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時代大背景下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勢在必行,家長、教師以及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更加注重對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培養,教學工作中越來越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以及探究學習能力和合作創新能力的培養。尤其是近幾年來,隨著我國教學體系改革的逐漸深入,適應新時代變遷的教學模式不斷出現,有很多創新教學模式在實際教學活動中發揮了意想不到的積極作用,并且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成果。在較多的創新教學模式中,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教學成果尤為突出。實踐證明,開展合作學習在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學習能力等方面有著顯著成效,因此,在我國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不可忽視。
1.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在我國傳統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模式中,通常都是教師占主導地位。在課堂上,學生往往是按照教師的思路學習,先由教師帶領朗讀課文,并理清文章段落,然后再引導學生分析段落意思,最后總結文章大意,課堂教學的起承轉折全都由教師直接灌輸給學生。事實證明,這種教學方式成效不佳,因為學生的思路一直被動地跟著教師的腳步,再加上學生年齡較小,自主學習能力和語文知識儲備有限,整堂課下來教學質量和閱讀理解并不理想。因此,只有讓學生真正從自己的思路出發,以自己的語文知識能力來學習文章,學生的閱讀能力才能夠得到提升,才能夠進一步理解文章含義。筆者認為,將合作學習方式巧妙運用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讓小組以分組合作的方式對課文進行討論分析,不僅可以提高小組成員的自主學習能力,還能夠讓小組成員之間取長補短,這樣的教學模式和教育理念也更加符合新時代背景的語文教學。
2.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樹立學生的競爭意識。在當今社會,各行各業都存在非常強烈的競爭,各行業的高素質人才也都具備相當強的團隊合作意識和團隊競爭意識以及團隊榮譽感。而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合理引用合作教學模式,能夠不斷培養小學生的合作意識以及團結精神,能夠有效樹立并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團隊競爭意識,合理引導并深入開發這種團隊觀念。在實際教學中,一般是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主,將全班劃分為若干個小組,并保證每個同學都能夠參與其中,各小組之間存在競爭關系,這樣一來,保證在各小組成員之間既有合作的關系,又存在競爭的關系。只有合作與競爭關系并存,才能促使學生在競爭中明白合作的重要性,才能不斷激發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收到預期的教學成果。
1.導入新型學習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習最大的動力,是推動人們求知的一種內在力量,學生只有對學習形成一種自發的興趣,才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去接受新的知識,對于學習內容的接受和理解也才會更充分、全面。這與以往由教師進行強硬式灌輸教育不同,學生自愿接受知識將會使學習效率大幅提高。因此,為了更好地提高小學生語文閱讀學習的積極性,就要使合作模式與小學閱讀教學融合,不斷為學生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而合作學習新模式則能夠實現這一點,將課堂氛圍由原本的死氣沉沉變得輕松起來,小組討論學習,由學生提出質疑,互相答疑,老師講解,使得課堂學習更加民主、自由,學習環境也更加輕松、愉悅。
在實際教學中,合作學習一般是分小組討論,所以在將合作學習正式運用到課堂教學之前,教師就要根據班內學生的學習情況及理解能力強弱做具體規劃,使合作小組盡量實現強弱協調。在正式分組之后,可以先為學生提供一些緩沖的時間,例如,通過小組游戲、語文知識競賽等方式拉近小組成員之間的距離,消除心理隔閡,為合作學習的導入建立前提條件。在小組成員相對熟悉之后,教師可以通過讓各小組開展文章閱讀理解討論,讓各組展開討論,并且選出優勝小組。教師可以給優勝小組一定的獎勵,以此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使之理解團隊合作、集體榮譽的重要性,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2.理清學習思路,小組合作討論分析。在小學教學中,學生理解能力差是教師工作的一大阻力,而造成這一困境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學生的年齡較小,再加上心智不成熟,玩心比較大,不能夠自主理清課文脈絡,并且由于每個人都是獨立思考的個體,理解能力和認識能力都各有不同。由于這一較為普遍的特點,所以教師在課堂上展開合作教學時,一定要先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使小組合作學習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進行下去。在探討學習方法的過程中,有成員提出疑問或表明自己的思路之后,小組內部必須針對這一疑問或思路進行全面、系統的分析交流,并得出能夠說服組內成員的結論。小組內部也可以各抒己見,充分展現自己的表達能力和語言交流能力,由小組內部投票選出被大家所認同的答案,在課堂發言環節,各小組可以派出最終得票者作為小組代表上臺發言。接著,再由教師針對各組的答案進行總結分析,為各小組打分,對得分高的小組予以表揚或獎勵,并針對課堂合作教學進行教學記錄,為后續教學工作積累經驗。
3.教師合理引導教學,為各小組提供正確的指導意見。因為學生在年齡、心智、理解能力等方面都各有不足,合作學習因此也受到一定限制,即便是運用合作教學模式,但仍有學生因為理解、表達能力不同而難以跟上進度,此時,教師就要出面做出正確的引導。因此,教師不能完全脫離課堂,而應學會轉換思路,參與學生小組的課堂討論,在組內意見出現較大分歧,或分析思路偏離正確軌跡的時候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并給出正確的意見,以幫助組內成員統一意見。
4.課后總結經驗,組內設組長。在實行合作學習之后,一堂課教學結束,教師應該根據當堂課學生的表現,合作教學的運用是否得當、有效等問題書寫課堂經驗總結,總結在合作學習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和優點,分析如何趨利避害,充分發揮優點,將缺點降到最低,并在整堂課中充分掌握教學重點以及難點。課后教師應根據課堂氛圍以及學生的課堂表現分析課堂合作小組存在的必要性,以及課堂合作小組是否應該長期運用于課堂。如果小組內部成員長期存在分歧,意見難以統一,或者組內存在矛盾爭議,合作學習的質量必定會受到影響。因此,各組應設立一個小組長,教師可以通過與小組長溝通了解組內的實際情況,小組長也可以代替教師督導組內成員進行更好的學習。
綜上所述,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來說,充分運用合作學習模式至關重要。合作學習模式不僅能夠改變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弊端,而且更符合我國目前實際教學的情況。因此,小學教育工作者應根據學生自身的情況在課堂中靈活運用合作教學,將合作教學的優勢發揮到最大。
參考文獻:
[1]田春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和創新策略研究[J].現代教育科學,2015,(6):160-161.
[2]王志軍,溫小勇,施鵬華.技術支持下思維可視化課堂的構建研究——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為例[J].中國電化教育,2015,(6):116-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