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銅川工業技師學院 陜西銅川 727000)
在我校學生管理中,班主任是聯接學校學生科、教務科的紐帶,承擔著班級許多重要的基礎工作,是學生成長的領路人和指導者,對學生的影響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一個好的班級,需要一個優秀的班主任來帶領和引導,特別是對技工學校的學生。
技工學校學生大多來自于沒有考上高中或高中沒有考上大學的學生,他們不但考試成績較差,而且還有一些不好的習慣,如抽煙、酗酒,臟話多,愛玩甚至沉迷于游戲。他們一般年齡在十五六歲至二十歲左右,在班級中有部分同學出現以下現象:學習目標不明確造成主動性不夠、自我控制能力弱、自卑感強,到技工學校上學,離開父母,獨立生活能力差,難以適應學校的集體生活,顯得困惑和無所適從。作為一名技工學校的班主任,怎樣組織和管理好班級呢?下面談一些體會。
“學高為師,德高為范。”在學校班級中,從早上上操、上自習及晚上查宿舍衛生和學生歸宿情況,班主任都要與學生打交道,接觸學生次數多、時間長,對學生影響大,在學生面前,班主任就是學生的榜樣,是學生的一部書。規范學生行為,教師首先要以身作則。比如,要求學生六點半上操,班主任老師決不能只能提前到,決不能晚到一分鐘。班主任自身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學生的素質好壞。教師提升自身素質,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要嚴格要求自己,注意言行,提升自我修養,做到熱愛學生,養成熱愛生活、熱愛學習的良好習慣。二是不斷學習和探索,自我減壓、自我調整,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辯證的吸收他人的經驗,善于總結,以增強自己的組織活動和班級管理能力。三是有強烈的責任心和足夠的耐心。做到對學生負責、對家長負責、對學校負責,充分發揮橋梁和紐帶的作用。以旺盛的精神,積極帶領班級學生,參加各項技能比賽和課外活動,增強班級凝聚力。
進入技工學校的學生,一般自感不如進入普通高中的學生,覺得低人一等,前途渺茫,再加之成績不理想,容易缺乏自信。如何幫助學生走出消極思想狀態呢?契訶夫說:“師生之間一種互相懷有好感 、互相友愛尊重的氣氛,這將有助于教育和教學的完成。”青少年學生有強烈對愛的渴求,師生之間愛的情感交流,有助于把教師的思想轉化為學生的行動。作為班主任,只有對學生充分了解,深入到學生心里,把學生所思、所想的,搞清楚、弄明白, “曉之以理”,又“動之以情”,學生才能信服你,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比如幫助學生分析學習成績不好的原因時,告訴學生并不是你的智力低、腦子笨、能力弱,而是不能正確分析評價自己,叫“自己不相信自己”,還有惰性較強,不勤于、善于思考,叫“自己管不好自己”,另外學習方法上不動腦筋、缺少靈活性,不重視理解,叫“自己用不好自己”。了解自己的短處與不足 ,激勵、引導學生揚長避短,迎頭趕上。
讓每個學生的特長在班級活動中有所表現,鼓勵他們參加學校第二課堂,鼓勵他們大膽表現自己,培養他們健全的、積極向上的、勇于參與 競爭的思想意識,消除自卑心理,幫助學生樹立“我能行”的自信。
班級文化是班級內部形成的獨特的共同價值觀、思想、作風、行為的總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生活即教育,有什么樣的生活就有什么樣的教育。班級文化作為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方式,班主任要積極引導、指導和支持班級文化建設,組織全員參與,聯系生活實際,貼近學生,搭建各種平臺,使學生融入班集體中,做班級的主人。如制定班級規范、布置學習園地、開主題班會、建立相互交流的微信群和辦板報專欄等,都需要以技工學校學生的心理、生活狀態為參照來設計健康向上積極進取的班級文化方案,挖掘班級文化內涵,開展班級文化建設活動。在班級文化建設中,不斷總結,與時俱進 ,常抓不懈,勤于思考,才能建設好符合本班學情的班級文化,真正發揮它的的教育作用。
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經常遇到這樣的尷尬:有的同學違反課堂紀律,經教育后仍然犯錯;班級衛 生有時一團糟,而值日生熟視無睹;有的學生上操或上課時常出現遲到現象等等。作為班主任,面對一些突發狀況,面對學生的過失和錯誤,切 忌簡單、粗暴、沖動,要寬容有度,以理智控制自己的言行,講究批評的藝術。保持冷靜的頭腦,深入了解學生犯錯的具體情況,因人而異,以實際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運用無聲的語言、幽默的話語、寓表揚中批評和對比中批評等方式,恰如其分、實事求是、有理有據的批評,才能突出教育的效果。注意要讓學生感覺到,教師批評是善意的幫助而不是惡意的指責,批評是對他們自己的一種愛而不是恨,出發點是為了學生今后的發展和前途,促使其認識缺點和不足并改正。如,有同學當值日生,打掃衛生,敷衍了事,在批評該同學時,運用對比法,為什么人家能打掃好,而我們不能呢?因為上一周我班在全校衛生檢查中,被評為第二名的好成績。參照式批評,即借助于他人的經驗教訓,運用對比的方式來表達批評的內容,使被批評者感受到此項工作沒搞好不應該,達到自我認識錯誤,促其改過。
另外,班主任除做好校內的本職工作外,還應想方設法爭取到學生家長支持和理解,,如建立家長、班主任、學生微信群、與家長電話聯系、 家訪等形式,積極與學生家庭溝通聯系,取得家長的信任。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一體化的共同作用,全面有效的開展班級工作,效果就會更好。
總之,要帶好班級、教育好學生,在繁重的班級管理事務中,班主任要不斷鼓勵、鞭策自己,做學生的知心朋友,踏踏實實抓好班級的學生管理,真正擔負起學生的思想教育、文化知識和專業技能傳播、指導和引導工作。努力地投入到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去,為學校的發展改革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