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 娜
(甘肅省蘭州新區舟曲中學)
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高中化學的內容逐漸增多,知識掌握要求更高,但是課堂時間有限,要想完成新的教學目標,以往的教學方法和模式過于陳舊,就要采用有效的教學策略。教師要根據各個地區的教材,選出最合理的方案,讓每個學生吸收知識,實現全國高中生化學水平的提高。
有效的教學一直是教育界關心的焦點,它決定了整體的教育質量,不僅可以豐富教學理論,還可以為教學模式的創新提供參考。對化學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策略起到直接作用,化學教學理念的影響不言而喻,首先它可以提高課堂化學質量,這是最關鍵的部分。其次給教學提供指導,在目前的情況下,通過對高中化學的有效探討,可以總結出成熟的經驗來進行教學指導,實現質的飛躍。
我國教育部門編制的化學課本有多種,例如人教版、湘教版、浙教版等,其中涉及的難易程度也不同,教師要結合實地的文化差異,制定出符合學生具體情況的教學策略,最顯著的就是南北方不同科目的教材學習的內容不一樣,對本地的文化習俗有著一定的借鑒,這樣學生理解起來感覺和生活很貼近,對于知識的理解也比較全面。
就是讓學生共同朝著一個目標前進,開發出學習的內在動力,教師要明白灌輸知識不是目的,培養能力才是關鍵。以快樂的角度切入到教學中,在課堂上才能更好地集中注意力,發散自己的思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人們經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感受到化學的魅力之后,會產生越學越想學的感覺,教師和學生的配合可以發掘出最大的學習能力。由于受地域文化的影響,有的學生可能需要鼓勵和肯定,在感覺到學習的樂趣后會愈發努力,有的學生則需要教師的批評指正,意識到自己學習不努力,會讓身邊關心自己的人很失望,便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鞭策中提升成績。不同地區的學生性格特點會不一樣,有的心思縝密,有的馬馬虎虎,這是策略實施過程中應該考慮的問題,所以自主學習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
自我效能感會影響學生任務的選擇,努力和堅持,會對自己充滿自信心,覺得通過自己的努力就一定能獲取更多的知識。如果遇到困難,有很強的承受能力,不輕言放棄,動用身邊的一切資源去解決問題。根據教學的特點,揚長避短,在學習過程中體驗成功,雖然在理論的掌握上不夠扎實,但是動手能力很強,教師就可以安排學生多做化學實驗,融會貫通中既掌握了知識,又鍛煉了操作能力。在這方面男生和女生會表現不同,男生好動的天性使得操作化學實驗的能力較強,女生心思細膩,在課堂上做好每一個知識點的筆記,掌握得比較牢固。不同地區的化學教材對課外活動的側重方面不同,最常見的就是學生自己實踐,但是有的地方就會有化學反應的現象,讓化學走進生活,學生研究和探索的精神會慢慢形成,理解新的課題會聯想到之前的經驗。
任何學科技術的掌握,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長時間的累積和文化環境的熏陶,高中化學在初中化學的基礎上加入了新的知識,深度和廣度都有所擴展。學習是腳踏實地的前進,要從實際生活中出發,對知識的了解循序漸進。因材施教的重要體現就是要依靠當地獨有的化學現象教學。例如,近年來,我國北京上海等城市出現了霧霾污染的情況,教師可以讓學生收集標本,帶回到實驗室利用設備研究其中的組成部分,分析出為何會產生霧霾天氣,怎樣做才能有效地避免。湖南廣西等城市都有制作臘肉的傳統,為什么長時間放置不會變質,通過了解流程和需要采用的材料,結合課本知識,明白原來是發生了化學反應,形成了一層保護膜,空氣中的細菌無法感染。每個學生可以通過觀察自己家鄉的現象來學習化學知識,這是很好的一個途徑。
學習的欲望來源于好奇心,在已學的基礎上適當增加難度,提出一些疑問讓學生來解答,激發學生鉆研的興趣,培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思維的靈活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有更大的空間。新問題要符合新奇的特點,把學生的胃口吊起來,鹽酸液加入石灰石會產生二氧化碳,如果加入其他的物質會產生什么,教師給學生提供幾種方案和設想,做的時候參考建議,做好過程中的記錄工作,把有趣的現象告訴教師,利于課外知識的滲透。在脫離教師的情況下,學生自己可以閱讀課外書來學習知識和操作實驗,這是一個自主提升的過程,學生會摸索著去解決一些問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要正確地引導,避免學生去做那些危險性高的實驗,要控制在安全范圍之內。這樣化學知識才會保持著神秘的色彩。
高中化學不是簡單的教學任務的完成,而是一個學習能力提升的過程。要以學生為主,突出教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文章涉及不同區域文化的化學教學,在不同的背景下,學生和教師的水平不一樣,要因地制宜采取有效的策略,實現全面的發展。
[1]宋文杰.高考改革新方案對山東省高中化學學科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西北大學,2016.
[2]沈婷.化學新課程中STSE課程形式與教學策略的研究與實踐[D].南京師范大學,2015.
[3]吳相林.高中化學有效教學行為研究與啟示[D].華中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