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受市場和國家農業供給側改革影響,玉米價格下降幅度大,面積急劇減少,因此,推廣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提高玉米產量,增加玉米種植效益是玉米產業發展的必然途徑?;诖?,有必要加大對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推廣與應用的重視程度,積極采取可行性措施,推廣玉米一增四改和適期晚收技術。
關鍵詞:玉米;高產;栽培技術
陳文濤. 山東省玉米高產栽培技術[J]. 農業工程技術,2017,37(35):52.
一、高產優質品種的選擇
不同類型的玉米品種,其生長性狀也存在較大的差異。在這種情況下,玉米品種選擇的過程中,必須對玉米的生長特性、審定區域展開綜合考慮,同時還有其單位產量與發展潛力等相關技術參數,確保所選擇的品種與當地氣候、栽培習慣相適應,具有高產潛力,同時抗病性、抗逆性強。如果當地條件允許,還可以在引進特定玉米品種前,選擇小面積的范圍展開栽種試驗,并對玉米的生長習性以及單位產量予以準確地估算,最終選擇與當地栽種氣候條件相適應的全新品種。
二、不達標玉米種子的剔除與播種前處理
從基地購進的玉米種,有些會不達標。不達標的種子,生命力不足,一旦作種用,出苗弱或不出苗,影響畝群體;即使出來的苗也較弱,抗病蟲能力差,抗逆性差,無法滿足高產的需求。為此,必須通過精選機將其中干癟的種子篩除,并且在播種之前對種子進行處理。
首先,玉米種子進倉儲存前,必須晾曬,以免發生霉變。種子在晾曬以后,應當與藥物拌合處理,并且使用提前調配的抗逆性且營養支持性的藥物,和即將用于播種的玉米種子混合攪拌,確保玉米發芽所需營養物質的充足性,營造出理想的發芽條件。
其次,采用玉米種包衣也可以實現高產。其中包衣技術是玉米種子的表面附著黏膜狀的物質,殺蟲劑是物質的主要組成部分,以保證玉米在萌發的過程中可以規避蟲害威脅,促進種子的穩定萌芽。
最后,選擇優良玉米種子,對玉米的生長特性、發展潛力以及單位產量等參數予以全面衡量,并選擇與當地栽種條件相適應的品種栽種。此外,需在播種之前將干癟的種子剔除,并且科學客觀地評估玉米種子生命狀態。以保證其始終處于理想的狀態,這對于產量的提高具有積極的影響。在播種之前,還應當及時翻耕土壤,以保證土壤得以改良,使其肥力明顯提高,為根系健康生長提供保障。
三、土壤翻耕處理
借助土壤翻耕技術,能夠對土壤予以有效地改良,使其肥力不斷增強,為玉米根系的健康生長奠定堅實的基礎,并強化玉米抗倒伏的能力。另外,通過土壤翻耕處理的方式,還能夠充分發揮搶種玉米的優勢。除此之外,如果不及時處理秸稈與雜草,將對玉米種植產生直接的影響,對提高玉米產量十分不利。
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充分考慮不同的地塊與前茬,選擇使用秋耙起壟、深松起壟、秋翻起壟以及秋翻春起壟等多種方式,盡量在伏秋整地。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選擇使用深翻深松的整地措施,應保證耕翻的深度控制在20-23 cm之間,以免出現漏耕或者是不存在立壟等情況。完成翻地以后需進行耙耢,保證起壟的及時性,將壟與壟之間的距離控制在130 cm,并且處于待播的狀態。在初春整地的時候,盡可能少量地動土,以免跑墑。
四、高度重視肥水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在施肥方面,應將基肥作為重點,而將追肥作為輔助手段。在施肥的過程中,具體的方法表現在:如果是秋收整地的時候,應配施適量的有機肥,保證每畝地施用量控制在3000-4000 kg,同時加入適量氮磷鉀肥。在玉米播種期間,可以采用種肥同播,推廣控釋肥,一旦土壤肥力不高,應適當地增加種肥施用量,確保增加玉米產量。需要注意的是,在施用種肥的過程中,應選擇條施亦或是穴施的方式,以免玉米苗被燒壞。在玉米處于大喇叭口的生長時期,應使用穗肥,且每畝地的尿素施用量在20 kg左右。
對于玉米的抽穗時期至開花時期,則可以施加粒肥,每畝地施用量在10 kg。只有花粒肥使用效果理想,才能夠實現早熟,并且提前灌漿,對玉米產量的提升具有積極的影響。而在追肥的過程中,如果施肥量不多,則應選擇淺施的措施。如果施肥量較多,需要選擇深施的措施。借助深施的方式,能夠使玉米的吸收面積不斷擴大,為根系健康生長提供有力的保障。
五、防治病蟲草害
全鎮在種植玉米的過程中,對玉米病蟲草害的防治重視程度相對較高。其中,在對大小斑病防治方面,應選擇使用濃度是50%的退菌特可濕性粉劑的800倍溶液,也可以借助濃度是50%的甲基托布津的500-800倍溶液,以噴霧的形式施用。如果有必要,應在間隔一周以后再次噴施藥劑。
在對玉米絲黑穗病防治方面,將病株拔除,并且使用濃度為25%的粉銹寧亦或是濃度40%的多菌靈。對紋枯病的防治,在玉米的大喇叭口生長階段,使用濃度是5%的井崗霉素2000倍溶液。
對玉米蚜蟲的防治,一旦玉米每株蚜蟲數量達到50頭,則應使用濃度是5%的啶蟲脒,每公頃施用量在300-450 g之間。除此之外,也必須高度重視玉米粘蟲、紅蜘蛛以及黑粉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在除草劑使用的過程中,應遵循使用說明的要求,保證藥量噴施的充足性,一次性噴灑均勻。
六、結語
綜上所述,在玉米種植過程中,要想增加產量,僅依靠某一生產環節是遠遠不夠的。必須保證品種選擇的合理性,積極開展播種前的處理工作,及時翻耕種植土壤,注重肥水管理的作用,積極采取措施防治病蟲草害。只有這樣,才能夠促進玉米種植工作的順利開展,提高玉米種植的實際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