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偉 靳開福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黃羊鎮七里九年制學校)
問題學生在學校中比較常見,主要指的是具有不良行為,不服從教師管教,容易引發矛盾的學生,這些學生往往受家庭、社會、學校等方面的一些不良因素的影響,導致個人行為偏激,給學校和老師的管理帶來一定的麻煩。主要表現在學習、行為、心理方面。轉化問題學生,首先要了解問題學生。沒有哪個學生天生就是問題學生。外因只是事物發展的條件,內因才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本原因。因此,作為教師要從以下幾方面來轉化問題學生。
首先,教師必須明白、掌握學生發展規律和成長特點。這些學生的本性善良,只是受到一些不良影響,導致心智迷失,不能正確看待自己的行為。在面對這類學生時,教師應該辯證看待問題學生,從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入手,及時掌握這些學生的學習、生活動態,對這些學生的錯誤行為給予行之有效的幫助,通過與他們密切溝通來緩解學生心理壓力,了解學生真實想法,改變他們的錯誤行為,以此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關愛學生是解決問題和矛盾的關鍵所在,只有真正關愛學生才能與他們建立起互信。在思想上、學習上、生活上要關心他們,讓他們感受到教師的愛與期盼。同時,要關注他們,要善于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評價他們時要盡量用激勵性的評語,采取多種方式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挖掘他們的學習潛能。
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應該練就一雙慧眼,捕捉每一個孩子的閃光點,時常換角度去發現他們的優勢,盡管問題學生有許多的缺點,但他們一定在某個方面有特長,或對某一項活動感興趣,也有潛在的閃光點。教師應該多鼓勵和引導,幫助他們調整心態,使他們身心和諧統一,克服不良行為。
孩子的發展具有個別差異性,各有各的優勢,各有各的缺點。教師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應該尊重學生差異,并采取“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對學生進行教育教導。對于問題學生更應如此,教師要深入到每個問題學生的內心,了解他們的想法,和他們多溝通,用愛來幫助學生跨越內心的障礙,使他們再次樹立學習的信心。
每個人只有正確認識自己,才能接受和喜歡自己,才能自尊自強,自制自重。問題學生往往對自己的缺點、弱點缺乏清醒的認識,他們或盲目自大,自以為是;或自暴自棄,悲觀失望。因此,教師既要讓問題學生立足于自己的長處,發揮自己的優勢,有所作為,又要幫助他們對自己的缺點、錯誤之處進行補救。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我們要像對待親人一樣,熱愛、關心、親近他們,采取正確的方法幫助他們。在學校,我們要根據問題學生的不同特點,創造與他們性格相適應,有利于他們轉化的環境。又因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要轉化問題學生,還必須了解他們的家庭情況,爭取家長與社會的支持。我們教師可以通過家校通訊、便條和喜報主動出訪、電話訪談等家校合作的渠道,做好家長工作,向家長反映,明確學生的問題是什么等等。提醒家長對孩子多鼓勵,多引導,少斥責,做孩子的真心朋友。
1.冷靜處理
弄清原因和事情的來龍去脈,不帶偏激情緒,對問題的處理要嚴肅認真,又要留有余地,避免過于簡單、粗暴和武斷。
2.積極培養學生的興趣和愛好
從多種渠道及時了解學生校內校外交友情況,轉移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和境界,堅決制止不良習氣的蔓延。
3.增強他們對學習的信心
絕不能只抓教育,而忽視對問題學生的幫助,應對他們進行較大力度的文化補習。為他們制訂切實可行的補差目標,喚起他們的成就感,為進一步轉化奠定基礎。
總之,對于問題學生的轉化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個復雜而又艱巨的系統性工作。需要我們的關心和耐心,學校、家庭和社會要高度重視,共同參與,通力合作。全社會都來關心問題學生,使他們摘掉落后的帽子,和其他學生一樣健康成長。因此,作為教師,必須針對學生出現的各種問題采取切實有效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對癥下藥,去轉化問題學生,教育好學生,做好教師工作。