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階段是學生的智力和思維都在快速發展的時期,對新鮮、有趣的事物充滿好奇心。但是,傳統的小學數學采取“灌輸式”教學法,不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不利。所以,小學數學要應用符合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發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智力水平。筆者發現,數學繪本教學是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對小學生的學習具有重要作用。
數學繪本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改變了原有的教學體系,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率。小學數學老師經過研究,發現繪本教學能使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都得到提高。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用數學繪本教學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結合生活實際,使學生輕松學習。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應用生活中的例子進行探索,可以使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入。數學繪本的知識內容一般來自于生活,如分糖果、分蛋糕或購買書本等,都是生活中經常發生的事情,因為是熟悉的事情,小學生有濃厚的興趣,因而提高了學習熱情、增加了主動學習的興致。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改變了學習環境,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的學習輕松、愉快,從而提高其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
又如,教學“統計”知識時,運用與購物相關的數學繪本創設在超市購買物品的情境。小學生經常和父母到超市買東西,學生對此很感興趣。通過生活事例的引導,學生對學習數學知識產生興趣,對老師提出的問題會很興奮地列清單,列舉自己喜歡的物品,從而掌握和學習統計的初步知識。這樣的教學方式利用學生的日常生活作為情境元素,引導學生了解新的數學知識,激發學生對新知識的興趣,也使學生的學習氛圍變得輕松而愉悅。把生活的日常小事融入數學繪本教學當中,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提問,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掌握新知識。
2.通過趣味故事,激發學習興趣。數學繪本中的各種趣味小故事,對數學教學具有輔助作用。小學生喜歡故事,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融入繪本,讓故事作為引導,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教學“找規律”時應用繪本《一個紅色圓點》,編寫相應的故事,結合故事情節在其中尋找規律,激發學生的聽課興趣;教學“加法與減法”時應用繪本《神奇的胡蘿卜》,通過繪本故事進行小學加法和減法知識的滲透,在故事的引領下使小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認識和了解??梢?,數學繪本故事符合學生的學習特性和興趣愛好,在教學過程中有效應用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應該注意的是,繪本只是教學輔助工具,不能代替課本和板書。
3.通過課堂互動教學,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通過學生間的互動,能夠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通過老師和學生間的互動教學,能夠拉近學生和老師之間的距離,使學生可以和老師自由溝通,增強教學效果。比如,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時應用繪本《吃魔法藥的哈哈阿姨》,閱讀、理解故事,讓學生進行合作和研究。在閱讀故事的過程中,學生相互探討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求解公式,學生閱讀繪本之后,老師結合繪本提出問題,可以使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公式,培養自身的應用能力,讓繪本故事和教材內容相互作用。
小學生對于抽象的數學知識缺乏興趣,學習效率低。小學數學老師要研究一定的教學方式,改變學生對數學的看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自主學習能力。繪本教學就是一種有效的方法。
1.培養良好的師生關系。小學生對老師具有畏懼心理,常常在課堂上過于拘謹,不敢自由發問,也不能放開思維。在數學教學當中應用繪本教學,可以讓老師和學生共同研讀繪本,老師一邊講故事一邊傳授數學知識,通過趣味性的故事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學生和老師之間可以很好地溝通。應用數學繪本教學,使學生對老師的心理發生變化,變得更親近,學生可以把老師當成朋友,可以輕松地提出學習問題,在輕松、愉快的氛圍里學習。
2.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觀察分析能力。首先,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的很多繪本出自名家之手,欣賞性很強。學生閱讀時,既可以了解故事內容、學習數學知識,還能夠欣賞美麗的畫面。小學生在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接受美學的熏陶,可以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文化修養,對以后的學習和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次,可以提高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用繪本教學,讓學生在閱讀故事的同時對圖畫進行觀察和分析,體會故事的含義,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增,學生不斷地對圖畫進行觀察,可以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比如,“奇妙的種子”繪本,小學生觀察小種子種下后的生長變化過程,體會植物經過變化發生的數字倍增現象,仔細觀察圖畫中的種子,分析其形狀及大小的變化,同時研究其用途,然后計算收獲,這個過程中可以鍛煉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
3.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數學繪本當中的圖畫樣式和種類很多,有各種美術、多種實驗及多樣的表演等,數學老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特點進行選擇,在進行教學活動當中應用相應的數學繪本,使學生對數學繪本產生興趣,這樣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老師的教學質量。比如,教學“1~10的知識”時應用繪本《蘋果搬家》,把蘋果從一個籃子搬到另一個籃子,利用籃子里蘋果的數量來表達和體現數字的含義。學生通過這樣的繪本,對數字進行準確地了解和認識。這樣的教學模式,學生會覺得很新奇、有趣,對數學知識的學習也不再覺得枯燥無味。這無疑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跟隨興趣進行主動學習,深入理解所學知識。
4.培養語言表達能力和創新思想。數學繪本中的語句精練,都很朗朗上口,老師按照繪本內容進行簡單復述,再引導學生根據繪本內容形成完整的故事。通過老師的引導,學生可以輕松地理解繪本內容,并且運用自己的語言復述故事內容。這樣,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還能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創新思想,實現了繪本教學的真正目的。
綜上所述,數學繪本的教學方式和傳統教學方式不同,它可以將數學知識和圖形相結合,是進行課堂教學的重要輔助工具。數學繪本符合小學生的特點,其中的故事來源于生活,讓學生的學習輕松、愉快,沒有壓力,還能激發數學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老師利用數學繪本進行課堂互動教學,根據繪本故事提出相問題,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提升小學生的分析探究能力,也拉近了學生和老師之間的距離。通過繪本故事,結合學生特點進行教學,學生對繪本故事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發揮和描述,還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創新思想??傊?,在小學數學教學當中,應用繪本教學可以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老師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