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友
隨著社會經濟文化事業的不斷發展以及人民文化需求質量不斷提高,確保廣播電視安全播出成為保障人民文化需求的重要內容,也對廣電監測部門提出了更高監測要求。但在實際工作中,廣播電視的安全播出仍存在較多問題,比如,監測范圍狹窄,監測效率較低,信息反饋慢。而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監測與信息管理系統的應用可以有效解決上述問題,實現全面高效監測。
瀘州市廣播電視監測臺(以下簡稱“我臺”)應用的安全播出監測與信息管理系統是能夠準確、及時地對廣播電視播出內容、傳輸質量、覆蓋效果進行監測,了解各類播出系統是否按照標準技術參數播出,進行數據采集分析和統計編報等功能的信息管理系統。該系統是在局域網環境下運行,不存在受外界攻擊與破壞的風險,數據傳輸效率較高,系統整體安全性較強,是高質量、高效率的廣播電視監測系統,為保障廣播電視的安全播出提供了堅實的硬件基礎,進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廣播電視技術質量自我監督機制。
另外,該系統具備的統計編報功能,能夠用于展示系統運行、統計以及分析的結果,能夠為用戶所關注的節目提供標記或審核功能,以此實現各類數據結果的統計、分析和深度挖掘。與此同時,該功能能夠將結果信息進行圖形化展示。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監測與信息管理系統能夠為安全播出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持,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監測人員的工作壓力,有助于監測部門的信息化發展,真正實現了無紙化辦公,值得推廣應用[1]。
系統的用戶可以通過系統入口界面進行認證用戶工號及密碼填寫,通過權限認證之后,用戶即可通過該系統進入相應的頁面開展工作,如值班員進入到中控頁,管理人員進入到管理頁。系統入口的界面程序包括密碼認證和權限認證這兩個部分,密碼認證部分是對用戶輸入字符串進行安全過濾,再使用MD5密碼進行工號審核;權限認證部分是在認證密碼完成后,使用數據庫反饋參數進入相應頁面。
管理頁主要是指系統的后臺管理,是管理人員的主要工作內容。管理頁主要包括播出斷音記錄、設備的故障處理、設備的信息管理、相關技術資料管理、故障維護通告、值班記錄查詢以及通訊錄管理這七項功能。故障維護通告主要是進行設備故障維護信息的通告,及時進行設備相關信息的上傳下達,提高了部門管理的效率;通訊錄管理主要是對部門內部聯絡方式的管理,可以進行修改、添加等操作。管理頁主要分為三個頁面,上部分頁面始終維持顯示狀態,用戶可以通過點擊左側的功能模塊,在頁面中間獲取相應內容,這種頁面布局有助于系統維護和管理,為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監測與信息管理系統的有效應用奠定了基礎。
數字信號監測系統的最優化,其實現基礎之一是建立信息化管理模式。結合當前工作的基本要求,信息化系統的工作目標包括監測廣播電視覆蓋效果和播出內容、傳輸質量、保證頻道秩序、進行動態監測等,上述工作的共同特點是具有較明顯的規律性和模式化流程。如廣播電視傳輸播出質量,應注意信號強度、干擾情況,在信息化條件下,可以收集各類影響廣播電視傳輸播出質量的因素,按權重系數進行分類,對其進行加工,制作為典型的管理模型。如當前干擾廣播電視傳輸播出質量的因素為天氣因素、電磁干擾因素、信道因素,應用信息化手段進行問題分級,發現電磁干擾的影響較大,其次是傳輸信道,最后是天氣因素,信息化模型可以針對上述三個因素建設,并通過分布式監控的方式在電視信號傳輸范圍內進行廣泛監控廣播電視傳輸播出的過程中,每當出現質量下降的問題,即通過信息化手段給予快速識別報警,了解問題原因,并及時通知出故障問題的播出前端派出人員進行處理,整個過程高效有序,免去了傳統模式下無法快速甄別問題原因、發生地點的麻煩。
廣播電視監測工作帶有典型的長期性特征,傳統模式下的各類監控工作面臨很多因素困擾,難以有效進行,如上文所述問題發生地點無法快速識別、原因不明確等,在信息化條件下,管理模型得到構建,在此基礎上,可以進一步應用智能化手段,加強監測工作的有效性。智能化能力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對工作信息進行長期存儲;二是提升管理模型的分析能力。
信息存儲是后續管理工作進一步進行的基礎,由于廣播電視傳輸、播出以及頻道秩序等均會受到一個以上因素的影響,監測工作不能局限于舊模式,信息存儲的價值在于可以在傳統監測對象的基礎上,記錄其他影響廣播電視正常工作的情況,人員可以據此調整管理模型,提升監測工作覆蓋面。分析能力可以提升管理模型的工作性能,如分布式監控系統,在智能化技術的支持下,如果系統發現問題,可以在存儲問題信息的同時,結合此前資料進行分析,將一段時間內不同問題的發生情況進行匯總,了解不同問題的發生率、影響程度,生成電子報表,供人員查閱,從而進一步優化管理模型,提升監測工作的有效性。又如,對各類播出系統是否按照標準技術參數播出進行監測的過程中,該管理系統可通過制作相關內容的模板進行合法性審核、分析、統計編報等,進行智能化管理,真正發揮監測工作的有效性。
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監測與信息管理系統主要采用信息化和智能化設計,以此構建可以通過擴展、覆蓋更大范圍的分布式監測系統。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監測與信息管理系統具有較強的擴展性以及跨平臺性,管理人員能夠在控制端直接針對問題進行處理,各分布式工作站還能依托智能化技術和信息化技術實現自身能力的進一步提升。此外,由于系統工作基礎是分布式監控平臺,即便一個子平臺出現問題,其他平臺依然可以正常工作[2]。
我臺在應用該系統后,將傳統的人工監測轉變為數字化和智能化監測,將傳統的技術監測拓展到廣播電視播出內容、傳輸質量、覆蓋效果的監測,從結構和配套上對機房以及值班室進行了全面優化和改造,對模擬監測設備以及數字監測設備進行全面深入的日常維護,真正實現了全方位的廣播電視安全播出,每年的總監測時長高達95萬小時,故障率接近0.006%,視頻節目查全率超過98%,大大提升了廣播電視播出的穩定性與安全性。
各級廣播電視監測部門需要意識到智能化監測系統的重要性,加大技術和資金投入,進行智能化監測系統建設。通過對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監測與信息管理系統的分析可知,監測系統能夠對廣播電視播出的各類內容進行全面、高效的監測,有效提高廣播電視節目安全播出穩定性。
參考文獻:
[1]趙廷龍.廣播電視安全播出數字監測監管系統的應用與管理[J].西部廣播電視,2017(19):231-232.
[2]余賢萍.廣播電視無線發射臺安全播出監控系統的原理與構建[J].西部廣播電視,2017(8):238-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