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清心
【摘? ?要】? 幼兒園的建構區建設是幼兒園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建構區不僅把園區打扮得美麗、動人,還蘊含著豐富的知識與財富,更可以蘊含著各種創新發明、與時俱進的理念,比如保護環境、勤儉節約、節能減排、變廢為寶等理念都可以悄然地滲透其中。筆者借助本文談談變廢為寶理念在幼兒園建構區應用的策略。
【關鍵詞】? 建構區;幼兒園;變廢為寶;理念
幼兒園的建構區是幫助幼兒快樂成長的一個重要區域,幼兒教師要科學的投放,將建構區建設成一個幼兒喜歡、實用性強、教育作用大的科學教育園地,幫助教師實施更加全面的教育。幼兒教師可以將變廢為寶的理念運用到建構區的布置當中,結合創新思維,開展動手實踐,聯系家庭、走進自然,把那些可以巧妙利用的材料帶到建構區,讓這些物品變廢為寶成為助力幼兒快樂成長的有效素材。
一、結合家庭,開展變廢為寶收集活動
為了豐富建構區的材料,教師引導幼兒開展變廢為寶的活動,讓他們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在家中搜集廢舊的物品,帶到班級的建構區,讓它們發揮重要的作用,變廢為寶成為有用的游戲材料,來豐富建構區的內容,也帶給幼兒們更大的樂趣。幼兒們積極地投身到變廢為寶的搜集活動中,發散性思維得到了有效的開發和利用。
例如在進行建構區的材料投放時,教師組織幼兒進行變廢為寶的搜集活動,讓幼兒開動腦筋,將家里的廢舊物品帶到學校的班級中,用創新思維將之巧妙利用,來豐富建構區的游戲材料。為了讓這一活動開展得更加順利,教師聯系每個家庭,讓家長積極配合,這樣才能讓搜集活動開展得更高效。幼兒們奇思妙想,從家中挖掘出很多廢舊的物品,如用完的易拉罐、飲料瓶、酸奶盒子、藥盒、碎布頭、毛線團、舊衣服、報紙、塑料袋等等,幼兒們帶來了豐富多彩的廢舊物品。為了更好地開發幼兒的發散性思維,教師針對幼兒帶來的這些物品進行提問,讓他們說一說自己的創想,如何將帶來的這些東西廢物利用,變成建構區有趣的材料,幼兒們積極發言,他們將各自獨特的想法自由地表達出來,實現了想象力的有效開發,如有的幼兒說他想用自己帶來的藥盒子做一個機器人,有的說他想用自己帶來的易拉罐做一輛火車等等,幼兒們發揮著自己的想象力,用變廢為寶的理念實現了建構區材料的科學投放。
教師為了豐富建構區的材料,帶領幼兒進行了變廢為寶的家庭搜集活動,引導幼兒奇思妙想、積極參與,將家中的廢舊物品合理再利用,來實現建構區材料的科學投放,不過為了孩子的安全,教師必須和家長做好對接工作,千萬不能因為搜索廢舊物品而讓自己受傷。
二、結合自然,進行變廢為寶探尋行動
為了讓幼兒班級的建構區內容更加的豐富,幼兒教師巧妙結合大自然,引導幼兒到大自然中去探尋,將那些自然界的物品帶到班級中,運用變廢為寶的理念來將之變成建構區的游戲材料。到大自然中去探尋是幼兒們十分喜歡的一項戶外活動,他們用發現的眼光和敏銳的洞察力,找到那些可以有效運用的東西,讓建構區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例如在進行建構區的材料投放時,教師帶領幼兒走出教室,投入大自然的懷抱,引導他們去進行全面的探尋,去找尋大自然中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發揮變廢為寶的理念,進行合理的運用。幼兒們積極性高漲,他們努力地挖掘和發現,將大自然中的花、草、樹葉、樹枝、泥土、種子等都收集到班級中,讓他們變成建構區有趣的材料,教師帶領幼兒將從大自然中搜集到的這些東西,進行合理的安放,讓他們在班級中開始新的生命。如將花花草草及各種種子,用泥土種起來,每天給他們澆水,觀察他們成長的過程,增長幼兒的知識儲備;再如用樹枝樹葉來制作出豐富多彩的粘貼畫,來填充班級的建構區。幼兒們在大自然的懷抱中快樂地探尋,運用變廢為寶的創新理念進行科學的采集,為建構區帶來更多豐富的材料內容。
教師為了充實建構區的內容,帶領幼兒走進自然,去探尋自然的奧秘,將那些可以利用的材料帶到班級的建構區,來拓展幼兒的思維和視野,讓他們結合這些內容,進行更為科學的認知和鍛煉。這種鍛煉不僅開放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還讓孩子親近大自然、享受大自然,一起在陽光下健康成長。
三、結合手工,體驗變廢為寶快樂實踐
幼兒教師為了進一步完善建構區的材料投放,引導幼兒進行了課堂中變廢為寶的動手實踐活動,讓幼兒在互動的合作中,制作出屬于自己的獨特作品,讓這些不起眼的物品在變廢為寶的理念指導下,成為趣味的游戲材料,來實現建構區材料的有效補充。幼兒在這樣的動手實踐活動中,不僅鍛煉了自身的動手能力,還開發了靈動的思維,他們在互動的合作中,體驗著動手實踐活動的快樂,為建構區的科學投放提供了更多的趣味內容。
例如在建構區材料的填充中,教師引導幼兒進行動手實踐活動,讓他們充分利用身邊的普通材料來制作獨具風格的作品,用以填充建構區。教師可以提前為幼兒準備好制作用的材料及工具,讓他們分工合作,實現高效的創作。為了讓制作更加井然有序,體現制作的主題性,教師將幼兒分成主題不同的若干個小組,如有的小組進行布藝貼畫的制作,而有的小組則進行盒子機器人的制作,教師則要為每個小組準備各自需要的材料及制作過程中所用到的工具,幼兒們在動手實踐活動中,體驗著小組合作的快樂,他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和智慧的頭腦為建構區呈現出多種多樣的個性作品,實現了建構區材料的趣味投放。
幼兒們在動手實踐的互動中,有效地鍛煉了自身的動手能力,并促進了想象力的進一步開發,幼兒們在互動的合作中,還滲透了團隊合作意識、交流意識,提升了班級的凝聚力,從而讓班主任帶領孩子們輕松地完成了建構區的投放任務,豐富了幼兒游戲的空間。
總之,在幼兒園建構區的投放中,幼兒教師要引導幼兒進行科學的材料投放,幼兒教師可以結合家庭、結合自然、結合手工進行趣味生動的材料搜集工作,引導幼兒將這些材料進行合理、巧妙的運用,用變廢為寶的理念,來呈現建構區材料的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