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漣源市實驗學校 湖南漣源 417100)
批注是什么?一種就是在學生閱讀文本時,在文本的段落結尾或文章結尾寫下自己對于文本的評價,和讀完本段或者讀完本文的心情與理解,通過不斷的寫批注,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評價能力都會得到提高,另外一種是學生在閱讀文本是,將新認識的字,詞組做特殊標記,或用符號將文章段落和內容分層次,更便于閱讀與理解。
所以批注主要分文本批注和符號批注兩種。[1]
在教學中,老師在使用批注式閱讀方式教學時,事先統一好符號批注的用途,來使教學操作規范,不至于混亂。例如現在流行的多顏色水彩記號筆,一袋里有多種顏色的記號筆,教師可以在使用前規定好每個記號筆的具體用途,例如紅色用來批注新的漢字,藍色用來批注新的詞組,綠色用來批注需要強調的詞組,黃色用來批注優美的詞句,使用多種顏色的記號筆進行符號批注,可以使批注出來的效果清晰美觀,更方便教師進行文本的講解,使其中需要強調的地方一目了然,而且多種顏色記號筆的使用,可以調動小學生的視覺神經,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還能更直觀的體現不同的批注內容,方便同學之間交流或者自己日后查閱。[2]
對文本的批注,主要體現學生對于文本或段落的理解或感悟,而新課標課程強調的就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所以讓學生做好文本批注對于閱讀能力的培養和語文素養的提高至關重要。教師可以在準備開始新的一篇文本的講解時,將自行閱讀課文并根據自己閱讀后的感悟自行先在書上寫批注,等學生們全都知道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之后再進行講解,這樣往往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
批注式閱讀對很多學生來說是一門全新的技能,學會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所以在學習過程中,需要老師進行帶領和指導。所以需要多進行課堂上的批注練習。比如講到一個新的文本時,老師在前一天把批注任務布置下去,在明天課上,精講某個段落時,可以讓全班每個同學分享他自己做的批注,這樣,既做到了檢驗課后作業完成的效果,又可以讓每個同學在這個過程中認真比較自己的批注和其他人有什么差別,更加深刻的認識到自己的批注還有什么不足,看問題的角度還有哪些是不全面的,例如,當一個學生分享自己的批注時,他從正面角度看到問題,但是另外一個學生又起來分享他的批注時,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這樣兩個學生都會學習到其他人另一個角度看問題的觀點,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在所有人分享完自己的批注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們欣賞標準的批注,完善自己看問題的角度,或者教師對所有學生分享的東西做一個總結。通過這種課上的不斷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看問題的角度都會得到相應的提高。[4]
在批注式閱讀的教學中,教師給予了學生成組的時間對文本和思想進行充分認知與理解,并不斷拓寬自己看問題的角度,通過對文章理解的深入,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也會逐漸濃厚,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足夠的興趣,才能積極配合老師的教學,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文學素養。但是養成一個在學習新文本或者閱讀新文章進行批注的習慣絕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除了之前提到的在課堂上的練習外,為了擴展學生的閱讀視野和能力,教師應該在課后也應已布置作業的形式來加強批注式閱讀的練習。例如全班統一每人買一本課后讀物,每天課余時間讓學生去讀一篇文章,獨立思考,在第二天的課堂上,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幾名學生來分享閱讀文章的感悟和自己做的批注,最后由老師來進行點評,在分享過程中老師也可以給出一些相應的意見。例如今天課外讀物是一篇小說《項鏈》,一個同學在分享自己的批注時,說自己在讀完這篇文章之后,感覺可笑,替女主人辛苦這么多年為了這條假項鏈覺得不值得,這時候教師可以在一旁說出自己的意見,這種弄壞別人東西就要賠償給別人的精神其實也值得我去學習不是嗎,而且她并不知道這是條假項鏈,這樣提示,學生會印象深刻,下次做批注時,就會從其他角度來看待問題了。當一個學生說到認為弄丟別人東西就要付出代價去賠償,覺得這種精神值得學習,教師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提示,是女主人忽視了自己本身的美麗,是她自己太虛榮,最后為自己的虛榮付出了代價,沒有那個項鏈又怎樣?物質的豐富遠不如精神的豐富可貴,有趣美麗的靈魂才是最令人喜歡的。這樣在每天的課后練習解答中,不斷提示學生他們的看問題角度的全面性,日積月累,學生對于文本的閱讀能力會得到顯著提高,對于一個問題的看待角度也不會那么極端,除了語文能力的提高,人格也逐漸得到完善,這樣不也正是語文學習的魅力所在嗎?
最后,語文的教學在小學的課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分量,它除了可以為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打下基礎外,還有對之后他們人生道路的影響,因此養成批注式閱讀的習慣,從多個角度來看問題十分重要。批注式閱讀可以很好的適應新課標小學語文教學的需求,良好的運用教學技巧,對學生語文素養和綜合素質的培養有著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