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家連

doi:10.3969/j.issn.1007-014x.2017.26.75
摘要 目的:探討護理干預應用在急性出血性結膜炎護理中的臨床有效性。方法:收治急性出血性結膜炎患者6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采用綜合護理干預,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護理總有效率和護理滿意度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急性出血性結膜炎患者實施有效護理干預的效果較好。
關鍵詞 護理干預;急性出血性結膜炎;臨床有效性
急性出血性結膜炎屬于具有較強傳染性的一種急性病毒性眼病,給患者的健康帶來較大危害。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患者60例,針對護理干預應用在急性出血性結膜炎護理中的臨床有效性給予一定的研究與探討,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急性出血性結膜炎患者60例,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每組30例。對照組中,男17例,女13例;年齡12~31歲,平均(23.25±1.46)歲。觀察組中,男16例,女14例;年齡11~33歲,平均(23.27±1.44)歲。兩組性別比例、平均年齡、所患有疾病的類型與病情的程度等資料差異均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對其進行對比以及分析。
研究方法: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具體如下:①心理護理干預:護理工作人員需加強與患者之間的溝通,給予患者一定的安慰和鼓勵,緩解患者的害怕、焦慮等不良心理。②結膜囊沖洗的護理干預:使患者處于坐位或仰臥位姿勢,將患者的頭部往沖洗側傾斜,將受水器緊貼于患者待沖洗眼一側的面頰部位,待沖洗完之后應用無菌棉簽擦干患者的眼周。③去假膜的護理干預:存在假膜的患者應進行去除。先使用奧布卡因對患者滴眼1~2滴給予麻醉處理,應用無菌的棉簽去除患者的假膜,使用生理鹽水對患者的結膜囊進行沖洗,將假膜去除之后涂抹適量的眼膏。④消毒隔離的護理干預:需嚴格進行接觸隔離,對患者的醫護和日常生活相關用品給予及時的消毒處理,并且單獨放置。
觀察指標:對比、分析兩組護理效果及護理滿意度。
統計學方法: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21.0對有關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護理效果比較:與對照組相比較,觀察組護理總有效率更高,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與對照組相比較,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更高,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討論
急性出血性結膜炎屬于臨床眼科比較常見的流行性疾病,具有比較高的傳染性,給患者的日常生活帶來嚴重的不良影響。
本研究表明,觀察組的護理總有效率96.67%,比對照組的80.00%明顯更高,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96.67%,與對照組的73.33%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對急性出血性結膜炎患者應用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明顯優于常規護理干預,可提高患者的護理有效率,提升患者的滿意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