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望子成龍外語培訓學校 四川成都 610000)
在傳統語文教育中,教育專家、教師以及家長更多的關注書本知識,將語文教學局限在現有的知識體系框架內,雖然能夠達到語文學習的效果,但對學生的思維起到了不良的禁錮。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興趣,小學語文教師不僅承擔基礎知識教學,更需要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培養,借助有效的途徑實現學生思維能力拓展。基于此,本文圍繞小學語文教學拓展學生思維能力的實踐路徑進行研究,認為培養學生養成良好閱讀習慣、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盡情發揮想象、積極鼓勵學生提出質疑以及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能夠有效拓展學生思維能力。[1]
小學語文教學應注重對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讓學生形成邊讀邊思考、邊讀邊理解的習慣,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能夠拓展自己的思維,融入到閱讀內容之中,充分對閱讀內容進行思考,從而獲得創新思維能力的提升。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創造良好的自主閱讀空間,教師應基于閱讀內容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閱讀,大大提高閱讀的質量和效率,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并允許學生對閱讀內容進行自主討論,借助溝通和交流提高思維能力。此外,教師還應鼓勵學生多閱讀課外讀物,向學生推薦適合的課外讀物,倡導“美好的一天從閱讀開始”,讓學生樂于閱讀,沉浸在閱讀之中,在不斷的閱讀過程中培養創新思維能力。[2]
興趣是提高學習質量和效率的源泉,拓展學生思維能力也需要基于學習興趣,要積極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興趣,只有學生具備充足的學習興趣,才能注重創新思維的開發。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掌握獨立分析問題,尋求答案的能力,最佳的方式就是創新教學情境,教學情境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之中,結合小學學生的實際特點,利用將故事、引入生活實例等方式將學生帶入到教學情境之中,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便形成對學生思維的有效培養。
想象力對于小學學生而言至關重要,想象力還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通過想象力能夠將不同的事物聯系到一起,最終形成富有創造力的畫面。首先,要拓展學生的想象空間。教師應該給學生創造良好的想象空間,有意識的鍛煉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對相同的事物進行不同的想象,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一旦學生的想象力得到提升,創新思維也就會取得相應的提升。其次,培養學生創造性想象力。教師應結合教材內的相關知識,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想象力。比如在景物描寫的課本中,可以為學生創造巨大的想象空間,讓學生將該景物進行創造性想象,從而產生新的認知。最后,鼓勵學生將想象力記錄下來。想象的瞬間往往稍縱即逝,教師應培養學生將想象力記錄下來,可以為學生安排好相應的作文題目,讓學生依據自己的想象完成寫作,將自己的想象記錄下來。
質疑并非是錯誤的事情,只有多提出質疑,才能證明自己時刻都在思考之中,才能有效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一直以來,小學教育中都忽視學生的質疑,教師都要求學生依照教學大綱和自己的教學意見學習相關內容,不給予學生提出質疑的機會。想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就要鼓勵學生提出質疑,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見,才能對思維起到鍛煉作用。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提高自我信心,敢于讓學生提出質疑,只有教師具備充足的胸懷,學生才能提出相應的質疑,也只有具有胸懷的教師才能夠包容學生提出的質疑。同時,教師也應樹立學生的信心,學生在提出質疑后,其最終的結果可能并不正確,但教師依然應鼓勵學生,給予學生相應的肯定,鼓勵學生在更大的范疇內尋找答案,并能夠始終保持質疑的態度。除此之外,教師應對學生提出的質疑進行思考,反思自己的教學活動,并從學生的視角了解學生的想法和思維,如果這種思維具有正向性,應積極鼓勵學生堅持創新思維能力,并不斷培養學生該種能力。[3]
在現代社會中,越來越多的網絡技術進入到課堂之中,不僅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多彩的教學環境,也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率。小學語文教學拓展學生思維能力就需要利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充分利用網絡中的視頻、圖片等教育資源,讓學生能夠圖文并茂的了解相關知識點,并延伸自己的思維空間。教師除利用多媒體完成正常的教學活動之外,還可以通過網絡找到相應的資源,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培養,讓學生閱讀相關的圖書、欣賞相應的影視作品,讓學生能夠在更加輕松的環境內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