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翠等
doi:10.3969/j.issn.1007-b14x.2017.26.35
摘要 摘要目的:探討PDCA持續改進方法在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患兒規范復診中的應用。方法:2016年4月成立PDCA小組,采用PDCA持續改進方法,觀察實施效果。結果:通過開展活動,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患兒的規范復診率由活動前的51.72%提高到82.17%(P<0.05)。結論:采用PDCA持續改進方法不僅提高了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患兒的規范復診率,更有利于加強此種疾病的規范化治療,對患兒更好地融入社會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 PDCA;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規范復診
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CAH)是一組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患者中90%~95%是由于21-羥化酶(21-OHD)先天缺陷導致腎上腺皮質合成醛固酮及皮質醇障礙,垂體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增高,使酶阻斷前質17-羥孕酮及旁路代謝產生雄激素(睪酮)增高而引起女性男性化、男性假性性早熟,誤診患兒常因雄激素升高促使骨齡加速而導致侏儒癥,甚至危及生命。CAH的患兒需終身服藥,并隨年齡和病情發展調整藥物劑量。2016年《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21-羥化酶缺陷診治共識》中明確指出,規范、精準的治療可以維持患者正常的生長發育。PDCA循環又叫戴明環,是全面質量管理應遵循的科學程序,分4個階段:計劃(Plan)、執行(Do)、檢查(Check)、處理(Action)。2016年4-11月兒科門診采用PDCA持續改進方法,開展了提高CAH患兒規范復診率的活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組隊情況:兒科門診于2016年3月成立PDCA小組,共有8人,1人擔任組長,1人擔任秘書,每月召開1~2次小組會議,集中匯報項目進展情況和下一步工作內容。
確定主題:回顧性分析近5年CAH患兒復診的情況,發現CAH患兒規范復診率并不理想。為了更好地管理CAH患兒,規范此種疾病的治療,確定活動主題,活動實施周期為2016年4-11月。
擬定活動計劃:通過討論擬定活動計劃書,繪制甘特圖,包括主題選定、計劃擬定、現狀把握、目標設定、解析、對策擬定、對策實施、效果確認和標準化。每個階段均設有負責人,負責督促活動開展及資料整理。
現狀把握:2016年4月下旬-5月上旬共3周時間向45例患兒家屬發放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現場填寫,現場回收。將調查問卷進行數據整理并繪制柏拉圖,確定本次項目的改善重點。
目標設定:目前患兒的規范復診率51.72%,設定目標值80%。
解析:組員集思廣益,從各個環節尋找原因。應用特性要因法,從人員、物品、設備、方法等方面進行分析,確定了4條要因。
對策擬定及實施:要因確定后,組員們運用頭腦風暴法進行討論,提出可實施的對策共20條。依據可行性、經濟性、執行能力等指標進行評分,結合實際操作因素,共采納5條對策,在2016年6-9月實施。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7.0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2016年10月在實施對策后再次對CAH患兒的規范復診進行調查,發現規范復診率達到82.17%,進步率30.45%。活動前后的CAH患兒規范復診率結果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討論
由于患兒家長及許多基層醫務人員對CAH疾病的認知度不高,使很多患兒失去最佳治療時機。有研究認為手術治療和內分泌治療愈早愈好,一般以2歲左右為佳,使患兒從小就能獲得一個固定的傾向性的性征發育,可有效矯正患兒的外陰畸形,使外生殖器盡量向女性或男性方向發展,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有研究發現,盡管國內性發育異常的研究取得了很多進展,但是單中心研究中缺乏多學科協作診治的模式,性發育異常患者就診時間晚、就診科室分散(包括兒科、內分泌科、泌尿外科、整形科)等,容易造成誤診和漏診,會直接影響患者今后的正常社會性別定位以及婚育。因此,對性發育異常的診治,應克服目前“單兵作戰”的局面,組建多學科協作模式才是最為科學和理性的舉措。
PDCA持續改進法作為有效的管理方法和質量控制工具,正在被廣泛用于醫療臨床實踐,并顯示出良好的效果。以事實為依據。以數據為依據的管理模式在醫院管理中正發揮巨大的作用。通過本項目的開展,科室人員接受了科學的質量持續改進方法,增強了質量改進的意識。
PDCA持續改進方法推動了多學科聯合會診模式的開展,CAH患兒的規范復診率顯著提高,CAH患兒的復診計劃及就診流程標準化,并有效地應用于CAH患兒,使得此種疾病的患兒得到規范、有效的治療,保證了治療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