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Point演示文稿是Office組件中最常用的辦公軟件之一,在教育教學、工作匯報、企業宣傳、產品推介、婚禮慶典、項目競標、管理咨詢等領域廣泛應用,與Word、Excel一起成為辦公軟件中不可或缺的“三劍客”。在信息技術課程中,PowerPoint演示文稿也占據著重要位置。
在信息技術課堂上,教師已完成基本知識和技能的講解,如文檔創建、對象插入、幻燈片切換及播放等。為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及創新能力,組織學生以“小組協作”的形式自學“動畫設計與制作”這一節內容,先將學生進行分組,由各小組長來組織學習,限2學時完成。怎樣在如此之短的時間,讓學生掌握動畫制作的技能,了解相關知識點?經過小組討論,發現采用信息化手段是比較合理的選擇。
“慕課”“微課”的推行改革了傳統教學方式,學習不是只有課堂40分鐘,而是可以利用先進的移動設備在課外主動獲取知識,因而可以讓學生通過動態的視頻提前了解所學知識和技能操作要點。為此,制作視頻是教學必不可少的手段。經過比較,從實用性、便捷性等方面出發,筆者選用了“截圖神軟FastStone Capture”,這個軟件僅2.63M,無需安裝,可以直接在U盤上雙擊運行,特別適合安裝了系統還原的學校機房、多媒體教室這種工作環境。
FastStone Capture具有圖像編輯和屏幕錄制兩大功能,可以捕捉全屏圖像或活動窗口、滾動窗口等,支持所有主流圖片格式,還支持屏幕錄像、屏幕放大鏡、拾取屏幕顏色等幾項實用的功能。后期處理方式也豐富,既可以在編輯器中打開,也能存入剪貼板、文件。
為了讓學生了解PowerPoint演示文稿動畫制作的要點,筆者錄制了兩段視頻。第一段視頻為7個圓角矩形從不同方向“陀螺旋”“飛入”,這段視頻時長為3分鐘,操作步驟如下:
1.選中圓角矩形,選擇“動畫”選項卡中“進入”效果的“飛入”,“效果選項”為“自左側”。
2.單擊“添加動畫”按鈕,選擇“強調效果”中的“陀螺旋”。
3.在動畫窗格中調整兩項動畫的時間相等,并設置“陀螺旋”為“從上一項開始”。
4.雙擊“動畫刷”,將設置好的動畫效果復制到其他幾個圓角矩形上,在“效果選項”中分別設置各圓角矩形從不同方向“飛入”。
這段視頻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掌握如何同時設置兩種以上的動畫效果,調整動畫播放時長;對不同的對象設置相同的動畫效果時,可以使用“動畫刷”復制動畫效果,提高制作效率。
第二段視頻的教學目標為設置動作路徑,這段視頻時長為1.5分鐘,操作步驟如下:
1.插入一個剪貼畫“飛機”圖片,選擇“其他動作路徑”中的曲線。
2.在“動畫”選項卡列表中選擇“自定義路徑”,按住鼠標畫出一段飛行航線,到終點后雙擊。
3.在“效果選項”中延長動畫時間,設置動畫出現次數為“3”。
在這段視頻中,學生可以學習到剪貼畫的搜索及插入技巧,自由設置對象的移動路徑及速度,并且可以使動畫效果多次重復出現。
這兩段視頻可在課前通過QQ群發送給小組成員,學生可以用手機直接觀看,或在機房模擬練習,并保存下來便于課后復習。
在課堂上,筆者采用案例教學法和任務驅動法,首先放映一個設置好動畫效果的演示文稿,讓小組成員體驗動畫效果為演示文稿帶來的靈動和趣味。與學生上次完成的簡單的演示文稿形成了鮮明對比,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然后,布置如下任務:
1.為文本框設置“進入”效果。
2.為圖片設置“進入”及“強調”效果。
3.插入剪貼畫,設置“動作路徑”。
4.為自繪形狀設置“陀螺旋”“飛入”。
這4項任務中,前兩項任務操作簡單,選定對象,打開“動畫”選項卡即可選擇基本型動畫效果。如果希望有更多選項,則需要點擊下拉列表中的“更多進入效果”或“更多強調效果”,在“細微型”“溫和型”“華麗型”中選擇不同的動畫效果,通過“預覽”感受動畫效果的變化。后兩項任務因為提前觀看過操作視頻,學生可以模仿視頻內容動手操作。若有遺忘,可以反復觀看視頻或暫停、倒退,直到完成任務,還可以在此基礎上自行設計、創新,制作出更好的動畫效果。
完成任務后,用5分鐘時間進行總結,重點關注以下兩點:一是闡述設置動畫的原則,動畫效果并不追求復雜多變,而是要遵循“自然、簡潔、適當、醒目、動感、創意”原則;二是對動畫制作的次要知識點進行歸納,特別強調“持續時間”“延遲時間”等“效果選項”對整體動畫效果所起的作用。
美國著名教育評價專家斯塔弗爾比姆說:“評價最重要的意圖不是為了證明,而是為了改進。”課程評價有導向、診斷、調控、激勵、服務等功能,為了使學生在信息技術課堂的學習中處于主動、積極的狀態,筆者采用了互動式評價。筆者堅持評價主體多元化的原則,學生既是評價者,又是被評價者。通過課堂評價真實、全面地反映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切實了解自己的能力,充分認識自我、完善自我。
為了節省時間,評價可分小組進行。由小組長收集本組作品,學生逐一放映觀看,從版式、內容、色彩等方面對作品進行評價。學生在自我評價和參與評價的過程中,可以更準確地把握學習目標,了解自己的不足,學習別人的經驗,增強學習信心,學會主動學習。學生互評完成之后,可以將各小組提交的最佳作品投影在大屏幕上,一起賞析,共同點評,激勵學生動腦、動手去創新。短短的2個學時,大多數學生只能學會動畫制作的過程和要點。要想實現精美的動畫效果,還需要長期的學習,并不斷嘗試、積累經驗。
總之,信息化教學離不開網絡資源,國內外都有專業的PowerPoint學習教程,可借此指導學生學習、欣賞精美的動畫作品及制作教程,如水滴、膠片、火柴人、火焰字等動態效果,進一步增強學習效果,指引學生自主地進行探究式學習,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導者,最終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
參考文獻:
[1]鐘曉流,宋述強,焦麗珍.信息化環境中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教學設計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13,19(1).
[2]劉明卓,祝智庭.微課程的設計分析與模型構建 [J].中國電化教育,2013,(12).
[3]張學軍.高中信息技術課程蘊含的計算思維分析[J].電化教育研究,2015,(8).
[4]梁鷥鷥.回顧與反思:十年來我國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研究[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5,(1).
[5]肖廣德.面向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信息技術課程評價建議[J].中國電化教育,2017,(1).
[6]趙東寧.淺談翻轉課堂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