不如新媒體。現如今,幾乎人人都在玩手機,但不是所有人都在聽廣播,廣播電臺和新媒體平臺相比已經處在弱勢地位,為能夠扭轉局面,廣播電臺在搜尋新聞時需要關注新聞的獨特性。只有獨家新聞才能吸引社會大眾的興趣。只有領先播報新聞,廣播電臺才會有好的收聽率[4]。
總而言之,廣播電臺播音主持人需要不斷學習播音技巧并加以訓練,才能夯實自己的專業技能;只有把自身專業素質提升到一定高度,才能最大程度上體現廣播電臺播音主持的特點,從而為促進廣播電視行業發展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秦一可.淺談新媒體時代的廣播播音主持技巧[J].視聽,2017(4):125-126.
[2]李志強.廣播電臺新聞播音主持的技巧和特點[J].西部廣播電視,2014(21):106.
[3]韓玉.廣播電臺播音主持語言表現力提升措施探究[J].大眾文藝,2017(12):193-194.
[4]李鵬.提升廣播電臺播音主持語言表現力的對策分析[J].科技傳播,2015,7(12):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