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往往過分注重知識的灌輸,一味地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加上政治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導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分注重政治教學的形式化。也就是說,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往往會錯誤地形成這樣一種認識:教材作為權威的代表,是學生查證的第一手資料,不可篡改,一切內容都歸教材解釋,以教材內容為標準,教師作為知識的傳達者,負責將教材內容中的理論知識講解給學生聽,從而使學生掌握相應的理論知識。實踐證明,教師的這種滿堂灌教學方式極大地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導致學生在課堂上僅僅是作為知識的受眾而并非思考者,且由于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相應的溝通,從而出現(xiàn)了信息不對稱的情況。因此,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為了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就要結合學生的個性特征,根據(jù)教材內容以及教學目標,設計出具體的教學流程,幫助學生更好地投入課堂學習中,并對相關理論知識進行更加深刻的思考探究,從而實現(xiàn)有效掌握。
教師要打造出高效率的課堂,就必須肯下功夫,做好縝密的課前準備工作。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教師也是如此,一節(jié)課的完美呈現(xiàn)離不開教師嚴密的準備。所以,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好準備工作。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為了避免時間和精力的浪費,就要充分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在此基礎上,教師再進行適當?shù)恼{整,使課堂講解內容詳略得當。比如,對于學生比較陌生的內容,教師就要著重進行講解,而對于學生之前就已經(jīng)系統(tǒng)學習過的內容,教師則可以進行簡要點撥,從而避免課堂上時間和精力的浪費。對于學生情況的了解,教師可以提前設計好相應的導學案,讓學生作答后再統(tǒng)一上交給教師,教師根據(jù)學生的答題情況了解到學生學習的具體情況,從而更好地進行教學設計。
2.深入挖掘教材內容。政治是一個知識面很廣的學科,需要學生學習的內容有很多,但是教材內容相對來說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時,教材的編寫也是一個相當大的工程。因此,教材的內容不可能隨著時間的變化而隨時更新,這就需要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能夠對教材的內容進行深入挖掘。比如,對于教材中比較陳舊的內容,教師在教學時就可以引入一些新穎的、與學生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內容,從而引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并使教學得以有效開展。
3.預留時間。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預留時間。教學活動的主體不是一成不變的物體,而是一個個個性鮮明的學生,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情況。因此,如果整節(jié)課的節(jié)奏都比較滿,就會導致課堂一旦出現(xiàn)某種突發(fā)情況,教師就會手足無措,同時也會耽誤整個教學的進程。這就需要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能夠預留出三到五分鐘的時間,用于解決課堂上存在的各種情況,包括學生存在疑惑的某些知識點,等等,從而達成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為了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教師需要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手段。一方面,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可以使課堂教學的形式變得豐富多彩;另一方面,還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緊張的學習中釋放相應的壓力。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充分拓展教材內容的寬度。對于學生來說,高中階段的政治教學并不僅僅要求掌握淺層面的教材知識,還要求能夠靈活運用教材知識解決問題。另外,高中政治的內容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師要學會靈活運用教材,并隨時關注時政熱點,幫助學生更新知識。
例如,新時代的社會矛盾已然改變?yōu)槿嗣袢找嬖鲩L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充分發(fā)展之間的矛盾,此時,如果教師一味地只摳教材而忽略了時事的更新,那就會出現(xiàn)綱領性的錯誤。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靈活運用教材,切不可死守教材,而應適當結合時事進行講解,從而幫助學生提高教學效率。
此外,在講解教材中的一些理論知識時,教師還可以適當引入學生身邊的、近期發(fā)生的比較熱門的案例,或者是對于學生來說比較熟悉的一些事跡,從而幫助他們更好地進行理解。例如,在講解“意識的能動性”這部分內容時,由于這部分內容理論知識較多,也較為抽象,學生在理解過程中就可能會存在一定的難度,對此,教師就可以引入相關內容,讓學生進行聯(lián)系思考,從而達到理解相關知識的目的。
2.利用多媒體設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多媒體設備與教育事業(yè)的有機結合,使得教育事業(yè)有了質的飛躍,不僅可以幫助教師節(jié)省大量的板書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還可以幫助學生擴大學習的知識面,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就要適當利用多媒體設備,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例如,教師在講解“國家的經(jīng)濟宏觀調控政策”這部分內容時,就要引導學生了解我國近幾年的經(jīng)濟政策以及經(jīng)濟變化情況。此時,教師就可以適當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相應的影像資料,或者是給出具體的數(shù)據(jù)圖片,讓學生以更加直觀的形式進行觀察、分析,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理解掌握,豐富學習的內容。
3.適當開展小組合作討論活動。小組合作討論活動可以幫助學生在小組內與同學之間產(chǎn)生思維的碰撞,產(chǎn)生智慧的交鋒,從而更加全面地思考問題、認識問題。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就要適當?shù)亻_展小組合作討論活動,提出一個比較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帶著自己的想法在小組內進行交流,從而活躍課堂氛圍,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開拓學生的視野。
總之,高中政治教學任務更加深入,不再僅僅局限于教材基礎知識的掌握,還要求學生能夠拓展教學內容,并能夠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確實也存在一定難度,但是,作為高中教師,要適時調整教學方式,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幫助他們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同時,還要給這些壓力很大的學生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關注他們的心理變化,促進其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力.高中政治有效教學方法[J].中學教育,2017,(9).
[2]秦淑梅.高中政治教學課程資源研究[J].中學教育,2017,(6).
[3]汪素珍.高中政治擴展式教學反思[J].中學教育,2017,(8).
[4]藍華.初中階段政治教育方法淺析[J].教育百家 B,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