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賓靜蓀 (臺灣《親子天下》)
發想源于澳洲、鼓勵閱讀且結合公益的“閱讀馬拉松”活動, 在美國深受中小學生喜愛,透過多方創意的投入,讓孩子逐步喜歡閱讀、主動閱讀。
全世界每個角落的大人都在絞盡腦汁,讓孩子喜歡閱讀、樂在閱讀。深受美國中小學生喜愛、定期舉辦的“閱讀馬拉松”(Readathon),就是一項百花齊放的長期活動,很多創意令人印象深刻、躍躍欲試。
在美國肯塔基州雷新頓市的克雷斯米爾小學,閱讀如同火箭飛行太陽系,孩子自己決定飛行速度。整個學期,學校圖書館外一整面墻壁變成宇宙,八大行星按遠近距離就位,上百艘寫著每位小朋友姓名的紙火箭準備升空。
每位小朋友自己選擇指定書單里的任何一本書,讀完后上“學者出版社”(Scholastic)網站回答相關問題累積分數。七十五分到地球、兩百分到土星,想探索最遠的冥王星,得累積六百分。學期末,校長頒獎鼓勵飛到最遠星球的孩子。
閱讀飛行比賽激發了孩子讀書的興趣。小熊媽媽觀察到二年級孩子的閱讀喜好,從剛開始的“無策略飛行”(喜歡讀繪本但積分少),到兩個月后迷上《神奇樹屋》章節小說系列的“加速快飛”,她不禁在博客中雀躍,希望孩子從此“穩健而大膽地在閱讀宇宙中加速飛行!”
閱讀馬拉松到了加州柏克萊的海洋景觀小學,變成放暑假前一個月鼓勵課外閱讀、同時替學校募款的美麗句點。
每個小朋友累積自己的閱讀“時”數。除了學校正常的閱讀功課外,各種形式、各種內容的課外閱讀都算:從幼兒園、低年級的家長讀給孩子聽,到孩子自己讀或讀給寵物、娃娃、弟妹聽;從繪本、小說到漫畫,沒有限制,也不指定讀本。
只要喜歡讀,隨時隨地讀,每個人都做得到。家長、親友則“認捐”時數。在閱讀馬拉松開始前,每個家庭號召可動員的大人,決定孩子閱讀每一分鐘各自認捐的金額,也可以不論時數認捐一筆固定金額。學校設定全校閱讀時數目標,每天統計。
校門口畫著一支巨大的溫度計,紅色水銀顯示逐漸升高的閱讀“溫度”,最后一天則總結全校閱讀時數及募款總額。家長會和校方共同決定每年募得款項用途,全數回饋到學生最需要的軟硬件設備。
閱讀馬拉松的一個月期間,還有一天是“睡衣日”。為顯示閱讀是輕松、隨時都可以進行的習慣,全校都在這天穿睡衣到學校,共享閱讀之樂。新來乍到的轉學生紀筱雅還半信半疑、穿“比較”像睡衣的衣服去上學,卻發現穿著紅底、無尾熊圖樣睡衣的校長,已經“絲毫不害羞”地在門口和大家道早上好了。
一手策劃所有活動的圖書館館長琳達·裴瑞姿,還有一個交換二手書的法寶。
她將美元一元紙鈔上的華盛頓肖像,換成海洋景觀小學的校徽海獺,復印出幾可亂真的“書錢”(Bookbuck),以此鼓勵孩子捐二手書。每捐一本獲得一元“書錢”,最多捐十本,然后用書錢去買別人的二手書。沒書可捐的孩子,只要還清借閱書籍,也可獲得書錢一元。
“因為把二手書捐出來還可以‘賺錢’,孩子就會很有動機、很認真地去整理自己的舊書。”原本在南加大圖書館工作的裴瑞姿,十分了解兒童心理。
一位家長發現:物以稀為貴,因為最多只能“買”十本書,平常沒有金錢概念的孩子,就會以尋寶的態度慎選自己的最愛,而且真的自動去閱讀。
閱讀馬拉松結合鼓勵閱讀和募款兩大目標,被美國校園發揮得淋漓盡致。但是最初的發想源于澳洲,而且募款是利他的公益,深度和廣度都大于美國。
從1979年起,“澳洲多發性硬化癥協會”(MS Australia)發起看書幫助病人的閱讀馬拉松計劃“MS Readathon”。近四十年來,它已經成為澳洲最大的全國性閱讀募款計劃,由副首相和聯邦教育部長擔任召集人。
MS Readathon組織嚴密,辦法行之有效,愛己助人的目標光是在2008年,就吸引四萬六千名澳洲小孩加入,總共閱讀超過百萬本書,募集到三百五十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兩千四百萬元),全數用來幫助多發性硬化癥病人。
英國也有全國性的閱讀馬拉松計劃,今年更大肆慶祝成立二十五周年。
英國人肯定這項計劃已在數以百萬計的孩子生活里,種下了閱讀的種子,而且捐贈了兩千兩百萬英鎊(折合人民幣約一億八千八百萬元)給英國癌癥病童組織,以及“羅德·戴爾基金會”(Roald Dahl生前為英國很受歡迎的兒童小說作家、插畫家)支持的神經、血液重病病童。
英國國家閱讀素養信托組織在2008年的研究報告《閱讀改變生命》中總結,“孩子能為樂趣而讀,就是他未來成功的最重要指標。”英國閱讀馬拉松組織的運作印證了這個觀點。96.5%定期參與閱讀馬拉松的老師、圖書館員相信,“讓孩子自己選擇閱讀內容,有助發展閱讀素養。”
第一,這是一個群體性的活動,一群人在一起閱讀,更能激發孩子的閱讀熱情。
第二,閱讀馬拉松不限制書籍種類,孩子可以自由閱讀任何自己喜歡的書籍。
第三,當這個活動具有公益性質時,孩子意識到自己讀書能給他人的生活帶來改變,會更加認識到閱讀的神奇魔力。
第四,閱讀馬拉松的過程中孩子們可以吃零食、脫鞋、穿睡衣,他們會意識到閱讀是一件輕松的、隨時可以進行的事情。
第五,每個孩子的閱讀速度不一樣,對應的“進度條”也長短不一,進度有快有慢。不管能讀完幾本,每一個認真閱讀的孩子都是閱讀馬拉松的獲勝者!
因此,培養閱讀習慣,不能靠簡單粗暴地把書堆在孩子面前命令他們去讀,如果有巧妙的方法讓他們輕松愛上閱讀,為什么不去嘗試一下呢?
要知道,一旦孩子嘗到了閱讀的甜頭、體會到了閱讀的樂趣,就會像一臺開動的小馬達,從此在閱讀之路上持續前行、停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