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小學生來說,語文學習不僅僅是文化水平提升的重要渠道,還是培養(yǎng)思維能力、開闊眼界和提升智力的重要手段,因此,長期以來,提高語文學習效率都是小學生的重要學習任務。小學語文學習效率的提高不僅是學生一個人的事情,還是教師的一大教學目標,因此,教師要不斷提高對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視度,并在實際教學中使用多種方法構建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文章先簡單分析了小學語文教學現(xiàn)狀,然后簡單概述了高效課堂,最后列舉了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措施。
1.教學方式比較落后。從整體來看,我國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然使用較為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即教師在講臺上講課,學生在課下被動聽課,師生之間缺乏互動,這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及主動性。
2.重理論知識傳授,輕實踐教學。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在語文教學中,很多教師都過于重視知識理論教學,而對于實踐性教學則選擇輕視甚至忽視。長此以往,在這種單調(diào)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就會失去語文學習的興趣,并對語文學習產(chǎn)生倦怠。
3.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有待增強。在實際教學中,很多小學語文教師為適應不斷發(fā)展的語文教學需求,自覺學習了很多先進的教學方法及模式。按理來說他們的課堂教學有效性應該得到大幅度提高才對,但事實上,這些教師的語文教學并沒有達到想要的效果,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學方法過于形式化,沒有自己的教學特點,使學生感受不到語文學習的趣味性,也感受不到老師的教學魅力,進而打擊了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
高效課堂,簡而言之,就是指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完成已經(jīng)確定的教學任務,并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這是一個高效教學的過程。站在學生的角度來說,是指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學習盡可能多的知識,這里的有限時間通常是指有效的課堂教學時間;站在教師的角度來說,是指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nèi)完成必須完成的教學任務,并保證學生能夠?qū)W習知識的教學過程;從效率學的角度來說,則是在有限時間內(nèi)獲取最大的教學效果,簡稱高效課堂,可想而知,高效課堂的構建對于教學效率的提高是多么的重要。
1.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首先,教師要積極轉(zhuǎn)變自身的語文教學觀念,尤其是以“理論教學為主”的教學觀念,要不斷加強小學語文教學中實踐應用部分的教學力度。其次,教師要與時俱進,不斷完善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如使用多媒體教學模式、探究式教學模式及互動式教學模式等代替?zhèn)鹘y(tǒng)的灌輸式教學模式,以落實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進而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主動性。再次,教師要不斷學習新的教學技術,并提高自己的教學設備應用能力,如多媒體設備、計算機設備等,以更好地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童年的發(fā)現(xiàn)》時,教師就可以直接帶領學生到附近的植物園去觀察不同植物的生長特點,然后讓學生自己分享觀察后的發(fā)現(xiàn)。這樣不僅能夠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還能夠提高學生分析及解決語文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2.提高對語文基礎教學的重視度。首先,教師要深刻認識語文基礎知識教學的重要性,只有打牢了基礎,才能進行重難點知識的學習。筆者認為,最為重要的小學語文基礎知識是識字,只有先認識基本的文字后,才能進行下一步語文知識的學習,所以教師要提高對識字等基礎性教學的重視度。其次,在進行基礎知識的教學時,教師還要提前對所教學的內(nèi)容進行了解,并根據(jù)學生實際,結合多種先進的教學方法,制訂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加以實施,以保證基礎知識教學的有效性。再次,教師要利用趣味性濃厚的教學方法,在短時間內(nèi)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提高學生學習基礎知識的積極性。
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漢字“大”時,為了讓學生形象、具體地了解和學習“大”字,教師就可以通過人體造型來將“大”字形象化,可在講臺上將兩腿岔開、兩胳膊伸直,這樣便形成了一個“大”字。然后,再引入“大”字學習,這樣既能夠激發(fā)學生識字的學習興趣,又能夠加深學生對“大”字的理解及記憶。
3.抓住有效教學時間。筆者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一節(jié)課中,導入環(huán)節(jié)對于整堂課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高質(zhì)量的課堂導入不僅能夠在短時間內(nèi)吸引學生的注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因此,教師要盡可能地使用趣味強的方法來導入課程內(nèi)容,如多媒體導入法、游戲?qū)敕ê凸适聦敕ǖ取?/p>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桂林山水》時,教師就可以提前通過網(wǎng)絡及計算機等渠道收集相關資料及視頻,然后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將材料及視頻剪輯成課堂教學短視頻,并配上相應的背景音樂。制成后再在課堂上展示給學生,這樣不僅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還加深了學生對“桂林山水”美景的印象及理解,提高了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
4.延伸課外閱讀。首先,要促使學生養(yǎng)成自我閱讀的習慣,以調(diào)動學生的求知欲,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能夠快速理解課文主旨和相關要點,進而高效地完成課程任務。其次,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以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使之在日常寫作中擁有豐富的素材和語感,進而促進語文成績的提升。
總而言之,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zhì)量,對小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綜合能力、道德素養(yǎng)及綜合素質(zhì)等的培養(yǎng)是非常必要的,同時也是提升小學語文教學乃至整個小學教育效率的必經(jīng)之路,理應得到小學語文教師的重視。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要不斷豐富教學內(nèi)容、完善教學方法、轉(zhuǎn)變教學理念等,來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以構建更為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李野.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的嘗試研究[J].吉林教育,2017,(16):88.
[2]周菊紅.關于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的嘗試研究[J].學周刊,2016,(35):128-129.
[3]倪學榮.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甘肅教育,2016,(17):94.
[4]劉素杰.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一點嘗試[J].學苑教育,2015,(7):67.
[5]林梅蓉.積極嘗試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J].教師,2014,(29):110.
[6]李巖.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幾點嘗試[J].吉林教育,2014,(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