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傳統的教育制度已經不能滿足當前社會發展的需要,同時為了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國家提出了新高考政策。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提出的新高考政策,旨在消除傳統教學中不合理的成分,將素質教育貫徹到底,為國家培養更多優秀的高素質人才,這給教師和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階段是學生發展的重要時期,而數學是三大主科之一,不僅是學生升學考試的重要關卡,也對學生發散思維等數學能力的培養、綜合素質的提升以及他們以后的發展都有重要的意義。
1.高中數學是高等數學的學習基礎。對于專業學習而言,高中數學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既是對前期初等階段學習的拓展與延續,更是后續專業化階段學習的基礎。高中數學中的很多知識環節,如集合、函數等,都會在高等數學中出現。不僅如此,高等教育中的一些重要專業,比如邏輯學、會計學、管理學、統計學,等等,都會學習到高等數學的相關內容。高中階段數學學科的基礎知識如果不扎實,后續的專業學習就會相當吃力。
2.高中數學是專業領域的入門鑰匙。我國國民經濟的方方面面、科研創新與科學發明的進行,都離不開數學知識,這些數學知識的學習,只能從高中階段的系統化學習開始。高中數學是一些專業領域的入門鑰匙,很多思維、靈感、想法都是從一些數據和符號中產生的,只有培養了思維能力的數學,才會給日后的專業化、系統化學習帶來指導和幫助。
3.高中數學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高中數學看似離我們很遠,其實只要我們平時認真觀察,就會發現生活中有很多與高中數學相關的案例。例如,住房問題中房價上漲或下降的環比同比數據,可以幫助人們進行理性分析;CPI指數存款利率數據的變動,引導人們進行合理理財;某一球隊的鐵桿粉絲,可以用簡單的排列組合算術,計算出自己喜愛的球隊在一個賽季中的比賽場地,方便自己進行收看,等等。這些知識或數據看似簡單,但幕后都經歷了復雜的數學計算,只有學過高中數學的人,才會對這些數據有直觀地認識。
1.高中數學教學應擺脫應試教育的制約。由于受長期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高考成為很多學生生命的重要轉折點,學校和教師將教學的重點放到提高學生成績上,而忽視了對學生其他方面的關注。數學作為三大主科之一,對學生的整體成績影響較大,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往往將學生置于題海戰術中,很少考慮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個體差異性。高考改革中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求學校和教師從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掙脫出來,樹立新教育觀,將教學重點轉移到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升上,注重對學生數學興趣的培養,提高高中數學效能。
2.高中數學教學應重在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高中數學是一門實用性、應用性非常強的學科,但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過分地注重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訓練,忽視其作為學科基礎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以及在生活實踐中發揮的重要作用,這就造成學生為了拿到高分而學習,而不是為了增強自身的數學綜合素養,導致很多學生在考完試之后將數學拋之腦后。因此,新高考政策要求學校和教師對教學環節做出調整,將教學重點轉移到關注學生的長遠發展上來,充分認識到高中數學的實用性的特點,注重學生各種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
在新的高考背景下,教師應該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充分研究新高考改革的相關內容,提升自身的教學技能,促使高中數學教學適應新高考形勢。
1.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提升自身綜合素質。數學學科是一門不斷發展的學科,教師要教給學生知識,首先自身的知識儲備要充足,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掌握最新學科動態,不斷增加對數學學科的研究。而新的高考政策對學生的綜合能力要求的提升,也就意味著對教師綜合素質要求的提升。所以,高中數學教師在加強本學科專業鉆研的基礎上,也要加強其他學科知識的學習和積累,才能適應當代社會綜合性人才培養的需要,為國家培養更多優質的人才。此外,學校還應該為教師提供學習和發展的平臺,定期組織教師參加培訓,還可以通過指派教師參加學術交流、研討會等方式,激勵教師不斷提升自己。
2.適時采用多媒體教學技術。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在很多行業中得到廣泛應用,而這已經成為一種新的發展趨勢。高中數學教學應用多媒體等信息技術,不僅能夠滿足學生的好奇心理,還能夠成為教師的好幫手。例如,在進行“立體幾何”教學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將復雜的幾何圖形立體地呈現在學生面前,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使學生直觀立體地感受幾何圖形的特點,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3.掌握“最近發展區”規律,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掌握“最近發展區”規律也就掌握了學生的學習規律,這樣才能在實際教學中合適地用自己的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使教學前后連貫,避免出現斷層,提高教學有效性。任何一種有效的學習都離不開教師的合理引導、啟發,因為這樣的方式能夠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使各種數學思維得到鍛煉,達到舉一反三,從而提高學習效果。教師可以設置問題情境,一步步引導學生,也可以創設故事情境或者播放小視頻,讓學生在放松有趣的環境里體會學習的快樂,提高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4.加強教學反思,提高教學技能。教學反饋是教學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卻很容易被忽視。通過教學反饋,教師能夠及時捕捉自己在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優勢和不足,便于讓教師客觀地評價自己,及時改正不合理的教學方式。面臨高考改革的新形勢,教師除了研究學科教學任務之外,在教學活動結束之后還應該及時進行本節課的反思工作,并將一些重點要點記錄下來,以便下次教學參考,盡快使自己的教學方式滿足新的發展需要。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旁聽、觀摩等方式向其他優秀的教師學習,吸取其中有價值的成分,并將其融入自身的教學中去;也可以與其他教師進行討論交流,汲取經驗教訓,不斷增強自身的教學技能,提高數學教學效能。
綜上所述,新高考政策的推行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應,之所以推行新高考政策,正是因為當前的高考政策已經不能滿足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新的高考政策是立足于學生這個發展主體之上的,是與素質教育一脈相承的,這就要求學校和教師必須轉變傳統的應試教育的思想和方式,樹立教學新思維。作為高中數學教師,要完全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將教學重點轉移到學生的全面發展上來。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注重啟發性、全面性等數學原則的應用,注重多媒體等信息技術的應用,同時樹立終身學習理念,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且楊飛,田松東,劉慧.高考改革與高中數學教學[J].赤子,2015,(7).
[2]朱克平.如何在高考改革背景下進行有效的高中數學教學[J].教學實踐,2017.
[3]丁益祥.高考內容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數學教學策略[J].中國考試,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