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春芳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7.26.52
摘要 目的:探討辨證施膳聯合耳穴埋籽治療糖尿病的效果。方法:收治糖尿病患者30例,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用辨證施膳治療,試驗組采用辨證施膳+耳穴埋籽治療,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試驗組的滿意度和血糖指標控制情況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辨證施膳聯合耳穴埋籽治療糖尿病的效果顯著。
關鍵詞 辨證施膳;耳穴埋籽;糖尿病
近年來,我科收治大量糖尿病患者,為更好地控制患者血糖狀況及提高護理滿意度,我科在對癥治療和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加用耳穴埋籽和辨證施膳控制血糖,在臨床中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糖尿病住院患者30例,參照隨機數字表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15例。試驗組男7例,女8例;平均年齡(61.26±13.19)歲;平均病程(11.48±6.54)年。對照組男8例,女7例;平均年齡(60.96±11.55)歲;平均病程(12.13±7.69)年。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等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明確診斷為糖尿病;年齡與性別不限定;血糖情況控制不佳。
排除標準:妊娠期、哺乳期婦女;對耳穴埋籽過敏者;耳部皮膚存在破潰者;納入后未按原定方案治療或拒絕繼續治療者。
干預方法:試驗組采用耳穴埋籽+辨證施膳。對照組采用耳穴埋籽。耳穴埋籽:在排除患者耳部皮膚破潰等情況后,取75%酒精消毒耳部施術部位,將王不留行籽按壓于選取的穴位上,每次施于一側耳朵,囑患者每日早、中、晚各按壓1次,力度以僅感到微微疼痛為度。春秋季3~5 d1個療程,夏季1~3 d為1個療程,冬天5~7 d為1個療程,兩耳交替施術。取皮質下、內分泌、糖尿病點、辨證穴。辨證穴根據患者病情的不同側重點而定,如患者患有糖尿病足則加用“足”耳穴,以此類推。辨證施膳:①肝胃郁熱證:宜食開郁清熱之品,如苦瓜、黃瓜、絲瓜、芹菜、蓮子、銀耳等。食療方:苦瓜山藥燒豆腐、涼拌黃瓜、絲瓜炒蘑菇等。②胃腸實熱證:宜食清利胃腸實熱之品,如蘆薈、馬齒莧、苦瓜、冬瓜、蕎麥、燕麥片等。食療方:涼拌馬齒莧、冬瓜炒竹筍、苦丁茶等。③脾虛胃熱證:宜食補脾清胃熱之品,如山藥、粟米、高粱、菠菜、赤小豆、魚肉等。食療方:山藥芡實瘦肉飲等。④上熱下寒證:宜食清上溫下之品,如白蘿卜、狗肉、黨參、鮮蘆根等。食療方:白蘿卜汁等。⑤陰虛火旺證:宜食滋陰降火之品,如甲魚、老鴨、蓮子、百合、銀耳、茼蒿、枸杞子、桑椹等。食療方:菊花茶、枸杞茶、銀耳蓮子百合飲等。⑥氣陰兩虛證:宜食益氣養陰之品,如瘦肉、蛋類、魚肉、山藥等。食療方:皮蛋瘦肉粥等。⑦陰陽兩虛證:宜食溫益腎陽、補腎滋陰之品,如牛肉、羊肉、蝦仁、韭菜、豬胰、干姜、黑豆、黑芝麻等等。食療方:韭菜炒蝦仁、香菇木耳湯等。
療效評估:①滿意度:在兩組患者耳穴埋籽和辨證施膳實施結束后進行滿意度評價,設置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4個選項,統計各選項患者人數。②血糖情況:采用干預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及糖化血紅蛋白值(HbA1c)來衡量患者血糖控制情況。③安全性:評估兩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有無耳部疼痛難忍或感染等發生。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1.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滿意度比較:試驗組患者總體滿意度100%,對照組總體滿意度60%,兩組患者滿意度情況經秩和檢驗,提示試驗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血糖控制情況比較:兩組患者血糖控制情況經t檢驗后,試驗組干預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均明顯低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安全性:此次研究納入的30例患者在試驗過程中均未出現任何不良反應,提示耳穴埋籽安全性較好。
討論
糖尿病屬于中醫“消渴病”范疇,患者以多飲、多食、多尿、消瘦為主要特征,是目前臨床中并發癥最多的疾病,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質量造成了巨大的影響。臨床中除了科學、合理的對癥治療外,尚需多種途徑的有效護理相配合才能控制病情的進展,改善預后。中醫認為,消渴病的病機多為燥熱津虧,因此,臨床護理方案也要針對其疾病特點進行系統規劃。
耳穴埋籽,又稱耳穴壓豆,是指用膠布將藥豆準確地粘貼于耳穴處,給予適當的揉、按、捏、壓,使其產生酸、麻、脹、痛等刺激感應,以達到治療目的的一種外治療法。耳穴埋籽屬于中醫特色操作之一。耳穴埋籽具有操作簡單、損傷小、不良反應少等優點。目前,耳穴埋籽已廣泛運用于各科護理中,尤其是在中醫醫院,耳穴埋籽更是受到了眾多患者的歡迎。耳穴埋籽是我科中醫護理方案的重要一環,對控制患者血糖具有積極作用。法國學者P.Nogier發現外耳并非單純唯一彎曲軟骨,它與內臟器官存在密切聯系,內臟疾患在耳郭上有相應點體現。他首次提出形如胚胎倒影的耳穴圖,認為與頭面相關的耳穴在耳垂,與軀干相應的穴位在對耳輪上、下腳及對耳輪體部,與內臟相應的穴位集中在耳甲腔。故人體臟腑疾病能反映于耳郭相應部位。中醫學認為,耳穴埋籽能夠調節相關經絡的功能,起到運行氣血、調理臟腑陰陽的作用,很好地契合了消渴病的疾病特點,能夠起到控制血糖的作用。
本試驗結果表明,加用耳穴埋籽的試驗組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血糖控制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值得在臨床中進一步研究和推廣。但是本研究所納入的病例均是來自我院的住院患者,是單中心小樣本的試驗,結果的代表性與正確性還需要更多科學、嚴謹的臨床試驗進行佐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