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下的高中化學課程內容更具時代性、應用性與科學性。教師在設計化學教學方案時,應根據時代發展特色、學生學情、化學學科的特點、高考命題趨勢制定出周密的課程教學計劃,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展狀況隨機應變地及時調整教學策略,這樣更有利于在學生的 “最近發展區”科學理念下順利實現化學課程教學目標。
化學教學的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指的是化學理論知識與實踐的共同進行。實踐需要理論的有效指導,理論需要實踐的證實,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掌握了理論知識才能在實踐中體會理論的妙義,突破化學課程的重點與難點知識。
1.化學理論。化學理論知識是化學課程中重要的基礎知識。結合高中化學新課標與高考的命題趨勢,高中化學教學的目標主要是在獲得應試教育的理想分數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全方面綜合能力。因此,化學課程教學的主線也應致力于:重視基礎,能力立意。創意新穎的高考命題,追根溯源,本質都是通過對基礎知識地分析與提煉,經過巧妙的加工或組裝而成。萬變不離其宗,各種各樣的高考試題都是由化學理論基礎知識點演變而來,如高中化學理論知識范疇內的概念、定理、定律、公式等。
2.化學實驗。化學實驗是化學教學中重要的學習方式之一。直觀的化學現象展現在課堂實驗中,瞬息萬變、異彩紛呈、奧妙無窮,易于激發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化學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隨著信息時代的迅速發展,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應在傳統的課堂演示模式基礎上,增設化學微型實驗并錄制成微課件,供學生針對知識點反復學習,鞏固所學知識、深入探究化學知識的內涵、增強對化學理論知識的理解。例如,用小刀切開鈉,表面很快變暗,失去了原有的金屬光澤,這是因為鈉和氧氣生成了另一種鈉的化合物——氧化鈉。氧化鈉是一種白色的固體,能與水和二氧化碳反應,分別生成氫氧化鈉和碳酸鈉的實驗,公式為: Na2O+H2O=2NaOH,Na2O+CO2=Na2CO3。再如在一定溫度下飽和的Na2CO3溶液中通入CO2氣體,會生成碳酸氫鈉,公式為:Na2CO3+CO2+H2O=2NaHCO3。
由于碳酸鈉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氫鈉的溶解度,當然指的是同溫條件下,而且反應中還要用掉一部分水,所以生成的溶解度較低的NaHCO3就會從溶液中析出,因此發生的現象應是有晶體析出,也可以說成是沉淀。
高中化學理論知識學習的過程與方法,主要通過教師的講解與指導、學生的理解與背誦來完成;化學實驗的學習過程與方法貫穿于教師指導學生參與創設情境、提出假設、設計方案、實施實驗、得出實驗結論、討論的每個環節,并將科學觀察與認真記錄貫穿于整個實驗的全過程中;化學高考試題的學習過程與方法,主要是解題思路的呈現與解題過程的展示。教師在整個化學學習過程與方法中是組織者與指導者,學生是體驗者、探索者與發現者。
如鹵化銀的感光性實驗:
化學試劑和儀器分別為:0.1mol/L的NaCl、NaBr、KI溶液,2%的AgNO3溶液;500ml圓底燒瓶、大燒杯、聚光電筒。
實驗步驟如下:
①將3只預先注有4/5容積蒸餾水的圓底燒瓶,使用大燒杯墊托安置于講臺上,并調整到利于學生觀察的視覺高度。
②依次在3只圓底燒瓶內加入2至5mlNaCl、NaBr和KI溶液,進行振蕩與搖勻。
③慢慢地往燒瓶中滴加AgNO3溶液,邊滴邊振蕩,然后指導學生上來幫忙,將3種膠體同時制作,便于比較。注意觀察膠體形成的效果,要求膠體顏色明顯,無渾濁狀態。
④膠體制備好后,記錄時間,用聚光電筒進行曝光 (或置于陽光下),觀察分解反應的速度及顏色等現象的變化,做好記錄。
學生可以從實驗中體會光及試劑對化學效應的影響,了解AgX光解反應速率變化規律,在相同條件下,AgX的光解速率是:AgBr>AgCl>AgI。這也解釋了教材以AgBr為例表示AgX感光特性、工業上以AgBr明膠粒作為膠卷感光材料的原因。這樣的實驗有利于激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探求學習方法和領略化學奧秘的學習熱情。
教育生態學研究認為:人的學習力是由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學習傾向”,或者說是 “學習偏好”。因此,根據學生的學情,教師從學生化學知識的認知能力結合生活中的化學出發,以情感為紐帶激發學生的學習能量,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保持學習毅力與抗干擾能力,幫助學生樹立綠色化學觀念。學習力的提升是通過課堂學習實現的,化學教師應采取分層分組合作的方法,培養學生思維、獨立、應用等能力,以提高化學課程學習力。如在鋁與鎂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從生活中經常聽到的鋁鎂合金說起,將學生進行異質分層分組,讓每個小組說出所知道的鋁鎂合金產品。比如,由于鋁鎂合金具有質地堅硬、低密度、重量輕、散熱好、抗壓強等優良特點,常被制作為筆記本外殼、高檔門窗、旅行箱等。接著每個小組針對以下試題進行分析,并提交給教師答案。試題為:鋁硅合金 (含Si 13.5%),它在凝固時收縮率很小,因而這種合金被廣泛應用為鑄造材料。在下列三種晶體:①鋁;②硅;③鋁硅合金,它們的熔點從低到高的順序是 ( )
A.①③②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小組討論分析:合金的熔點一般都低于組成它的各成分的熔點,而原子晶體的熔點一般高于金屬單質。因此答案為D。
綜上所述,化學教師只有走進新課標下的化學課程教學,才能通過課堂教學有效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化學素養與應試水平,在適應社會進步而提高綜合能力的持續發展中起到良好的鋪墊作用。這也有助于化學教師把握好新課程理念,在化學教學中準確講解知識的深度與廣度,在不斷地分析、總結、歸納、交流中發現更多更好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何彩霞.化學新課程“過程與方法”目標的理解與設計[J].化學教育,2010,(1).
[2]薛冬.中學化學新課程中實施有效教學的策略探究[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