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宏星
(吉林省實驗中學)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對于華科教材中很多抽象的知識點,教師可以利用計算機技術通過網絡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傳遞給學生。而且在教學中,網絡技術還能豐富課堂教學資源,活躍課堂氛圍,對于學生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和智力的開發有很大的幫助。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通過網絡技術學習自己感興趣的環節,極大地突出了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性。因此,通過網絡技術和傳統化學課堂的有效結合,優化化學課堂教學是現階段化學教師需要深入探索的問題。
首先,教師要通過信息技術為學生構建一個溫馨的學習環境,而且在教學活動中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在提出問題后,要讓學生自主意識地進行學習,而計算機則起到輔助作用。通過網絡技術,進行問題的深入研究或者延伸。這很大程度地突出了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性,而且還能夠促使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學生在有了自主學習結果的前提下,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探討,在討論過程中,學生可以自由發揮自己的見解,學生間可以進行相互學習實現共同進步,對于討論的結果或者分歧可以通過計算機來進行完善和對比,實現自身知識的豐富和積累。
在學習結束進行總結的環節,傳統的教學模式則是教師對課堂進行的總結,但是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要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歸納總結,教師則是對學生的總結進行補充和糾正,在最終的結果出來后可以和網絡的總結進行對比,這樣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的知識概括能力,還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及時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對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指導,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的知識探索并對學習情況及時做出評價和反饋。并且在學習中教師要巧設疑問,引導學生深入研究,并鼓勵學生從中發現新的知識。而且針對個別的問題和想法,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獨立的指導教學,促進學生能力的快速提升。在整個流程下來,教師則是以輔助指導的地位來服務于學生,在和學生進行交流的過程中,可以鼓勵學生發言,在學生提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進行有效的指導,促進師生友好關系的形成。這樣的學習過程,不但提升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團隊意識,拉近了師生感情,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以學生為本的網絡教學結構的建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對知識的認知程度和喜歡的學習方式,自主地選擇學習內容,這樣可以使所有的學生都能有全面的教學提升。或者自行不能解決的和有分歧的問題通過網絡進入討論區,發表自己的見解,在線的人進行討論研究,因此為了使學生有更快的進步,能夠有廣闊的知識積累,教師要為學生創建一個交流平臺,供學生在平臺交流探討,這樣不但可以解決學習中的困難疑問,而且學生還可在這個平臺中有更快的提升。
以《金屬的化學性質》為例,首先教師通過網絡技術,為學生構建學習情境,可以以金屬的提煉過程,各種金屬在生活工業中的運用為例,引導學生進入學習氛圍。學生可以通過網絡提出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和見解,這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意識的學習和探索,通過網絡上的資料來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自主地進行搜索、積累,對問題進行分析,這樣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學生也學到了更多其他的知識。教師可以在這個過程中提出其他的問題供學生自主解決。接下來,學生可以通過交流平臺進行學術探討,分享自己的知識見解和疑問,更深入地了解金屬的活動順序以及置換反應。最后的總結環節,在引導學生進行總結后,教師要進行補充和糾正,確保學生的學習質量。在學習結束后,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習情況對知識進行自主延伸,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
綜上所述,計算機的有效運用和網絡中提供的大量的教學資源不但可以激發學生對于科學的概念和學習中的探索意識,還能有效地促進學生間的相互合作,實現學生間的共同進步。這樣的教學模式,教師也改變了傳統的師本教育,在教學中處于指揮者的地位對學生進行服務指導,很大程度地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
[1]馬子陽.信息技術環境下開展化學合作學習的探索與實踐[D].河北師范大學,2007.
[2]袁頂國,朱德全.論主題式教學設計的內涵、外延與特征[J].課程·教材·教法,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