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玲秀

何謂形象思維?形象思維(imaginalthinking),是指用直觀形象和表象解決問題的思維。主要指人們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對事物表象進行取舍時形成的,使用直觀形象的表象,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人類從呱呱墜地開始,就不停地用耳朵傾聽,辨別各種聲音;用手去觸摸,感受各種事物的質感;用嘴巴去舔舐,品嘗各種味道;用眼睛去觀看,認識事物的色與形。通過這些形象的感官體驗,我們開始慢慢認識這個世界,這便是我們形象思維的開始。那么,怎樣經過后天的有意識的強化與訓練,使我們在對形象信息傳遞的客觀形象體系進行感受、儲存的基礎上,結合主觀的認識和情感進行識別,并學會用一定的形式、手段和工具形成自身一種基本的思維形式?對此,我將結合自己的一些教學心得,說一說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在教學之前了解清楚學生的認知起點,設計合理科學的教學環節、借助形象思維有效突破教學重難點。
在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存在一些“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概念。那么,了解清楚學生對于哪些概念認識比較清楚,只是缺乏規范的語言,而哪些概念是模糊而含混或者是錯誤的,這就顯得尤為重要。
比如,在我教學《什么是周長》這一課之前,就“邊線”與“周長”進行了前測,對于邊線學生完全可以意會,可結合物體的表面進行正確的比劃,但絕大多數學生對周長的認識模糊不清,乃至于是錯誤的:他們或者是將平面圖形的邊線等同于周長;或者將一周等同于周長。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這是由于學生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經驗積累,加之邊線的指向性明確,所以,大多數學生對邊線沒有較大的認知困難;但是,由于周長這個概念較為抽象,兼具“形”與“量”這兩個維度,所以學生的認識就很模糊、片面。
那么,在清楚了孩子們的認識起點后我們立刻對教學進行了合理的調整:通過看著樹葉想象樹葉的一圈形象地認識邊線,通過理解邊線來理解“一周”,體會一周的“封閉性”。再通過摸數學書封面的一周、量三角形及橢圓的一周、數或算不規則圖形的一周有多長等一系列的活動,學生真正理解了周長概念的內涵,牢牢把握了周長意義的本質——“一周的長度”。
而在教學“一周”時出現了這樣的小插曲:通過孩子們摸數學書封面的一周(有序地),和淘氣摸的數學書封面的一周(無序,但也體現封閉性和不重合性)進行對比。
師:淘氣是否也摸出了數學書封面的“一周”?生異口同聲地回答:“沒有!”
課堂上,多數學生果然跳入人的固定思維,認為這沒有摸出數學書封面的一周,理由是,他沒有按著順序摸。怎么對學生進行引導呢?對于周長的“封閉性”和“不重合性”,學生已經先入為主地給它定以了“順序”,但是不是只有“一筆畫”般的認識才是它的完美詮釋?于是,我嘗試引導學生運用空間想象力來幫助我們突破這一難點:由先請學生看(看淘氣摸出的線),再想(想象這些線獨立出來的樣子),最后對比(拿走數學書封面,只留摸出的線條,與自己摸出的一周的線條模樣相對比),不用任何語言,面對直觀而形象的圖形,學生恍然大悟:原來圖形的一周是可以沒有方向、沒有順序的,只要是剛好將圖形圍起來就是它的一周。這個說不清道不明的問題在空間想象的幫助下不言而明。
其次,在教學過程中,利用教學資源,合理有效地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在教學《圓柱的體積》一課中,對于圓柱體積的公式,很多孩子都知道是:V=πh,但是,公式是怎么推導而來的呢?孩子們則比較茫然。那么,怎樣理解公式的來源則顯得尤為重要!于是,我先將圓柱(與教學素材相匹配的可切分圓柱模型)發給孩子們,請學生回家將圓柱拼接成已經學習過的立體圖形,然后觀察拼接前后立體圖形各分部的關系,自行推導圓柱體積公式。課堂上,孩子們就為什么圓柱體積公式是V=πh進行了闡述:其一:將圓柱平均分成若干等分,可以拼接成一個非常接近于長方體的立體圖形。那么,這個長方體的體積與圓柱的體積相等,由于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而長方體的長相當于圓柱底面周長的一半,寬相當于圓柱的半徑,高相當于圓柱的高,所以,圓柱的體積公式是V=πh。其二,一些孩子還認為,如果將圓柱看做N個完全相同的圓疊成,那么,圓柱的體積就等于圓的面積乘高。并且,這種思想也可以類推出直柱體體積都等于底面積乘高(V=sh)這一通用公式。
在教學過程中借助直觀形象,使抽象的公式的推導和理解變得顯而易見,既有利于問題的解決又有利于孩子們形象思維的培養!
第三,在解決問題中,也要重視學生形象思維的培養與不斷強化。
數學問題的解決和證明,往往需要從形象思維中找到途徑,最后才提升到嚴格的數學符號表達、論證。形象思維的作用則是:通過形象化分析、進行表象聯系最后進行想象轉化。
比如在學習完圓柱的側面積之后,我們一般會和孩子們一起研究這樣的題目:將一個高10厘米的圓柱沿著直徑切開,這樣它的表面積會增加628平方厘米。求這個圓柱原來的表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對于一些空間想象力很好的孩子而言,這道題目顯得極其簡單,但是,對于多數中等及以下的孩子而言,這道題目令其百思不得其解。那么,這時,就是形象思維大展身手的時候了。我們可以先將這些文字圖形化。
通過圖形我們可以形象化分析這樣表面積增加的部分——其實就是兩個長方形的面積;然后再進行表象聯系:這個長方形的長就是圓柱的高,長方形的寬就是圓柱的底面直徑。得出這些關系之后,我們就可以進行想象轉化,解決實際問題了。
形象思維是反映和認識世界的重要思維形式,是培養人、教育人的有力工具,在科學研究中,科學家除了使用抽象思維以外,也經常使用形象思維。高度發達的形象思維,是企業家在激烈而又復雜的市場競爭中取勝不可缺少的重要條件。所以,在我們當下的小學數學教學中,不能忽視對學生形象思維的引導和培養,我們應該因時利導,有效地使用教學資源,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